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世界杯結束后中國女排隊長朱婷經過一段時間的忙碌,終于在今天上午乘坐高鐵返回家鄉鄭州,并且還將與河南省球類運動管理中心的隊員及新聞媒體見面。上午11:29分朱婷乘坐的G83次列車抵達鄭州東站,早已等候在此的相關領導和球迷第一時間為朱婷送上了獻花和問候。 1、朱婷回“娘家”,去食堂吃飯,還自己刷碗朱婷的第一站就回到了自己的“娘家”——河南省球類運動管理中心,她也和許久未見的隊友、教練們一起在球隊食堂吃個團圓飯,十分溫馨。從2009年朱婷入選河南省青年女子排球隊開始,直到2016年去瓦基弗銀行打球,她一直在河南省排球隊生活,這里就是她的家。 她來到了河南省球類運動管理中心食堂,食堂外的大屏幕上打出了字幕:歡迎朱婷回家。朱婷與老隊友們一起去球隊食堂共進午餐,一起拿著餐盤去打菜。有工作人員問朱婷需不需要再加點其他的餐食,被朱婷婉拒,她表示和隊友們一起吃這些就很好。直播記者表示,整個吃飯過程中,朱婷沒有一點世界冠軍的架子,和老隊友們十分親密。吃完了飯,朱婷還和隊友們一起洗碗,把自己的餐盤洗得干干凈凈,放回原處,朱婷依然保持了成名之前的低調和踏實作風。 2、女排奪得世界杯冠軍,朱婷已是三奪三大賽MVP國慶節前,中國女排奪得2019年女排世界杯冠軍,成功衛冕。作為中國女排隊長的河南姑娘朱婷,奪冠之后也在微信朋友圈里表達了自己的激動之情:“能用十一場連勝衛冕世界杯冠軍為新中國七十周歲生日獻禮,我從心里感覺很驕傲。” 2019年的女排世界杯,中國女排以完美表現成功衛冕,團隊協作的成功之中,朱婷也以出戰9場進攻得分153分位居排行榜第四、扣球成功率54.84%力壓所有主攻手的出色表現,榮膺最佳主攻手并蟬聯最有價值球員(MVP)。繼2015年世界杯、2016年奧運會后,再奪2019年世界杯MVP,朱婷已是三奪三大賽MVP,追平了恩師郎平在上個世紀創造的紀錄,而蟬聯世界杯MVP,朱婷是史上第一人。 3、從小家境貧困,幸虧遇到恩師郎平,成為世界冠軍朱婷,1994年出生于河南省周口市鄲城縣秋渠鄉朱大樓村,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家境貧寒,家里一共有6個孩子,家里只有一個男孩,也就是朱婷的弟弟,也因為白血病早早地去世了。這樣的一個家庭,真的是飽經風霜。后來朱婷父母借錢讓她上了周口體校。 最近,談及家庭情況和如何走上排球之路,朱婷說:“我覺得可能最主要是我的班主任推薦的。我其實當時的身高,在學校可能就是說跟男生差不多了。同齡孩子來說,老師會推薦說,你要不要去搞體育啊,或者夏令營之類的。然后就有這種巧合吧,我爸就把我送到體校,感覺會有一點天分,而且挺喜歡的,就不排斥這個東西。后來就慢慢地,我興趣會一直在增加,然后到最后就留在了體校,就選擇了這個排球。” “(父母)非常地支持(打球)。如果大姐二姐上學,再供我取體校的話。其實體校錢并不太多,但是你吃是一個特別大的費用。其實那個時候伙食可能就是,咱平時可能是幾塊錢就能吃夠一天。但是那個時候如果你想吃頓肉,幾塊錢可下不來的。你不能一天你都不吃。所以那個時候伙食是最貴的。二十塊錢是有的。如果按農村來說是多的,但如果按我和其他隊伍相比的話,二十塊錢是少的。” 以后,朱婷入選國家青年女排,并有幸被郎平相中,入選國家女排,成為世界冠軍。剛到國家隊,朱婷雖身高突出,體重卻只有70公斤,兩只胳膊依然纖細,訓練時間一長就體力不支。于是,郎平經常自掏腰包從美國給朱婷買蛋白粉,幫她恢復、增重增肌,甚至讓她帶回河南隊服用。 當時,朱婷體重只有70公斤,對于她這樣身高的運動員來說,實在是太瘦了。郎平說朱婷的體質非常怕受傷,是因為朱婷的激素水平比一般人低。郎平說:“我們的球隊有時進攻點單一,如果朱婷不下球,其他人比較吃力,所以如果每場比賽都靠她,朱婷實在太累了。”于是,郎平自己經常從美國給朱婷買蛋白粉,幫她恢復、增重增肌。 朱婷曾感慨道:“我特別高興郎指導看上我,把我招進國家隊。她經常給我大袋蛋白粉,讓我拿回河南打聯賽的時候喝,還給了我兩條緊身褲,說我腿太長在國內不好買。我這人吃東西不長肉,蛋白粉真有用,補充營養加上訓練,我現在終于長到78公斤了”。 4、朱婷捐資為鄉親們修了一條20公里的柏油路,并捐建了一所養老院2016年10月,朱婷以年薪110萬歐元加盟土耳其女排豪門瓦基夫銀行隊。為反哺父母,她給雙親在鄲城縣城購置了一套三居室,還給父親添置了一輛小轎車。朱婷打算不再讓父母種地、修車,存一筆錢讓雙親過上安逸的晚年生活。朱安亮明確拒絕了:“我和你媽是農民,還是離不開土地。孩子,你走到現在,得到了太多人的幫助,現在有能力了,應該回饋社會。” 在父母支持下,朱婷捐資為鄉親們修了一條20公里的柏油路,并捐建了一所養老院。成千上萬網友稱贊朱婷是“最美最有愛心的女孩”!最近,提到自己拿了冠軍后在家鄉修的朱婷一號路、朱婷二號路,朱婷風趣地表示:“其實就是兩條路。因為我家正在中央,等于說我們把我們中間的一條道給修完之后,然后又岔開一條道,修到我們學校。供孩子上學更方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