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劉婧給大家看了一種小石頭,說它會“吃人”。因為它可能會出現在我們身體的多個地方,并且“吃掉”附近的骨骼和臟器。它“吃掉”的位置不同,出現的危害也不同:可以致殘,也可能導致腎損傷甚至腎功能衰竭,與多個系統的疾病都有關系,甚至增加死亡風險!它到底是什么呢? 這個可怕的石頭正是我們熟知一種疾病——痛風所引起的痛風石。痛風在第一次急性發作時,就非常疼痛,而且之后會更頻繁的發作,反復發作后就產生了痛風石。 為了給大家敲響警鐘,國家級名老中醫馮興華馮老還請來了自己的患者,飽受痛風石折磨的卜先生給大家講述自己的患病經歷以及與疾病做斗爭的心得。 卜叔叔長痛風石已經四年了,手指、腳背都能看到明顯的凸起。卜叔叔說剛找到馮老的時候,自己還是坐輪椅來的,疼得完全沒法行走,現在經過了四個月的中藥治療,腳背和膝關節的腫脹都消了一大半,雖然行走還是很僵硬,但至少可以緩慢的走動了,情況在一點點變好。 卜叔叔說,他的痛風跟飲食結構脫不了干系,愛吃涮羊肉、愛喝酒,這些都是誘發痛風的因素。卜叔叔也提醒大家,一定要了解痛風,提前預防,不要像他一樣走不了路了才想著去醫院治療。 痛風石造成的危害 ①致殘 ②腎結石、腎絞痛、腎功能衰竭 ③痛風合并高血壓或2期以上的慢性腎臟病的人占70% ④痛風合并肥胖的人占50% ⑤痛風合并糖尿病的人占25% ⑥痛風合并甘油三酯的人占75%-84% ⑦痛風患者會增加22%的中風風險 ⑧痛風患者會增加16%的冠心病風險 所以痛風不光是影響關節,還影響著心血管系統、神經系統、泌尿系統等多個系統。 痛風石容易長在哪里? 耳朵、手關節、腳關節、膝關節、肘關節、腎臟等。 痛風在不同的時期,主要病因和調理方法都不一樣。急性發作期以濕熱為主,需要清熱化濕。 針對濕熱的情況,馮老首先給大家介紹了一款適合日常生活中,有輔助治療作用的藥膳湯。 用法:兩味藥共同煎煮20分鐘,做代茶飲。適宜于急性痛風發作后的間歇期飲用。 秦皮清熱燥濕、收斂止痢、明目;秦艽祛風濕、清濕熱、止痹痛。這兩味藥結合在一起,能降尿酸、止痛,緩解痛風發作。 當然,這只是一個輔助治療方,如果您的痛風已經非常嚴重了,還是要去風濕科請專業醫生開大方子。那么,馮老給卜叔叔用的經典方是什么呢? 藥材:黃柏、苦參、金銀花、蒲公英、連翹、秦艽、土茯苓、山慈菇、牛膝、蒼術、威靈仙、生甘草。 金銀花清熱解毒,苦參、土茯苓清熱利濕,黃柏清熱,蒼術祛濕,連翹和雙花清熱,牛膝活血、引藥下行,山慈菇清熱解毒,威靈仙祛風濕、止痛,蒲公英解毒。 這個方子是在急性發作期使用,主要作用是清熱利濕。 馮老告訴大家,縱觀痛風常見的幾個階段可以發現,高尿酸血癥貫穿了整個疾病的過程,是痛風病的基礎。而從中醫的角度看,高尿酸血癥主要與脾虛、痰濕相關,因此可以用健脾化濕的方法進行調理。 針對高尿酸血癥,馮老給大家帶來了他臨床上常用的功效卓越的調理方。 藥材:炙黃芪、黨參、白術、茯苓、車前草、萆薢、澤瀉、豬苓、威靈仙、枳殼、陳皮、秦艽、生薏米、蒼術、秦皮、甘草 茯苓健脾祛濕,秦艽通絡止痛,秦皮降尿酸,萆薢清利濕熱,蒼術祛濕、燥濕、和胃,車前草利水利尿,炙黃芪和白術健脾祛濕,豬苓和澤瀉利水消腫,威靈仙祛風通絡、止痛,枳殼和陳皮行氣。 那如果已經過了急性期,到了間歇期,日常生活中應該如何降尿酸,預防痛風的發生呢?馮老為大家帶來了非常簡單實用的降尿酸三杯水。 ![]() ①白開水 體內的尿酸,90%都是從尿里排出去的,所以要多喝水,利于尿的排泄。痛風病人每天最好喝到3000ml的水。 ②蘇打水 蘇打水是弱堿性水,能堿化尿液,成倍的排出尿酸。直接去藥店買堿片或蘇打藥片泡水喝也是可以的。 ③生姜皮水 生姜皮和生姜完全不一樣,生姜是熱的,而生姜皮是寒的,痛風發作本來就是體內有熱,只能用生姜皮,而不能用生姜。 生姜皮還可以配上陳皮一起泡水喝,效果更佳。 藥材:陳皮5-10克、生姜皮5-10克 用法:泡水代茶飲 陳皮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生姜皮行氣消腫。這兩味藥搭配在一起,有利于尿酸的排泄。 專家提醒:二秦湯適合在痛風急性期剛過,患處還有一些疼痛時使用;二皮飲適合日常代茶飲,做預防用。 |
|
來自: 中醫知識圈 > 《高血糖血脂尿酸痛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