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介紹六十四卦方圓圖前,先放一張六十四卦的方圓圖,然后再照這個這個去看。 這個方圓圖,不去看任何的文字,只看圖形來說,就是由外邊的圓形和里邊的方形組成。古人講究“天圓地方”,所以這個方圓圖也是這個意思,圓代表的是天,也可以說是宇宙,而放代表的是地,也可以說是地上的方位。 一、方圖先從方圖開始看起,八卦講究“由下而上”的原則,而方圓圖也是由八卦衍生而來,,所以方圖也需要從下往上去看。先看右邊第一列最下方的乾卦“?”,乾卦上邊的第二卦是天澤履,第三卦是天火同人,第四卦是天雷無妄,第五卦是天風姤,第六卦是天水訟,第七卦是天山遁,第八卦是天地否,這些卦象的上部三爻都是乾卦“?”,真正的規律是在下部的三爻。 先天八卦按照數理來說,分為“乾一、兌二、離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這樣按照這個規律,依次的放置到三爻乾卦“乾卦”的下邊,就形成了第一列的卦象的排列來源。其他幾列的排列規律也是這樣的。 直方圖由下向上去看 我們現在寫字都是“從左到右”,而古人的習慣是“從右至左”。所以我們去看八卦的最下一行,還是以乾卦“?”開始,從右向左依次是澤天夬、天火大有、雷火大壯、風天小畜、水天需需、山天大畜、地天泰這幾個卦象。如果你仔細去分析,就會發現,這些卦象的下部都是三爻乾卦“?”,而上部的三爻,則是按照“乾一、兌二、離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的規律去排列。其他幾行也是這種規律。 方圖從右向左看 按照這個方法,再去看方圓圖中的方圖,是不是就很清晰了。 二、圓圖圓圖最上方的是乾,最下邊的是坤,乾和坤之間如果用條線連接起來,代表的就是太空。我們再去看,就會發現,圓圖一圈的所有卦象,總共有六十四個,再去看發現,它和方圖中的六十四卦是完全一樣的。只不過是從方圖中,轉移到了圓圖中。 先從乾開始逆時針一直到坤,你會發現,從乾到坤的卦象,就是方圖中最下邊4行的排列,分別按照最后一行、第七行、第六行、第五行,頭尾相接連成了左半邊的圖。 圓圖的左半邊 而從乾開始順時針到坤的一半,這里的規律又有變化,他是按照第四行、第三行、第二行、第一行的順序,頭尾相接,從乾開始道坤結束,依次組成了右邊的半邊。 圓圖的右半邊 這就是方圖和圓圖的規律,這樣再去看方圓圖,就會很清晰,也更加容易記憶。當然了這只是對方圓圖的了解,具體如何的使用,就是之后的話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