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78年,楚國遣楚將莊硚平定西南,大功告成之后,想返回湖北荊州,后因回來的道路被秦國攔斷,他索性就留在西南,建立滇國,自己做起了國王。 歷史上,對于這個古滇國記載不多,由于當時交通不便,西南落后,楚國上下視西南為“不毛之地”、“蠻夷之鄉”,平時根本沒人愿意來這里。所以大多數人對于滇國的地理環境、經濟狀況及文化藝術等也知之甚少。 關古滇國的來龍去脈,還是在司馬遷的《史記·西南夷列傳》里有過對古滇國的片斷的記載:“西南夷君長以什數,夜郎最大;其西,靡莫之屬以什數,滇最大;自滇以北君長以什數,邛都最大;此皆魎結,耕田,有邑聚。其外,西自同師以東,北至碟榆,名為巂、昆明,皆編發,隨畜遷徙,毋常處,毋君長,地方可數千里。” 據初步考證,古滇國的領土主要在滇池周圍,東至石林、瀘西一帶;北達會澤、昭通等地;南抵新平、元江及個舊一帶;西到安寧及其附近地區。 在這個區域里,星羅棋布著古滇人聚居的區域滇池、撫仙湖、陽宗海、星云湖、杞麓湖這滇中五大高原湖泊。 而在十多年前,在撫仙湖下面發現一座水下古城,據傳,這座古城就是昔日古滇國的都城。可是,如果說是城址,應該遺留有大量生產、生活工具,但目前沒有發現。 那么,這個古滇國它是如何興起和消亡的?它的都城在哪里?它的社會結構如何?撫仙湖水下建筑是否與滇國文明密切有關?上述問題至今仍是未解之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