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高中之后,各路大佬重新聚集在一起,學習壓力和難度也陡然增大。如果未能及時適應,你的成績可能也會發(fā)生一些變化。調查顯示:大多數清華北大的學子并不覺得自己的智商比一般人高,他們認為自己只是掌握了正確的學習方法并保持下去而已。到底是怎樣的習慣和方法,幫助了一位又一位的學霸走進了清北的大門呢? 01 文理兼顧,全面發(fā)展清華學子張一川回憶: 我當時讀高中的時候,班上很多同學頭腦都比我聰明。 他們有的在數學、物理方面天賦奇高,即使是最復雜的題目,他們都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找到三種不同解法。 有的同學語感很強,英語、語文等文科學得非常不錯,單科成績常常遙遙領先。 但是,他們最終的高考總成績都不是很理想。 我其實每一科都不算拔尖,但是每一科都會抽時間認真學,因此各科發(fā)展比較均衡。 這位清華學子的一番話,道出了很多高中生普遍存在甚至泛濫成災的一個問題:偏科!我們每個人都會有比較拉分的科目,即使是學霸們也不例外。一方面,我們要保持住自己的優(yōu)勢科目;另一方面,我們要在自己的拉分科目上付出更多。不然的話,長此以往,就會出現兩級分化的現象:好的科目越來越好,差的科目越來越差。只有文理兼顧,全面發(fā)展,才能提升自己的綜合成績。 02 專注課堂,拒絕熬夜 最寶貴的學習時間就是上課的四十五分鐘。 每節(jié)課認真聽講,比下課后獨自鉆研兩三個小時,效果要好得多。 我從不熬夜學習,熬夜既傷害身體,學習效率也不高,還會因為沒休息好,導致上課的時候精力無法集中,得不償失。熬夜真的很傷身體,相信大家都深有體會。若一定要縮短睡眠的,請早起,不要晚睡。這樣才能保證我們在上課的四十五分鐘內可以集中注意力認真聽講,不至于在課后花成倍的時間彌補。 03 及時梳理,反思錯題清華學子岳志懷分享: 每學習完一個章節(jié)之后,我都會把每章的知識要點梳理成思維導圖的形式。 然后每隔一段時間,就會重溫一下過去學過的知識點。 除此之外,我對待錯題的態(tài)度是非常認真的。 不管是文科還是理科,我都準備了一個錯題本。 平時練習過程中或者考試出現的錯題,都會被我收錄到錯題本中,反復咀嚼,分析出錯的原因。 自己想不清楚的,也一定請教老師或者同學,徹底攻克難關。對于在平時作業(yè)當中做錯的題,很多小伙伴如果不及時反思原因,查缺補漏的話,到考試當中在“同一個陰溝里翻車”的可能性非常之大。希望同學們對待錯題要有一個急性子:知道有什么錯誤,絕不把它放到第二天再去解決。在及時改錯的同時,要遵循:一不繞過,二不拖拉,三要分析總結。 04 克服障礙,無懼考試曾經是七一中學火箭班的尖子生,如今在清華大學土木工程專業(yè)就讀的張洋分享: 我觀察班上的同學,發(fā)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 很多同學平時檢測的時候成績非常好,可是一遇到大型考試,他們就常常考得不是很理想。 仔細分析一下就會發(fā)現,心理因素對于考試成績好壞有很大的影響。小考十分從容,一到大考就心跳加速,原本很簡單的題目,想不到解題思路,導致這門科目的成績很不理想,也影響了其他科目的考試。其實,我們在平時的考試中就應該練就過硬的心理素質,對于突發(fā)狀況要有所準備。一次考試不足以決定成敗,要從每次考試中吸取教訓,而不應該懼怕考試。很多同學小考得意,大考失利,都是因為心態(tài)沒有調整好。不要抱著一考定終身的態(tài)度,并且無懼考試,才能夠保持最好的狀態(tài),發(fā)揮出最佳的水平。 05 拒絕拖延,立即行動如今在清華大學讀大三的易紅華回憶道: 為了保持清醒的頭腦,拒絕浪費每一秒鐘的時間,我為自己制定了一張課后作息時間表。 對于自己在哪個時間段,該學習哪一科的內容,進行明確規(guī)定,到點就按時進行,拒絕拖延,立即行動。拒絕拖延,立即行動,所說的就是執(zhí)行能力!讓學習效率最大化的法寶也是執(zhí)行能力。通過課后制定作息時間表,可以有效鍛煉我們的執(zhí)行能力。高三的每一天都是寶貴的,抓住每分每秒,做有意義的學習,才能取得最佳的成績。人的天性是懶惰的,唯有通過制定規(guī)則和計劃才能讓我們束縛住懶惰。但是我們?yōu)榱朔乐惯^度疲勞,也需要在自己的時間表當中設置休息時間。只有一張一弛,勞逸結合,才能打贏這場硬仗。 再差的成績,只要你掌握正確的方法,且愿意提升,就一定會有機會去改變。然而,再好的方法,如果不能堅持到底,也無法看到成功的曙光。學習是一場持久戰(zhàn),我們要打贏這場戰(zhàn)爭,只能靠日積月累,只能靠長期的堅持。只有堅持不懈,才能逐漸成長,才能由量變慢慢地引發(fā)質變,最終達到飛躍的狀態(tài)。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