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讀書筆記】張載《正蒙》大易篇第十四

     月明茅舍 2019-11-12


    【原文】:?

    《大易》不言有無,言有無,諸子之陋也。?

    【譯文】:?

    易經(jīng)中不涉及有和無的道理,如果談及有和無,那么這都是諸子曲解了易經(jīng)的道理(易經(jīng)也是講自然之道,沒有有無之分)。??


    【原文】:?

    《易》語天地陰陽,情偽至隱而不可惡也。諸子馳騁說辭,窮高極幽,而知德者厭其言。故言為非難,使君子樂取之為貴。?

    【譯文】:?

    易經(jīng)詮釋的是天地之間的陰陽之道,它涉及到情感的真假,事物的隱顯,這是不能夠曲解的(易經(jīng)的內(nèi)容詮釋的是天地之道)。諸子百家只會發(fā)揮自己的言辭作為,窮盡言論的巧妙之處,這只能讓懂得仁德的人厭惡他們的言論(因為易經(jīng)已經(jīng)全部講述出來了)。所以由此可知要制定某一種言論并不困難,困難的是能夠讓有德行的人樂于接受這種言論(所說的言論一定要符合天地大道,否則有仁德的人是不會接受的)。

    ??

    【原文】:?

    《易》一物而合三才:陰陽氣也,而謂之天;剛?cè)豳|(zhì)也,而謂之地;仁義德也,而謂之人。?

    【譯文】:?

    易經(jīng)這本書融合了天地人三種物象:而第一種物象便是循環(huán)不已的陰陽之氣,它被稱作天;具有剛?cè)嵝再|(zhì)的物象被稱作地;而具有仁義的品德的物象,被稱作了人(天地人相對應(yīng)的也是陰陽,剛?cè)岷腿柿x)。??


    【原文】:?

    《易》為君子謀,不為小人謀,故撰德于卦,雖爻有小大,及系辭其爻,必論之以君子之義。?

    【譯文】:?

    易經(jīng)是為君子出謀劃策的,對于小人是無法理解它其中的含義的,所以才會在各個卦象當中施予有修養(yǎng)人的品德,雖然爻辭有好壞輕重的厲害關(guān)系,但是每個爻辭里面,一定是在宣揚君子行為處事的義理(易經(jīng)遵循天地義理,所以它宣揚的還是君子的行為)。

    ??

    【原文】:?

    一物而兩體,其太極之謂與!陰陽天道,象之成也;剛?cè)岬氐溃ㄖб玻蝗柿x人道,性之立也。三才兩之,莫不有乾坤之道。?

    【譯文】:?

    一個物象它有兩個體性,這就是太極的意思,陰陽兩氣組合成了天道的運行規(guī)律,這也是四象生成的原因;剛?cè)釋儆诘氐谋拘裕苑滦У氐姆▌t運行;仁義屬于人之道,這是本性被確立的前提。天地人三才都有他們相應(yīng)的兩面性,這里都暗含著乾坤的道理在里面。

    ??

    【原文】:?

    陰陽、剛?cè)帷⑷柿x之本立,而后知趨時應(yīng)變,故“乾坤毀則無以見《易》”。?

    【譯文】:?

    陰與陽,剛與柔,仁與義的根本確立以后,才能預(yù)知事物以后發(fā)生的變化,所以說乾坤摧毀了,那么易經(jīng)也就不存在道義了。??


    【原文】:?

    六爻各盡利而動,所以順陰陽、剛?cè)帷⑷柿x、性命之理也,故曰“六爻之動,三極之道也”。?

    【譯文】:?

    每一卦中的六爻都是在發(fā)揮各自作用的領(lǐng)域里而正反互動,所以會遵從三才之理,也是三才所包含的道理得到實行。??


    【原文】:?

    體眾陰,眾陰共事一陽,理也。是故二君共一民,一民事二君,上與下皆小人之道也;一君而體二民,二民而宗一君,上與下皆君子之道也。?

    【譯文】:?

    每一卦中的陽爻決定著陰爻的變化,所有的陰爻都要為陽爻服務(wù),這是天地之理。所以如果有兩個君主統(tǒng)領(lǐng)一方民眾,而一方民眾侍奉兩個君主,就會出現(xiàn)上下相互利用的小人之道;如果一個君主體恤兩處的人民,兩處人民都能共同遵從一個君主管理,那么上下一心國家得到治理,屬于君子的道義。


    【原文】:?

    吉兇、變化、悔吝、剛?cè)幔兑住分南笈c!悔吝由贏不足而生,亦兩而已。?

    【譯文】:?

    吉與兇,變與化,后悔與慳吝,剛與柔,這是易經(jīng)的四個方面表現(xiàn),悔吝是由于自己的得到與失去兩種心理產(chǎn)生的,所以還是對立的兩個辯證關(guān)系。??


    【原文】:?

    尚辭則言無所茍,尚變則動必精義,尚象則法必致用,尚占則謀必知來,四者非知神之所為,孰能與于此??

    【譯文】:?

    注重卦辭的人說話就會顯得一絲不茍,注重六爻變化的人,一定會做事精致細微,注重卦象的人一定會效法它的實用價值,注重占卜的人也一定會對未來的謀劃做好準備,這四個方面在易經(jīng)中已經(jīng)作用非凡,如果不能明白陰陽兩種氣體的神變,是不能了解這么清楚的。??


    【原文】:?

    《易》非天下之至精,則詞不足以待天下之問,非深不足以通天下之志,非通變極數(shù),則文不足以成物,象不足以制器,幾不足以成務(wù)。非周知兼體,則其神不能通天下之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

    【譯文】:?

    易經(jīng)如果不是天下最精細最博大的那么它所包含的卦辭就不能滿足天下所有人的占卜之問,如果寓意不能如此深刻的讓人折服,那么就不能感通天下所有人的心志,如果不是通達陰陽術(shù)數(shù)的變化規(guī)律就不能寫出能夠宣揚萬物生存法則的義理,卦象也不能啟示人們來制造器具,它其中暗含微妙的道理也就不能成就學(xué)習(xí)它的人的智慧,如果不具備周全的知識和作用的本體,那么它也不能窮盡通達天下一切的變化,它本身是不用迅速的跑但是卻速度驚人,它本身不用行動但是卻能被人們有效的了解利用。??


    【原文】:?

    示人吉兇,其道顯矣;知來藏往,其德行神矣。語蓍龜之用也。?

    【譯文】:?

    它顯示給人們吉與兇的征兆,這里也包含著一定的道義;它能預(yù)知過去的事情并且還能夠推算未來將要發(fā)生的事情,它的德能變化是神妙的;這是說用耆草和龜殼占卜的功用。??


    【原文】:?

    顯道者,危使平,易使傾,懼以終始,其要無咎之道也。神德行者,寂然不動,冥會于萬化之感而莫知為之者也。受命如響,故可與酬酢;曲盡鬼謀,故可與佑神;開物于幾先,故曰知來;明患而弭其故,故曰藏往。極數(shù)知來,前知也,前知其變,有道術(shù)以通之,君子所以措于民者遠矣。?

    【譯文】:?

    易經(jīng)顯示出來的道理是這樣的:看著它很危險的實際上它很平安,看著它很平穩(wěn)的但是它容易傾倒,要謹慎的對待它的開始和結(jié)束的過程,這樣才是沒有大過錯的要道。易經(jīng)的神妙和德行作用,雖然看起來寂靜沒有作為,但是它會暗合萬物變化的規(guī)律而沒有不知道它們將要發(fā)生的事情。易經(jīng)接受人們的卜問就像回聲那樣聲音響亮,所以才能用它來占卜預(yù)測人事;它有周全的發(fā)揮了鬼神的謀略,所以與天合德也能得到神明的佑護;能夠很早的發(fā)現(xiàn)事物細微的變化規(guī)律,所以能夠預(yù)知未來;能夠明白人們憂愁的原因并且能夠解除人們目前所處的困境所以能夠通達過去的事。易經(jīng)窮盡了天地陰陽兩極的術(shù)數(shù),所以說它能夠預(yù)測未來的事,它能夠預(yù)測事物的變化規(guī)律并且有辦法讓人們從困境當中脫離。所以有修養(yǎng)的人們?nèi)绻麑W(xué)會了它就能夠造福人們長期趨吉避兇了。


    【原文】:?

    潔靜精微,不累其跡,知足而不賊,則于《易》深矣。?

    【譯文】:?

    要使自己的內(nèi)心整潔干凈,并且要有精致細微的思維,不要被所卜的卦象和爻辭所束縛自己的本心,只要端正自己的思想并且不要心懷各種忐忑,以廣大的心量接受并且正確的看待,常使自己為人處世端正身心,那樣就能夠?qū)σ捉?jīng)有更深入的了解了。??


    【原文】:?

    天下之理得,元也;會而通,亨也;說諸心,利也;一天下之動,貞也。?

    【譯文】:?

    天下的道理最初能夠得到的,是依靠人們的謹小慎微,這就是元始的意思;如果自己培養(yǎng)的德能能夠感召來有品德修養(yǎng)的善人共同聚會一處,那么就是善行得到亨通并被人們接受了。如果在相互交談中能夠使雙方都心悅誠服,這樣做就已經(jīng)達到利益的和解了;如果能偶做到用一顆堅固公正的心來看待天下萬物的變動,那么就能達到中正的境界了。??


    【原文】:?

    乾之四德,終始萬物,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后,然推本而言,當父母萬物。?

    【譯文】:?

    乾卦的卦辭有四個字,是元亨利貞,它們是維系萬物終始的重要元素,但是看不到它們的開始作用,也看不到它們終止的時候發(fā)揮的作用,所以才會退本究源,這樣就能發(fā)現(xiàn)它是生育孵化萬物的父母。??


    【原文】:?

    彖明萬物資始,故不得不以元配乾;坤其偶也,故不得不以元配坤。?

    【譯文】:?

    彖辭說明了萬物是依靠天的作用才生存的,所以不得不在開篇提到元氣,它是承載天的有力元素;坤卦是乾卦的對卦,兩者相互作用,所以不得不用元始的氣來統(tǒng)領(lǐng)坤卦。??


    【原文】:?

    仁統(tǒng)天下之善,禮嘉天下之會,義公天下之利,信一天下之動。?

    【譯文】:?

    仁愛統(tǒng)領(lǐng)著天下所有的善,這就是元始的含義;那么用禮儀來聚合所有的善就會達到一種亨通的局面,正義公平的為人處世這樣就會使利益得到和合均分,能夠信守天下所有的事物運行法則而不違背,這就是貞的含義。


    【原文】:?

    六爻擬議,各正性命,故乾德旁通,不失太和而利且貞也。?

    【譯文】:?

    卦辭的六爻各自體現(xiàn)著龍的變化規(guī)律,每一爻都有自己要遵循的天地運行之理,所以乾卦的德性廣大無邊,能夠陰陽統(tǒng)一協(xié)調(diào)并且有利于公平正義的德行施展。??


    【原文】:?

    顏氏求龍德正中而未見其止,故擇中庸得一善則拳拳服膺,嘆夫子之忽焉前后也。?

    【譯文】:?

    顏回想要追求乾卦當中的具有中正之位的龍德境界,一生沒有停止過,所以他固守中庸之道勤勉守持得到了中庸的境界,但是沒有達到飛龍在天的地步,因此他感嘆孔子境界如飛龍般一生琢磨不透。??


    【原文】:?

    乾三四,位過中重剛,時不可舍,庸言庸行不足以濟之,雖大人之盛有所不安。外趨變化,內(nèi)正性命,故其危其疑,艱于見德者,時不得舍也。九五,大人化矣,天德位矣,成性圣矣,故既曰“利見大人”,又曰“圣人作而萬物睹”。亢龍以位畫為言,若圣人則不失其正,何亢之有??

    【譯文】:?

    乾卦的三四爻,所處的位置超過了中正,并且側(cè)重剛的一面,時不可舍的意思是微小的言語行為不足以使他拜托困境,即使有威望的人地位很高也有心里不安穩(wěn)的時候,因為他要順應(yīng)外在不可預(yù)知的一切變化,他要保持內(nèi)心的中正堅固,這樣他所遇到的危難和疑惑,比見到一個德行深厚的人都要艱難,所以要在這個時候適當?shù)耐V瓜聛盱o觀變化。九五爻是說自己的這種困境已經(jīng)得到比自己地位更高的人賞識化解了,所以自己的本性已經(jīng)達到圣人的境界了,易經(jīng)才說此時才有利于去拜見比自己修養(yǎng)更高的人,又說道圣人出現(xiàn)的時候,萬事萬物都能看見,上九卦因為爻已經(jīng)在最高處了,所以容易亢奮,克制不住自己,但是圣人永遠不會失去中正的德行,就沒有悔恨了。??


    【原文】:?

    圣人用中之極,不勉而中;有大之極,不為其大。大人望之,所謂絕塵而奔,峻極于天,不可階而升者也。?

    【譯文】:?

    圣人修養(yǎng)中正之道已經(jīng)達到很高境界,不用勉強而為,有了深厚的基礎(chǔ),但是他們并不以此自居,讓賢人們仰望,這就像書中說的孔子在前面奔走如飛,而顏回在后面追趕不上,圣人的德行如天般廣大深遠,人們是不能踩著階梯追趕到的。??


    【原文】:?

    乾之九五曰“飛龍在天,利見大人”,乃大人造位天德,成性圣者爾。若夫受命首出,則所性不存焉,故不曰“位乎君位”而曰“位乎天德”,不曰“大人君矣”而曰“大人造也”。?

    【譯文】:?

    乾卦的九五爻說“飛龍在天,利見大人”這是因為大人已經(jīng)具備了天的德能和地位,已經(jīng)修養(yǎng)本性達到了圣人的境界。如果說是受到天的使命才開始登基,那么中間培養(yǎng)中正之性就不存在了,所以不說他坐在君子之位是當位的,而是說它具備的天的德行是當位的,不說大人是一國之君,而說大人是有德能來有所作為。??


    【原文】:?

    庸言庸行,蓋天下經(jīng)德達道,大人之德施于是溥矣,天下之文明于是著矣。然非窮變化之神以時措之宜,則或陷于非禮之禮,非義之義,此顏子所以求龍德正中,乾乾進德,思處其極,未敢以方體之常安吾止也。?

    【譯文】:?

    中正的言語和行為,這是天下最高的德行和至道,大人的德行推行的非常廣博,天下的文明所以變得顯著。但是這并非是窮盡了萬物的變化之妙,而達到了適宜的程度,那么就會發(fā)生不合禮儀的禮和沒有道義的義,這正是顏回之所以修養(yǎng)乾卦中的龍的德行來走中正之路,君子勤奮不倦的修養(yǎng)德行,經(jīng)常會思考要步入德行的最高境界,不敢在修養(yǎng)德行的過程中而隨便終止。??


    【原文】:?

    惟君子為能與時消息,順性命,躬天德而誠行之也。精義時措,故能保合太和,健利且貞,孟子所謂始終條理,集大成于圣智者與!《易》曰:“大明終始,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御天。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貞”,其此之謂乎!?

    【譯文】:?

    只有君子能夠做到與時代共同休戚與共,他們會順從天的性命,涵養(yǎng)天德而真誠的行動。能夠悟解易經(jīng)的精微義理并且能夠舉止合乎規(guī)范,這樣就能保持和諧的精神面貌,持久剛健并且懂得義理和正固,這就是孟子所說的奏樂從始至終一直很有條理,這就是孔子的作為,集合圣人的智慧于一身。易經(jīng)說君子非常明了事情發(fā)生的開始和結(jié)束,這就是六爻所處的地位變化他們已經(jīng)熟知在心,又按照六爻的變化規(guī)律來做事,這樣就會使萬物得到正常的運行,使太和之氣永遠堅固,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原文】:?

    成性則躋圣而位天德。乾九二正位于內(nèi)卦之中,有君德矣,而非上治也。九五言上治者,通言乎天之德、圣人之性,故曰“君”而謂之“天”,見大人德與位之皆造也。?

    【譯文】:?

    成就天的本性就能到達圣人的境界而涵養(yǎng)天德,易經(jīng)九二卦爻位位于內(nèi)卦的正位,它是有君子德行的象征,但是并不是最高君主的統(tǒng)治。九五之尊,這才是君主治國理天下的象征,說天的德行,圣人的品性,所以才會舍棄君子的稱謂而直接稱謂天德,這是因為大人的德行已經(jīng)達到了天德的程度。??


    【原文】:?

    大而得易簡之理,當成位乎天地之中,時舍而不受命,乾九二有焉。及夫化而圣矣,造而位天德矣,則富貴不足以言之。?

    【譯文】:?

    易理雖然博大但是它涵蓋的是自然規(guī)律,容易獲得,君子在天地之間要找到自己的定位,就要保持謙遜的心態(tài)即使身處下位沒有得到任用也不要抱怨,因為這是乾卦九二爻的特征。等到自己的修為達到了圣人的境界,并且能夠得到九五之尊的天德境界,這樣所收獲的富貴就不足以言說了。??


    【原文】:?

    “樂則行之,憂則違之”,主于求吾志而已,無所求于外。故善世溥化,龍德而見者也;若潛而未見,則為己而已,未暇及人者也。?

    【譯文】:?

    國家政治清明則樂于住世普施德育,國家政治昏暗時就要很悲傷的隱世修養(yǎng)自身,主要說明了君子樂于修身養(yǎng)性,只注重向內(nèi)修養(yǎng),而不會向外求索。所以善于廣泛的教化人心,這就是他們的崇高的德行顯現(xiàn)在外的原因;如果潛藏而不能看見,這就是他們只能自我涵養(yǎng)罷了,還沒有到普施教化的時候。??


    【原文】:?

    “成德為行”,德成自信則不疑,所行日見乎外可也。?

    【譯文】:?

    成就內(nèi)在的德能并會在行為中顯示,這是說德能修養(yǎng)達到一定的境界就會變得自信而不會產(chǎn)生迷惑,自己的行為日趨顯現(xiàn)在外并被人們認可。??


    【原文】:?

    乾九三修辭立誠,非繼日待旦如周公,不足以終其業(yè)。九四以陽居陰,故曰“在淵”,能不忘于躍,乃可免咎,“非為邪也”,終其義也。?

    【譯文】:?

    乾卦九三爻辭立意誠懇,如果不能做到日夜勤勉不輟如同周文王一樣,那么就不足以完成自己的德行大業(yè)。九四爻陽居陰位,所以才說如同深淵一樣危險,但是龍德之象不會忘記跳躍,這樣仍然可以避免災(zāi)難。這并不是邪僻的論說,最終根據(jù)的還是自然的義理規(guī)律。??


    【原文】:?

    至健而易,至順而簡,故其險其阻,不可階而升,不可勉而至。仲尼猶天,“九五飛龍在天”,其致一也。?

    【譯文】:?

    非常剛健持久的乾卦容易被人了知,非常順從包容的坤卦容易反映簡單的自然規(guī)律,所以它們都有艱難險阻的一面,不可以勉強的通過努力達到這樣的境界,孔子的德行就跟天德一樣,所以說飛龍在天,意思是一致的。??


    【原文】:?

    “坤至柔而動也剛”,乃積大勢成而然也。?

    【譯文】:?

    坤卦到達柔順的最高境界但是它的每一爻動起來又顯陽剛之氣,這就是因為它蓄積的能量持久才會形成這樣的狀態(tài)。

    【原文】:?

    乾至健無體,為感速,故易知;坤至順不煩,其施普,故簡能。?

    【譯文】:?

    乾卦到達非常剛健的境界但是沒有載體,因為感應(yīng)神速,所以容易感知;坤卦到達柔順的最高境界但是不憂煩,所以能夠普施德行,所以能夠發(fā)揮它簡易的功能。??


    【原文】:?

    坤先迷不知所從,故失道、后能順聽,則得其常矣。?

    【譯文】:?

    坤卦開始迷失方向不知該往哪里去,所以也就失去了正道,后來能夠聽從圣人的教誨,所以才找到了中正之路。??


    【原文】:?

    造化之功,發(fā)乎動,畢達乎順,形諸明,養(yǎng)諸容載,遂乎說潤,勝乎健,不匱乎勞,終始乎止。?

    【譯文】:?

    天地造化的功德,開始于運動,結(jié)束于順從,顯現(xiàn)于明朗,養(yǎng)育于大地的承載,得到雨水的滋潤,生長的剛健沒有離開勤勉的勞作,這樣才有了滿意的結(jié)束。??


    【原文】:?

    健、動、陷、止,剛之象;順、麗、入、說,柔之體。?

    【譯文】:?

    乾卦的剛健,震卦的運動,坎卦的洼陷,艮卦的靜止,這都是易經(jīng)中的陽剛之象;而坤卦的柔順,離卦的明朗,巽卦的吹入,兌卦的喜悅,這都是易經(jīng)的柔和之本。


    【原文】:?

    “巽為木”,萌于下,滋于上也;“為繩直”,順以達也;“為工”,巧且順也;“為白”,因所遇而從也;“為長,為高”,木之性也;“為臭”,風(fēng)也,入也;“于人為寡發(fā)廣顙”,躁人之象也。?

    【譯文】:?

    巽卦五行為木,它生長在地下,而成長在地上,就像樹干,順從的直指天空;就像木工制造器具,精巧和順,為白色,因為他們對于境遇都很順從,而它們的長度和高度也代表了木的性質(zhì),為氣味,因為風(fēng)能吹送的緣故,而讓人嗅覺感受,對人而言就是頭發(fā)稀少額頭寬廣,這是急躁之人的表現(xiàn)。??


    【原文】:?

    “坎為血卦”,周流而勞,血之象也;“為赤”,其色也。?

    【譯文】:?

    坎卦是血的象征,因為它不停的流動和血的特征相似,顏色是紅色的。??


    【原文】:?

    “離為乾卦”,“于木為科上槁”,附且燥也。?

    【譯文】:?

    離卦是乾卦的變卦,能夠生于木中并且能使木變得干枯,這是因為它的本性是燥熱的。??


    【原文】:?

    “艮為小石”,堅難入也;“為徑路”,通或寡也。?

    【譯文】:?

    艮卦如同小石擋道,艱難的不能行走,也可說為小路,但是同行的人很少。??


    【原文】:?

    “兌為附?jīng)Q”,內(nèi)實則外附必決也;“為毀折”,物成則止,柔者必折也。?

    【譯文】:?

    兌卦代表著附著和決絕,內(nèi)部殷實但是外陰隨后一定要果斷決絕,代表摧毀折斷,如果事情成功了就要立刻停止,如果過于優(yōu)柔寡斷,那么就一定會摧折。??


    【原文】:?

    “坤為文”,眾色也;“為眾”,容載廣也。?

    【譯文】:?

    坤卦代表文采,是說地面上的各種物種顏色,又說它很廣大,因為他能包容承載萬物的緣故。??


    【原文】:?

    “乾為大赤”,其正色也;“為冰”,健極而寒甚也。?

    【譯文】:?

    乾卦代表大紅色,這是它正中的顏色,象征冰一類的物體,說明它是極其剛健又寒冷的。??


    【原文】:?

    “震為萑葦”,“為蒼莨竹”,“為尃”,皆蕃鮮也。?

    【譯文】:?

    震卦象征竹子一類,花朵一類,盛開特別茂盛鮮艷的物種。??


    【原文】:?

    一陷溺而不得出為坎,一附麗而不能去為離。?

    【譯文】:?

    一陽陷入兩個陰爻當中不能出來就是坎卦,一陰陷入兩個陽爻當中不能出來就為離卦。??


    【原文】:?

    艮一陽為主于兩陰之上,各得其位而其勢止也。《易》言光明者,多艮之象,著則明之義也。?

    【譯文】:?

    艮卦是一陽在兩陰爻之上,它們能各得其位所以內(nèi)在比較安定。易經(jīng)中說比較光明的卦,都具有艮卦的卦象,這是因為它當位的緣故。


    【原文】:?

    蒙無遽亨之理,由九二循循行時中之亨也。?

    【譯文】:?

    蒙卦是說愚昧的人不能通達道理,在九二爻中便采用了循循善誘的方法來開導(dǎo)讓他們通達道理。??


    【原文】:?

    “不終日貞吉”,言疾正則吉也。仲尼以六二以陰居陰,獨無累于四,故其介如石,雖體柔順,以其在中而靜,何俟終日,必知幾而正矣。?

    【譯文】:?

    不到一天就會吉利,這是說自己快速的步入中正之道就會獲得吉利。孔子說六二爻居在陰位當位,就不會累及九四爻,所以說六二爻如石般剛毅,雖然身份柔弱,因為它能安定待在自己的位置,所以用不了一整天就能得知它已經(jīng)步入正道。??


    【原文】:?

    坎維心亨,故行有尚,外雖積險,茍?zhí)幹暮嗖灰桑瑒t雖難必濟而往有功也。?

    【譯文】:?

    占到坎卦一定要心誠,這樣才能遇事恒通,即使外在有許多兇險,假如以真誠的心對待并且不會產(chǎn)生疑慮,那么即使艱難也能渡過,繼續(xù)堅持也會取得成功。??


    【原文】:?

    中孚,上巽施之,下說承之,其中必有感化而出焉者,蓋孚者覆乳之象,有必生之理。?

    【譯文】:?

    中孚卦象,上卦是柔和的風(fēng)施與,下卦是喜悅的心情承接,其中一定會發(fā)生陰陽的相互感化而產(chǎn)生更新的事物,這就是孚字有孕育新生命的指向,所以一定有新生的道理。??


    【原文】:?

    物因雷而動,雷動不妄則物亦不妄,故曰“物與無妄”。?

    【譯文】:?

    萬物因為雷震所以才會萌動,雷不震動萬物不會妄動,所以說萬物的萌動也沒有虛妄的規(guī)律。??


    【原文】:?

    靜之動也無休息之期,故地雷為卦,言反又言復(fù),終則有始,循環(huán)無窮。入,指其化而裁之爾。深,其反也;幾,其復(fù)也;故曰“反復(fù)其道”,又曰“出入無疾”。?

    【譯文】:?

    由靜止到運動其中沒有停止的時候,所以就以地雷起卦,說它是復(fù)卦的意思因為它有反復(fù)的特點,不斷地開始結(jié)束,循環(huán)沒有停止。入就是它的變化而產(chǎn)生了新生的事物,深得原因是它不斷的返回,幾的原因是它不斷的往復(fù),所以所這一卦在反復(fù)著運行,又說它的運行規(guī)律沒有出過一點差錯。??


    【原文】:?

    “益長裕而不設(shè)”,益以實也,妄加以不誠之益,非益也。?

    【譯文】:?

    長久的增長德行而不停止,這就是益卦的含義,如果虛妄的加入不誠實的成分,那么就不是益卦的內(nèi)容。??


    【原文】:?

    “井碟而不食”,強施行惻,然且不售,作《易》者之嘆與!?

    【譯文】:?

    井卦中說,井水清潔但是不讓食用,意思是有道德的君子不遇明君難以得到任用,所以就被擱置在一處即使有些同情,這是創(chuàng)作易經(jīng)的人發(fā)出的感嘆。??


    【原文】:?

    闔戶,靜密也;闢戶,動達也;形開而目睹耳聞,受于陽也。?

    【譯文】:?

    坤卦象征門都被關(guān)閉了,那么陰氣就會顯得安靜細密;乾卦象征門都被打開了,那么陽氣就會顯得健動而通達;形體能夠活動并且眼睛能夠看見,耳朵能夠聽聞,因為接受了陽氣的運動規(guī)律。??


    【原文】:?

    辭各指其所之,圣人之情也;指之以趨時盡利,順性命之理,臻三極之道也;能從之則不陷于兇悔矣,所謂“變動以利言”者也。然爻有攻取愛惡,本情素動,因生吉兇悔吝而不可變者,乃所謂“吉兇以情遷”者也。能深存系辭所命,則二者之動見矣。又有義命當吉當兇,當否當亨者,圣人不使避兇趨吉,一以貞勝而不顧,如“大人否亨”、“有隕自天”、“過涉滅頂兇無咎”、損益“龜不克違”及“其命亂也”之類。三者情異,不可不察。?

    【譯文】:?

    卦辭向人們指出了趨吉避兇的方法,這是圣人揣測天地運行規(guī)律得出的真理,指出人們要掌握有利時機發(fā)揮事物的便利,這就能順應(yīng)天性與命的道理,達到天地人和諧統(tǒng)一的境界;能夠遵從就能不陷入后悔兇險的境地,這就是在卦象的變動中來預(yù)測有利的時機。但是爻辭本身有攻取,愛惡的本性,它是在這種情緒的帶動中發(fā)生變化,所以才會出現(xiàn)吉兇悔吝不能改變的結(jié)局,這就是吉兇都是靠感情的變化牽動的。能夠深刻了解卦辭的內(nèi)涵,那么一切的變動都能夠看到。還有生命的吉兇,禍福,圣人不會讓他們趨吉避兇,而是要讓他們堅守中正之道而戰(zhàn)勝命運,并且不會有任何顧慮,這就是易經(jīng)中所說的大人先困難后順利,有福報也是天德涵養(yǎng)感召來的,如果維持正義而犧牲,雖然兇險沒有災(zāi)難,還有損益兩個卦象中的龜?shù)恼疾方Y(jié)論不能違背和君主的任命不能亂等,這三種情況,不能不考慮到。??


    【原文】:?

    因爻象之既動,明吉兇于未形,故曰“爻象動乎內(nèi),吉兇見乎外”。?

    【譯文】:?

    因為爻辭的變化所顯示的吉兇還沒有成形,但是圣人也已經(jīng)說過爻辭雖然在文字上有變動,但是吉兇已經(jīng)顯現(xiàn)在外在了,不得不注意自身修行。??


    【原文】:?

    “富有”者,大無外也;“日新”者,久無窮也。?

    【譯文】:?

    富有的意思是天大而無外,這是指乾卦;日新的意思是地廣播而沒有窮盡,這是指坤卦。??


    【原文】:?

    顯,其聚也;隱,其散也。顯且隱,幽明所以存乎象;聚且散,推盪所以妙乎神。?

    【譯文】:?

    顯現(xiàn)出來的形象,這是氣體凝聚在一起的緣故;隱藏的物體,這是氣體消散的緣故。物體的顯現(xiàn)或者隱藏,在昏暗和明亮中主要表現(xiàn)在物象上;所以氣體的聚合或分散,它們發(fā)生的這些變化就看起來非常神妙了。??


    【原文】:?

    “變化進退之象”云者,進退之動也微,必驗之于變化之著,故察進退之理為難,察變化之象為易。?

    【譯文】:?

    變化進退的物象是說陰陽前進與后退的運動變化是非常微妙的,一定要看到它氣體的變化流動,所以說觀察氣體的進退變化的道理是非常困難的,但是觀察它們形成的物象的變化道理卻是非常容易的。??


    【原文】:?

    “憂悔吝者存乎介”,欲觀《易》象之小疵,宜存志靜,知所動之幾微也。?

    【譯文】:?

    憂悔慳吝的心理出現(xiàn)因為小事的考慮不周全,所以想要觀察到細微事情變化存在的瑕疵,就應(yīng)該平心靜氣的觀察,這樣就可以知道細微的變動,進而減少輕率行事所招致的悔吝。??


    【原文】:?

    往之為義,有已往,有方往,臨文者不可不察。??

    【譯文】:?

    往的意思是有些事已經(jīng)過去了,有些事正在成為過去,所以讀易的人不能不了解。

    好文推薦

    1、【讀書筆記】張載《正蒙》有司篇第十三

    2、【讀書筆記】張載《正蒙》有德篇第十二

    3、【讀書筆記】張載《正蒙》三十篇第十一

    4、【讀書筆記】張載《正蒙》作者篇第十

    5、【讀書筆記】張載《正蒙》至當篇第九

    6、【讀書筆記】張載《正蒙》中正篇第八

    7、【讀書筆記】張載《正蒙》大心篇第七

    8、【讀書筆記】張載《正蒙》誠明篇第六

    9、【讀書筆記】張載《正蒙》動物篇第五

    10、【讀書筆記】張載《正蒙》神化篇第四

    11、【讀書筆記】張載《正蒙》天道篇第三

    12、【讀書筆記】張載《正蒙》叁兩篇第二

    13、【讀書筆記】張載《正蒙》太和篇第一

    ? 版權(quán)聲明: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四虎成人免费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亚瑟| 国产中文成人精品久久久|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在线a亚洲老鸭窝天堂| 久久被窝亚洲精品爽爽爽| 亚洲精品欧美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 久久SE精品一区精品二区| aaa少妇高潮大片免费看| 久久这里只精品国产免费9|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A毛片| 国产猛男猛女超爽免费视频| 日本大片免A费观看视频三区| 免费看国产美女裸体视频| 国产不卡精品视频男人的天堂| 人人妻人人做人人爽 | 一本一道VS无码中文字幕| 377P欧洲日本亚洲大胆|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性色| XXXXXHD亚洲日本HD| 人妻少妇精品视中文字幕国语| 成人爽A毛片在线视频淮北| 久久免费精品国自产拍网站| 秋霞人妻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av日韩av综合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欧美另类一区二区| 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成人网| 国产精品福利自产拍在线观看| 欧洲精品色在线观看| 狠狠人妻久久久久久综合| 在线中文字幕亚洲日韩2020| 4hu44四虎www在线影院麻豆| 又大又粗欧美成人网站| 美女被强奷到抽搐的动态图| 成人久久免费网站| 美女乱子伦高潮在线观看完整片| 国产99青青成人A在线| 国产精品中文字幕av| 同桌上课脱裙子让我帮他自慰|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 羞羞影院午夜男女爽爽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