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中國書法而言,南北朝是很重要的時期。此時,南方有“二王”“鐘衛”,北方則是燦若繁星的碑刻書法,史以“魏碑”代稱。以碑刻的用途來區分,魏碑大致包括四種。 造像題記 造像題記,即各種宗教石窟、神龕等像制作留下的記錄文字,其內容大致包括造像名稱、造像時間、造像者身分、造像者、為誰造像、造像題材、祈愿內容等。比較著名的如龍門造像題記,其中北魏造像題記約2000左右,其拓本有《龍門四品》《龍門十二品》《龍門二十品》《龍門全拓》等。 龍門四品 楊大眼造像碑刻 龍門二十品 魏靈藏造像記 墓志 墓志指放在墓里的刻有死者生平事跡的石刻。墓志分上下兩層,上層稱為“蓋”,下層稱為“底”,底部刻有墓志銘,蓋上刻有標題。墓志書法,一般要請當時名家來寫,制作過程也比較細致。又由于墓志埋于地下,避免了風吹雨打,故字口保存又常較為完好,清晰如故,是書法學習的極好范本。北朝僅邙山東漢、曹魏、西晉、北魏四朝的墓志,就有4000多塊。像《劉懷民墓志》《元羽墓志》《元懷墓志》《崔敬邕墓志》《刁遵墓志》等都很有名。 《劉懷民墓志》局部拓片 《元羽墓志》局部拓片 碑碣 古人把長方形的刻石叫碑,把圓首形或形在方圓之間、上小下大的刻石叫碣。 秦始皇刻石紀功,大開樹立碑碣風氣。東漢以來,碑碣漸多,有碑頌、碑記、又有墓碑,用以紀事頌德,碑的形制也有了一定的格式。后世碑碣名稱往往混用。碑碣書法則是北魏書法中的一朵絢麗之花,如云南曲靖市境內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爨龍顏碑》和《爨寶子碑》,保存至今,被譽為神品。“二爨”實為“南碑瑰寶”,但與北魏風神類同。 《爨龍顏碑》拓片 《爨寶子碑》拓片 摩崖 馮云鵬《金石索》曰:“就其山而鑿之,曰摩崖。”徐自強、吳夢麟在《古代石刻通論》中認為:“摩崖石刻是石刻中的一個類別。所謂摩崖石刻,就是利用天然的石壁以刻文記事的石刻。”魏碑書法把文字直接書刻在山崖石壁上,開氣魄宏偉的一代書風,代表作品如《鄭文公碑》(《鄭羲上下碑》)《論經書詩》《石門銘》《瘞鶴銘》《觀海童詩》等。 《鄭文公碑》拓片局部 《鄭文公碑》拓片局部 《鄭文公碑》拓片局部 《瘞鶴銘》摩崖 |
|
來自: mengk4fz0yyf5h > 《魏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