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圖為自激型電源的進一步優化: 初上電時,電阻R2和R3給開光管VT2提供啟動電流,VT2導通時,集電極電流由零開始上升。變壓器同名端感應電壓相對于異名端均為正極性,所以輔助繞組感應電壓經阻容振蕩電路(R9、C3)加到VT2的基極,加速其導通飽和;二次側二極管VD51截止。 VT2截止時,變壓器所有繞組極性反轉,輔助繞組形成使VT2基極電流減小的正反饋線路,加在VT2上,加速截止,C3放電,準備進入下一個振蕩周期,二次側二極管正向偏置導通,變壓器二次繞組釋放能量給負載。 光耦晶體管的電源由輔助繞組VD2、C5整流濾波供給。當光耦發光增強,光耦晶體管等效電阻減小,與R11串聯加到脈寬調制器VT1的基極,分流開關管VT2的基極電流,促使其提前導通,占空比減小,輸出電壓降低,反之亦然。 二次繞組輸出電壓經穩壓二極管VD51、C51整流濾波:一路經R51給光耦供電;另一路由R106和R109取樣控制VD82(TL431);第三路經穩壓二極管VD83、VD84和并聯電阻R53//R57//R58返回;第四路經R50輸出供給USB接口。充電電流的路徑:二極管VD51----R50---USB接口---R53//R57//R58---返回二次繞組。 剛充電時,電流最大,并聯電阻Rs上的壓降最大,經電阻R61使VT51導通。此時光耦主要受VD82控制,二次整流輸出電壓(C51兩端電壓)最高,等于穩壓二極管VD83、VD84兩端電壓加上RS的壓降。 充電器后期電池電流減小,并聯電阻RS上的壓降減小,不足以使VT51導通。此時,光耦主要受VT51控制,二次側整流輸出電壓降低并且隨充電電流而變化,仍然等于穩壓二極管VD83、VD84兩端的電壓和RS的壓降之和。 無論負載什么情況,穩壓二極管VD83、VD84兩端電壓均由TL431決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