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2是澳大利亞一家讓人很難不去注意的連鎖茶店,簡潔的設計,鮮艷的色彩,即便只是路過,也總忍不住要朝里張望幾眼。直到某天實在是受不了好奇心的驅使,走進去一看才知道竟然是賣茶葉的。

這家店的設計風格跟傳統茶室及茶店不同,不走光亮、精致、優雅路線,而是選擇裝修成全黑的空間。

貨架、墻面、地面、天花板都是黑色的,再用明亮色調的橘色與橘紅色展示柜為框架,襯托出活力,并將所使用的原材料和框架結構暴露在外。這樣的設計看起來不像販售茶葉的店鋪,反倒很像某個時尚潮牌店的風格。

店里所銷售的茶葉包裝與茶具、柜臺與店面圖案,也都色彩豐富,塑造了具有視覺設計與藝術的茶葉饗宴,似乎要傳達一種色香味俱全、悠閑的、世界性的飲茶文化與生活形態,顛覆了傳統的茶店設計理念。

1996年瑪麗安(Maryanne Shearer)和她的合伙人珍(Jan
O’Connor)在墨爾本充滿了時尚潮牌的Brunswick街開設了她們的第一家T2茶鋪。

起初,她們是想做一家家居用品連鎖店,但是當發現更大更有影響力的品牌CountryRoad也瞄準了這個市場之后,她們的信心受到了嚴重的打擊,于是轉向了她們的第二個計劃,做一家精品茶店。

幸運的是,她們擁有了天時地利人和的所有要素。首先澳大利亞最大的茶葉進口商BillBennett愿意給提供幫助,然后她們找到了一個位于理想位置的空閑門面,最后商量出一個可愛的名字T2——“T”代表tea茶,“2”因為她們有兩個人,于是T2就這樣誕生了。

T2從來不打廣告,全仰仗口碑和顧客的忠誠度。2013年,T2已經成為澳大利亞最大的茶葉連鎖店,并以750億美元的價格被聯合利華收購。

現在T2在澳洲及海外擁有超過60家連鎖店,每個月銷售的茶葉大約可泡900萬杯茶。

把傳統的茶鋪開得如此成功的T2,背后最重要的是觀念。瑪麗安說:“擁有悠遠歷史的茶文化,既是推動茶鋪的優勢資源,也是阻礙。”

瑪麗安說:“一直以來,我總是試圖打破人們對茶文化所設下的各種規矩,試圖將各種匪夷所思的創想帶給T2。不只是開發新的茶葉品種,更包括店面設計與產品包裝。”

透過這種時尚潮牌的視覺行銷設計,T2打破了只有老人才喝茶的錯誤觀念,輕易的吸引了許多年輕族群。

收購它的聯合利華認為,T2是澳大利亞創業故事中最神奇的一個,它帶動了全新的一代人喝茶,開發了所有茶葉零售商最渴望的群體。

在澳洲有所謂的早茶(morning tea)與午茶(afternoon
tea)文化,并且飲茶仍是以紅茶為主,很少看到澳洲西方人喝其他茶類,聚會時也很少看到有其他茶類的。

但是T2茶葉店中的茶葉有幾十種,每一個柜臺后面的抽屜,都儲存一種茶,種類除了紅茶、綠茶,還包括花草茶、水果茶、白茶等等。

當然,在這些茶的基礎上又可加入一些口味,例如檸檬、薄荷、草藥、橙子等,在其各種宣傳媒介上有些會加以介紹,也常有新產品推出,讓顧客有多樣性的選擇,甚至能讓顧客不斷地在現場嘗試新口味,每次都有裝著三種不同飲料的壺在現場供顧客品嘗茶,亦未嘗不是一種營銷策略。

擺在貨架上的琳瑯滿目的茶葉來自世界各地,中國、日本、英國、印度、澳洲本地。不同于人們對茶的傳統印象,這里每個橙色茶葉小盒子經過T2的包裝設計,都活潑了很多。

為了讓更多的人了解茶,接受茶,Shearer將T2的門店打造成了體驗店模式,好奇心驅使人們走進來看一眼,進來之后可以隨意的拿起樣品聞一聞,店內還有沏好的多種茶供顧客嘗一嘗。

T2的門店用茶葉茶具和各種與茶相關的事物營造出一種感官的體驗,它鼓勵人們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去嘗試,去發現自己喜歡的茶。

進入店鋪最先看到的通常是茶具展示臺,緊挨著的是試喝區域,再往里是收銀臺。茶具展示臺的擺放十分考究,茶壺茶碗一層疊一層,仿佛稍微碰一下就會塌掉,但其實都十分穩固,可以隨意拿起來端詳把玩。

茶具的風格有十分傳統的中式日式茶壺茶碗,也有典型英式下午茶的花樣茶具,有充滿中東風情色彩豐富的茶具,也能找到花樣和紋飾十分具有現代感的茶具。總之不管你是熱愛傳統的還是喜歡打破傳統的人,幾乎都能找到自己喜歡的款式。

T2的產品主要針對年輕人設計,依靠創新吸引年輕人。在T2店里,不同種類的茶水都在一個個茶壺里泡著,可以隨時加熱,顧客可以一種一種地品嘗,喜歡哪種口味就選購哪種產品。

根據時令不同,店內推薦的茶也有所不同,比如夏天會主推一些適合做成冰茶的果茶或花草茶,冬天會主推一些可以加奶加糖的紅茶,姜茶等。而各種茶的搭配也是天馬行空,比如土耳其蘋果茶配熱帶水果茶,或草莓茶配生姜茶。

T2用傳統與時尚結合的“形式感”吸引了原本對茶并不那么了解的人們,同時也用“形式感”將自己與超市的茶包明確的區分開。

看著店員踩上梯子,為顧客取下放在架子高處的茶葉的整個過程都透露著一種小心翼翼地取下珍藏著的寶貝的訊息。

這也正是為什么T2可以在滿足飲茶愛好者的同時,又能吸引新客戶體驗喝茶樂趣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