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遍千山萬水、吃遍千辛萬苦、道遍千言萬語、想盡千方百計”,這是浙商發家致富的“四千精神”。改革開放初期,在“七山二水一分田”、要資源沒資源、要政策沒政策的浙江,一個個洗腳上岸的農民“白天當老板、晚上睡地板”,依靠艱苦卓絕的創業精神,創造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一個又一個商業奇跡。 從某種意義上講,浙商的發家史就是一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奮斗史。魯冠球、宗慶后、徐冠巨、南存輝、李書福……這些浙商的經歷都是“四千精神”的現實樣本,如今的馬云也是這樣走過來的??梢哉f,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浙商已經成為中國最受矚目的商業群體之一。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民營經濟已成為浙江經濟的最大特色和最大優勢,浙商也成為浙江經濟乃至中國經濟的寶貴資源。浙商興則浙江興,浙商強則浙江強,浙江發展的昨天、今天和明天,都離不開民營企業家做出的杰出貢獻。 浙江省信息化和經濟社會發展中心首席專家卓勇良先生撰文指出,浙江民營企業已告別“低小散”,正在進入全球運營的新時代,裝備水平大大提高,國際視野成為浙江企業家的標配,知識水準早已有巨大提高,人文情懷有了更充分的張揚。 卓勇良說,浙江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技術進步貢獻率,1998至2004年為43.5%,2004至2011年為52.9%,2011至2016年為69.4%。這充分表明,浙江之所以能積極走出經濟下滑,重建微觀均衡,關鍵是技術進步大大加快。這背后,正是進入新時代的浙江企業家的堅守和對未來的期待。 十九大召開前夕,中央專門出臺《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營造企業家健康成長環境弘揚優秀企業家精神更好發揮企業家作用的意見》,明確了企業家和企業家精神的地位和價值。十九大報告又進一步提出要堅持“兩個毫不動搖”、激發和保護企業家精神。 正如許多浙江企業家所說,這是幾千年來中國傳統“輕商”思維的重大轉折,這是最高層對“企業家精神”的肯定,這是對廣大企業的鼓舞和激勵。 那么,進入新時代,已經解決溫飽、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在社會上有影響、在政治上有地位的浙商,又需要怎樣的新時代精神呢? 11月11日,浙江省委書記車俊在聽取9位浙商代表交流意見后說,新時代呼喚新時代浙商精神,廣大民營企業家要弘揚“堅忍不拔的創業精神,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興業報國的擔當精神,開放大氣的合作精神,誠信守法的法治精神和追求卓越的奮斗精神”。這幾句話,是對“四千精神”更高層次的提升,也是新時代浙商的新使命、新追求、新境界。 弘揚堅忍不拔的創業精神,這是“四千精神”的延續,也是浙商發家的傳家寶。當下,創業的環境、資本、條件已比改革初期好很多,但競爭也更激烈,年輕一代從小條件優越,一些民企“二代”更是含著金鑰匙長大,如何保持堅韌不拔的精神顯得尤其重要。 弘揚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這是浙商保持常青的動力所在。這是一個技術革命飛躍的時代,如果不保持創新的精神,對新科技保守,對新經濟排斥,就有可能被時代淘汰。 正如一位浙江企業家所說,我們過去有“四千精神”,也許未來的“四千精神”會很有意思?!靶滤那Ь瘛笨梢允乔Р钊f別、千變萬化、千思萬想、千家萬戶。我們做的任何東西都必須有千家萬戶的思想,你才會有擔當,才可能是“愛商”。 弘揚興業報國的擔當精神,這是浙商必須擁有的家國情懷。能力越大、責任越大,已擁有大量財富和社會資源的浙商,需要承擔起更多的社會責任。前幾年,一些商人借杠桿賺快錢、炒房、炒煤、炒資源,一些商人脫實向虛、摒棄了主業,一些商人熱衷賭博,最終都付出了慘重的代價。進入新時代,這些都要抵制和擯棄。 弘揚開放大氣的合作精神,這是浙商做強做優的必由之路。浙江資源稀缺、市場容量有限,浙商當年發家,先是利用先發改革的時間差,再打“走出浙江、走遍全國”的空間差,完成了原始積累、創造了經濟奇跡。現在,中國越來越接近世界舞臺的中央,無論是發展“一帶一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都需要浙商胸懷天下、放眼全球,堅持走出去與引進來相結合,在整合資源中攜手共進,在競爭合作中做強做優。 弘揚誠信守法的法治精神,敬業、誠信、守法,這是浙商發展的底線。進入新時代,整個社會越來越規范,法制建設越來越有力,如果繼續保留機會主義思想,總想著“搞關系”,政商不分,獲取短期利益,這樣的企業走不遠、做不大。 弘揚追求卓越的奮斗精神,這是浙商避免衰落,勇立潮頭的境界追求。浙商應該樹立百年企業的夢想,爭創一流企業、一流管理、一流產品、一流服務和一流文化,勇當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弄潮兒,勇當新發展理念的探索者、轉型升級的引領者、“義行天下”的踐行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