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儀3歲登基,上朝時總是哭哭啼啼,當時的攝政王載灃就想到一個主意,把蛐蛐放到精美的籠子里,讓溥儀聽。立刻讓小溥儀安靜下來。這樣每次上朝時,溥儀不是帶著蟈蟈就是蛐蛐籠子玩。奧斯卡獲獎影片《末代皇帝》中,就有這樣一個情節,溥儀晚年重游故宮,像是想到了什么,快步來到寶座前,從坐墊下翻出了童年時的蛐蛐籠子,禁不住老淚縱橫。有說這個情節是真實的,溥儀晚年確實多次重游故宮。筆者有時想,300年的故宮,有沒有哪個皇帝,在某個角落遺落下幾件不為人知的秘密呢? 請輸入圖片描述 這個肯定會有的。八十年代溥儀的親弟弟溥杰就回憶了一件他親身經歷的鮮為人知的秘密。大家可能不知,在13歲之前溥杰只見過一次自己的皇帝哥哥,因為按照清宮規矩,皇后以下宮眷的親屬被召入宮中相見是要被允許才行。比如4歲的光緒皇帝進宮后,就再沒有與母親相見過。直到13歲時,溥杰被選為溥儀的伴讀。溥杰和溥儀上午跟陳寶琛學漢文,下午和莊士敦學英文。溥儀生性好動,學習并不專心。每天打網球,練自行車。有時因為貪玩,便干脆派太監宣布,今天放假。 請輸入圖片描述 一天,他和溥儀翹課,到養心殿院內玩。養心殿可謂紫禁城最神秘的宮殿,清朝有8位皇帝居住在這里,絕對是清朝權力的中樞和政治心臟。溥儀的退位詔書也是在這里頒布的。當溥儀和弟弟無意中進入東配殿的佛堂時,溥儀閑極無聊地擺弄佛龕,突然,他發現佛龕內好像有什么東西,打開看是一個明黃色的包裹。這是皇帝才能使用的顏色,好奇心促使兩人打開一看,大吃一驚,是乾隆密詔,包裹密詔的黃段子上為乾隆御書:如后世有開看者,便不是我的子孫。嚇得兩人忙跪下來連磕三個頭。但畢竟是10來歲的孩子,經不住好奇心作怪,匆匆瞥了一眼密詔,內容卻都記下了,這便是是雍正殺其親弟,康熙的八子允禩、九子允禟的密詔。溥儀再次磕頭謝罪,趕緊將黃紙包藏回原處,嚴肅地告誡弟弟;“千萬不得外傳!” 請輸入圖片描述
請輸入圖片描述 乾隆將父親的密詔放在養心殿是有這個可能的。雍正、乾隆一直居住在養心殿。因為相比于乾清宮,養心殿布局更加緊湊,離軍機處最近,與乾清宮也是一墻之隔,辦事效率更高,所以勤政的雍正即位起到去世居住了13年。而養心殿的西套間就是乾隆讀書和休息的地方,史稱三希堂,是因為乾隆得到了王珣的"伯遠帖";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和王獻之的"中秋帖",并稱為三件稀世珍寶。乾隆到底比雍正寬厚,會做人,史料記載,在他登基43年后的一天,突然宣布,允禟、允禩復原名,收入玉牒,子孫一并敘入。并說這是雍正晚年的意思。 請輸入圖片描述
少年溥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