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會把人引進惡劣的社會中去,把高尚的理想撇開,而甘心走入地獄中去。——《駱駝祥子》 《駱駝祥子》是中國現代著名作家老舍的代表作之一,生動地描寫了在20年代,老北京最底層的一個人力車夫的故事,也揭露了舊中國的那段黑暗的歲月,向人們展示了,老北京在軍閥的統治下貧苦市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中的景象。 1. 出身農村,在大城市為夢想努力祥子來自農村,是廣大農民中的一位,有著農民特有的特征,他勤勞、淳樸、善良,他也心中懷揣著夢想,來到城市里成為普通的老百姓成為拉黃包車的一員,正值年輕的他,身強體壯,他想通過努力擁有一輛真正屬于自己的黃包車,他也堅定理想,也為之付出了行動。 為了擁有一輛真正屬于自己的黃包車,祥子異常的努力,三年的時間內他通過省吃儉用,終于攢夠了錢買到了一輛屬于自己的黃包車,他激動的無以言表,甚至把這一天都當做了他的生日。 現在重新看這段故事的時候,只感覺到震驚,現實里有很多人和祥子的人生想相似,都是來自農村,同樣的充滿希望為了理想在一座陌生的城市里打拼。有一輛只屬于自己的車是祥子的夢想,有車有房則是現在很多人的夢想。 讓人感到驚詫的是,來自農村的祥子不想回農村了,而這也與大部分從農村來到城市打拼的年輕人的想法不謀而合,大多數來大城市打拼的人只想努力的在這座城市扎下根并且好好的活下去。這也印證了一句話一線城市容不下肉體,回老家則容不下自己的靈魂。 2. 被命運捉弄,夢想破碎,最終墮落老舍先生所描寫的祥子勤奮而有著只記得夢想,沒有不好的陋習可以說祥子在老舍先生筆下算是一個完美的人,可是,就這樣一個完美的人但他的生活卻仍舊充斥著悲劇的色彩。 《駱駝祥子》完成在1937年,那個時候,正是華夏大地處于內憂外患的時候,普通的老百姓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而書中的祥子也是那段時間中國的勞苦人民的一個集中縮影罷了。 可是祥子生活在一個充滿著戰亂的年代,而他的第一輛車也隨著他被軍閥強征做苦力的時候被沒收了。祥子內心充滿著悔恨其實這也暴露了祥子的性格弱點,不善于人交流,祥子但凡平時能多和其他拉黃包車的多交流也不會在遇見軍匪是沒有人勸阻。 雖然心里充滿對自己的自責和悔恨,但是他心里的希望依舊還在,為了重新買一輛黃包車,祥子又開始從新攢錢,但是當他的雇主被誣陷躲到朋友那里去后,迫于威脅,他的錢又被孫偵探強行搜刮了就這樣他兩年來攢的錢又進了別人的腰包。 生活對他的打擊從來都沒有停止過,雖然那個時代有著善意,但是更多的確是惡意,尤其是他那不幸的婚姻,他被劉四爺的女兒虎妞誘騙成婚這給祥子造成了極大的心理傷害,不僅如此由于虎妞的出現也打破了祥子最初的計劃,也摧毀了祥子自己像要通過努力來成功的信念,就憑這一點祥子是無比的痛恨虎妞的。 但是不幸仍在繼續,虎妞死了因為難產,祥子變賣了自己的黃包車替虎妞料理了后事,但是虎妞的死也給祥子造成了嚴重的心里打擊,從此那個充滿希望的青年不見了。而后來祥子心愛的女人小福子的死更是對他的心里造成了徹底破壞,從此祥子就徹底的墮落了。 他開始是喝嫖賭,甚至吸食上了鴉片,也不干正經工作,成天以坑蒙拐騙為生,甚至都染上了性病,最后只能靠打雜維持生計。那個曾經有理想肯努力的祥子死了,現在的他就像一團垃圾一樣四處飄蕩,遭人嫌棄的同時又危害著其他人。 3. 結束,《駱駝祥子》的悲劇,令人警醒祥子的一生有過燦爛的時刻,雖然轉瞬即逝。當他買了自己第一輛車時,祥子甚至幻想過,經過自己的努力也能像四爺一樣擁有一個屬于自己的車行。但是現實是無比殘忍的,這個社會給了他當頭棒喝。 祥子的悲劇不僅僅是當時的社會背景的原因,也是他自身性格的造就。墮落前的祥子雖然有目標有夢想,但是太過于忠厚老實。這也導致他有好多次可以改變命運的機會因為性格的原因導致沒有抓住。他也曾困惑過自己招惹誰了,他沒有招惹任何人,但是卻一步步的被逼向了墮落的深淵。 小說中的每一個人,都有著小人物的血淚。祥子的三起三落,串聯起所有人的故事,也完美的表現出了在那段歲月里,社會底層人民無力抗擊的宿命。任由他們如何掙扎,如何的奮力爭取抗爭,然而他們所面對的卻都是無情的摧毀,沒有一個人可以幸免。 《駱駝祥子》是一部非常優秀的寫實類小說,老舍先生用寫實的表現手法為人們描繪了一個生活在社會底層的小人物的命運變化,這也讓很多人從中看到了在現實生活中的自己。 《駱駝祥子》最初發表的雜志是一個叫做《宇宙風》的雜志,一經發表就在社會上引起非常大的反響,這本小說先后被翻譯成英、德、俄、日、法等多國語言,在西方國家大受歡迎,美國人伊萬.金為了迎合美國讀者心理要求,就把小說的結尾部分進行了比較大的改編。 雖然在伊萬.金的改編下《駱駝祥子》失去了原本悲劇的色彩,但是我們依舊可以從這件事中看出來,老舍先生所寫的《駱駝祥子》這篇小說的藝術成就,在全世界的范圍中得到了極大的認可。 胡風先生也曾說過,老舍先生是真正的經歷過生活底層的辛酸苦辣,精通人情世故的人。不過這種評價是非常準確的,老舍先生能夠把一位生活在社會底層的小人物的命運結構刨析得如此真實自然引人深思,說他是一位藝術家一點也不為過。 文/劉白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