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時期,在武官序列中,駐防將軍、都統、提督都屬于從一品的武官。在大家印象中,武官都是帶兵打仗,那么同為從一品,駐防將軍、都統、提督在職能上都有什么區別呢? 清朝定鼎中原之后,以八旗兵分駐各省要地,稱為“駐防”。駐防將軍為駐防當地八旗兵的最高長官。全國共設駐防將軍十四人,分別駐守盛京、吉林、黑龍江、綏遠城、江寧、福州、杭州、荊州、西安、寧夏、伊犁、成都、廣州、烏里雅蘇臺。在所有的駐防將軍中,以盛京將軍所統轄官兵最多,有一萬七千多人。成都將軍所統轄官兵最少,只一千九百多人。 如果駐防將軍與總督同駐一省,遇到事情需要會同上奏,則需以將軍領銜,總督次之。不過,值得一提的是,駐防將軍在名義上雖然高于總督,但實際權力遠不及總督。 都統,滿語稱固山額真(gvsai ejen),是八旗中各旗的最高軍政長官,分掌各旗之戶籍、田宅、教養、營制、兵械以及選官序爵、操演訓練等軍政事務。八旗中每旗分設滿洲、蒙古、漢軍三名都統,共二十四人。 都統和駐防將軍在職能上是平級關系,但在旗籍上卻有從屬關系。比如駐防將軍的旗籍是滿洲正黃旗,那么在滿洲正黃旗中,他的地位要低于該旗都統。 清朝還在乾隆年間設立了烏魯木齊都統、察哈爾都統、熱河都統,品級也是從一品,但實際地位要比上述二十四名八旗都統低。此外,烏魯木齊都統和伊犁將軍在管轄范圍上有所重疊,烏魯木齊都統的地位要低于伊犁將軍。 提督的全稱為提督軍務總兵官,是各省綠營(清朝的另一支國家常備軍,由漢人士兵組成)的最高長官。大體上每省置提督一名(福建設兩名提督,陸路、水師各一名,另晚清增設了江北、長江水師二提督)。提督的職能和駐防將軍類似,相當于現在的省軍區司令員,只不過前者管理綠營,后者管理八旗兵。 綜上所述,駐防將軍和提督都是純粹的武官,地位上也是平級關系,區別只在于所帶的兵員性質不同。都統雖然在名義上是武官,但還可以兼管本旗中的政務,在職能上更類似于各省的總督。不過,自清朝定鼎中原之后,八旗中的大小事務都已有了細致的分工和安排,都統實際上能做的事情非常有限。因此,八旗都統職位往往都是由位高權重的大臣兼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