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熱鬧鬧的雙十一剛過,三大電商巨頭的成交數據也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 淘寶天貓依然不負眾望,成交額高達2684億遙遙領先。京東不甘示弱,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當天累計成交額達2044億。 一直被拿來和京東對標的“拼多多”戰果如何呢? 沉默許久,千呼萬喚的拼多多,沒有等來數據,等來了一則聲明: 這一則聲明暗含深意:“相比成交數據,我們更關心用戶體驗,所以忙著補貼、補貨。” 拼多多在這一則聲明中,和其他兩大巨頭暗暗較勁著,甚至略帶挑釁,是什么給了拼多多挑戰兩大巨頭底氣? 拼多多成立近四年時間,對一個創業公司來說活下來就不錯了。 沒想到僅四年時間,拼多多創始人一躍成為福布斯排行榜第七,身價高達1499億,遠超身價477億的劉強東,這一成績還是非常亮眼。 今天就來聊聊身價千億的黃錚是如何設計拼多多的股權架構來保障自己的控制權。 一、拼多多AB股掌握控制權從拼多多四月披露的2018財年年報最新股權結構顯示,拼多多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黃崢仍為拼多多最大股東,所持股權占比44.6%,投票權為89%。 騰訊持股16.9%,擁有3.4%的投票權,為第二大股東。 從持股和投票權的對比來看,拼多多采用了同股不同權的AB股雙重投票權結構。 A股每股具有一個投票權,而B股每股有10個投票權。持有B股的只有黃崢一人,其他人都是持有A股。 同時拼多多還規定: A股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轉為B股,B股可以隨時轉換為A股。但如果B股被轉讓給其他方,則B股自動轉化為A股。 通過雙重股權制度,保障了創始人黃錚對拼多多的控制權。 雖然AB股能保障創始人對公司的控制權,但會導致外部投資者的權利受損,無法按自己的持股比例行使監督權和決策權,而遭到很多反對。 圖源網絡 作為持有B股的創始人,在專業能力和視野上,必定是遠超眾人,具有極強的信服力。 股加加歷數了黃錚的創業之路,這四段創業項目都是電商運營,并且小有成功,為領導拼多多上市成功,打下基礎:
黃錚四段成功的創業經歷證明了自己具有領導拼多多成功的專業能力,由此說服了投資人放棄投票權。 二、拼多多的合伙人制度拼多多一個建立四年的電商平臺,黃錚這樣形容它:“拼多多現在算是小學生中的姚明,個頭雖高但只是小學生。” 正因為還是一個小學生,所以需要有經驗的人的指引,而在這一階段,黃錚就是那個關鍵領路人。 但是要成為和阿里比肩而立的商業帝國,得建立一套去中心化的模式,在未來即使拼多多脫離了黃錚的指引也能穩健發展,于是拼多多和阿里類似的“合伙人制度” 拼多多合伙人的進入、退出機制:
拼多多合伙人的權力
三、針對核心員工的股權激勵除了創始人、合伙人的股權設計,針對核心員工也做了股權激勵。 拼多多于2015年和2018年實施了兩項股權激勵計劃,這兩次股權激勵都是在上市前進行。 2015—2018年上市前的股權激勵:
上市后對激勵對象股份的3年鎖定。降低了在上市后短期內大規模行權,實現財富自由可能產生的工作疲憊。 另一方面避免大量套現退出,引發公司股份結構的不穩定。從機制上,保障了上市后公司的穩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