《盈盈一水》 陳凌廣 2016年 34-34cm 宣紙、墨、鋁粉、油畫棒、國畫顏料、膠 法隨時代功凌云 根深葉茂渡滄海 ——記著名畫家陳凌廣 傳統水墨技法與油畫技法分屬兩個審美體系,藝術家們一直在做這兩種技法的合流探索,但是合流并不完美,多數只停留在“整合”的狀態,沒有呈現出融合的高度。既是對水墨技法與油畫技法的綜合運用還是會顯現出比較生硬的外象。觀賞當代著名畫家陳凌廣的繪畫作品,便可以發現他對水墨技法與油畫技法的合流探索達到了非凡境界,已經彌消了整合的生硬,走上了融合無跡的境界。 《羅裙裊裊瓣香含》陳凌廣 2016年 34-34cm 宣紙、墨、鋁粉、國畫顏料、膠 因為他把水墨技法與油畫技法兌對得相當和諧,所以他的繪畫作品就是東西文化無障礙溝通的經典,無論是中國人還是外國人,都能悟得其中的筆墨意象,也可以看到油畫的印象與具象,形韻同生、悅目賞心。 他先后師從中央美院胡偉教授、清華美院博士生導師顧黎明教授修學繪畫藝術,經由名師導引,不但在繪畫技法上精進嚴謹,并且在繪畫理論上開疆拓土,成為學者型的畫家,而不是拘謹于一門一家的畫匠。胡偉教授稱贊自己的這位弟子:“做學問,講究!”五字臻評,是對陳凌廣繪畫思想包容與活潑狀態的貼切肯定。想在繪畫界有所功成,必有所突破,突破的原生動力必然是這般做學問的專心與獨見! 《雪顏含春之七》陳凌廣 2013年 40-30cm 宣紙、墨、鋁粉、國畫顏料、膠 陳凌廣先生對于繪畫技法的創新,絕然不會停留在務虛冥想的層面,而是會把想到的內容大膽地推向實踐證實。把想法落地于實踐,這是需要膽識和勇氣的,因為兩種畫法重新結構,會導致不倫不類的外界評價,這對畫家在學術、藝術、社會中的正面定位會產生負面影響,所以許多畫家就會患得患得,固守舊規,不愿意貿然去實踐新的想法,寧愿碌碌無為,也不可以一身傷痕。 《雪顏含春之三》陳凌廣 2013年 40-40cm 宣紙、墨、鋁粉、國畫顏料、膠 從大膽實踐,致力求證的角度來講,陳凌廣對水墨意象與油畫印象進行碰撞的實踐操作,就是非常難能可貴的無畏壯舉!這位已經取得正高級職稱的年輕教授,用非凡的實踐推動力,把中國水墨的唐、宋、元、明、清與西方油畫的浪漫主義、寫實主義、印象派、后印象派、野獸派、未來主義、立體主義進行了不分時空的全面重構,用碰撞的方式,贏得了獨樹一幟的輝煌,讓它成為鋁粉、膠、水、國畫顏料、油畫棒、色粉、宣紙等等這些材料的無礙統領者,用水墨與油彩的融合生成了自己的藝術新語言,讓意象與印象成為融合重塑的新奇觀! 《風影》陳凌廣 2008年 40-27cm 宣紙、墨、鋁粉、國畫顏料、膠 “法隨時代功凌云,根深葉茂渡滄海。”他掌握宋元水墨的傳統精髓,也深諳油畫三百年的嬗變歷程,藝術扎根相當深厚,再加上有創新無畏的行為品質,所以他有能力、有法力打破種種畫法的界限,用大統一的把握力,推動當代水墨藝術走上了法隨時代的光明大道,橫渡滄海,東西交融!中國畫法借助油畫技法的融入,生成了最為強勁的國際傳播力,唯有大手筆,才建奇功勛! 著名書畫評論家 史峰 2019年10月9日 《幽夢》陳凌廣 2008年 40-27cm 宣紙、墨、鋁粉、國畫顏料、膠 《這邊風景之一》 陳凌廣 2018年 45~68cm 中國畫色、墨、鋁粉等 《這邊風景之三》陳凌廣 2018年 45~68cm 中國畫色、墨、鋁粉等 《錢江潮起滿乾坤》陳凌廣 2019年 180-96cm 宣紙、墨、鋁粉、國畫顏料、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