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如此的社會規則之下, 已然沒辦法再出現 不遵守規則的事情了。 表面的不遵守, 其實都在遵守,也只能遵守。 紫師:問:你覺得哪一個人對你的好,是應該的。你又覺得哪一個人對你的不好,是不應該的。為什么。 眾弟子:小的時候,常常糾結爸爸不應該那樣對待我們。 好像沒有誰應該對我好,也沒有誰不應該對我不好。 紫師:為什么。 眾弟子:因為感受不舒服,沒有安全感 開始覺得父母,妻子應該對我好,我得罪過的人不應該對我好。因為父母應該要照顧孩子,妻子應該體貼丈夫。得罪的人既然得罪他了,他應該沒理由對我好吧。后來覺得觀念感情都是會變化的,沒什么應該不應該的。 紫師:而,當你對一個人好的時候,或者對一個人不好的時候。你覺得是應該的嗎。又是為什么。 眾弟子:我們對別人的態度都是有自我的目的的,想以此來做交互,但是又沒人把刀架在我們脖子上,讓我們對他好或不好,所以一切的行為都是自我的決定。沒有應該不應該,都是出于自我的目的,就看底層的邏輯是啥。 好像我很少因為應該或不應該對待一個人好或不好,都是由當時的感情和情緒左右的。 底層的邏輯決定著對誰好,對誰不好,而對誰好或者對誰不好,主要是為了滿足這個自我的需求而已。 紫師:那當你要求一個人對你就要如何的好的時候。為什么。憑什么。 某甲:因為名義上的關系,因為我對她很好。 紫師:為什么名義上的關系,就需要對你好。為什么你對她很好,她就應該對你很好。 眾弟子:憑借著觀念概念的說法,妻賢子孝,憑借著自以為付出需要得到的回報,我對你怎么怎么樣,你應該怎么怎么樣,才合情理。情理,大家都認為應該是對的,合理的。普遍的概念說法。 情感的交互也是維持生活的必需品。 紫師:為什么會有這些觀念、概念的說法。為什么付出,就要有回報。 某甲:從小就接受這樣的教育,觀念植入。 紫師: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情理,這樣的教育。 眾弟子:因為想從外界得到自己內在的不足。 為了社會發展的穩定需要而創立來的?以及為了滿足自我? 紫師:所謂的理當如此,為什么理當如此。哪來的理。 眾弟子:想通過交互的行為方式得到自己想要的。 在一種約定俗成的概念上而有的理,心安理得,索取或付出。 基于目前社會意識形態上人人都想要獲得的情況下,為了維持正常生活的次序,約定出來的一種簡單的約定。彼此都缺乏安全感,需要報團取暖。 紫師:如果,沒有這些理。世界會是怎么樣的世界。 眾弟子:無序混亂,弱肉強食。 為了生存延續下來,隨著科技的發展,更加的細節和復雜化了。 本意是為了保證群體的生存而來。沒這些理,人就更加弱肉強食了。用武力解決。 沒有這些理,人都很現實。 紫師:有了這些理,就不現實了嗎。就不弱肉強食了嗎。 眾弟子:或者說更加的依賴自我。 也現實,底層的邏輯一直在那。 理看人怎么用。 也現實,只是手段看起來文明一些。 牌坊。牌坊無法改變婊子成為烈婦。 如果按波動程度來說,會在某個相對穩定的范圍,如果無序的若肉強食,穩定性差波動性強。 有人用來掩飾,有人用來揭穿掩飾。 紫師:只能說是強者靠著這些理,靠著這些規矩。保護了弱者的生存,也能讓弱者發揮自己相應的作用,創造相應的價值。 而這些理,都是些什么理。又有著哪些道理。 眾弟子:有道理,有用道的理。 仁義禮智信? 可持續發展的剝削更符合剝削階層的長遠利益。 紫師今天要講的主題是圍繞人與人之間互動的游戲規則,對嗎?別人對自己好與不好,或者自己對別人好與不好,每個人對“好”與“不好”的定義是不一樣的。本質都是從自身的利益出發去考量。而就大的方面而言,又有相對統一的共識,比如“仁義禮智信”,大家都認同如此待人接物是“好”的,大部分人都推崇這樣的觀念……然后,有了這些信條之后,人們就更有理由去要求別人,對別人進行道德綁架…… 紫師:一個強者,可以糾集一群人,達成一個小團體。 怎么樣糾集起來的。靠什么,憑什么。而一個強者又為什么要糾集起來一群人。 眾弟子:憑,道,理。因為這也是道,理。 調和大家的利益,讓大家都有利可圖。 紫師:因為強,因為更大的利益,因為利益可以分給這一群人。 最初的道理,叫如何更好的生存。 強者可以糾集一群人,謀取相應的利益,進行相應的利益分配。在這個過程中發生的,就是“理”。就是,這樣可以獲得更大的利益,可以維持更好的生存。 可以如此拿來用的,就是“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交互,衍生出來的“理”。 然后,隨著群體與群體之間的競爭,征服,收服,聚集成更大的群體。就需要更復雜的交互關系,就會出現更多的交互方式,就衍生出來了更多的“理”。 也便是,如何讓這樣一個更大的群體,社會。彼此協調的發展下去。 在這個過程中,發生了整個人類歷史當中的所有事件。就有了,今天人們習以為常在用的種種“理”。 應該,不應該。可以,不可以。善善惡惡,是是非非。 就是人我之間,群體之間所產生的互動現象。源于彼此之間的“利益”而有的互動現象。而此“利益”僅僅只是為了彼此之間的生存。 這是本質。只是,在這個本質之上,變得好像很復雜。 比如,要滿足自己的一個感受,就可能需要繞一大趟。經過種種的“人”“事”“物”“理”的彎彎道道“允許”。 為什么變得如此復雜呢。 因為,整個社會,所有人的利益,都糾纏到了一起。你想要從中獲取哪怕一絲的利益,都需要遵循這個整體的所有規則。 哪怕,有一些不遵守規則的。其實也都在遵守規則。比如,小偷有小偷的生存之道。他需要偷,就是因為知道規則。而明搶的,他知道要躲起來,要逃。也是因為知道規則。表面,他好像違反了相應的規則。但其實他也不得不遵循著相應的規則。 而這就是整個社會,整體。你想要不顧及他人,只顧著滿足自己,那是不可能的。哪怕表面上,有人好像只顧著滿足自己,但他必然無法真正的只顧著滿足自己。 因為,在如此的社會規則之下,已然沒辦法再出現不遵守規則的事情了。表面的不遵守,其實都在遵守,也只能遵守。 所以,你們覺得痛苦,覺得難受,覺得不痛快。人生,活得太難。 但,你要知道。這是活該。活著,就該。 遠離了社會的大框架,你什么都不是,只是一個名義上的人類,實質性上的“動物”。是這個社會大群體,在傳承著人類自古以來的一切文化,讓人類得以成為今天的人類。 沒人教你說話,識字。你不是一個“動物”,是什么。 而那說話,識字。如果你不生活在這樣一個社會群體內,你如何說,識。其它所有的人類社會生存需要的,也都是如此。 你身為一個人,一個生活在如此的社會群體內的人。這些,就都成為了你該知道的,你該明白的。 為什么呢。 為了生存,為了更好的生存。 而紫知道,你們在這里聽這個紫講這么多,是為了什么修行,解脫,覺悟。 說,是這么說。但,你們為什么修行,解脫,覺悟。 因為,你們在如此的社會群體下生存,感覺太累,太難。或者是有著種種的迷惘,無明,糾結。 很多人,都是源于宗教而走向了所謂的修行,解脫,覺悟之道。 那,宗教到底是干嘛的呢。 宗教正是為了維系這個社會性群體發展的規則產物。 而它有什么用處呢。又是什么道理呢。 在你感覺太累,太難,迷惘,無明,糾結的時候,幫你“糾錯”的,幫你舒緩的。生存的本質,在此還是一成不變的。 而這,又都是你需要正視的。 為什么呢。 因為,你不正視,你就會迷,你就會必然對它抱有其本質之外的期望,你就必將失望。 如果,你真的想覺悟。那,去看到這一切的本質。就是你需要去做的。 因為,只有你看到這一切本質的時候,你才能知道如何才能更好的活著。也才能有機會,觸碰那人類生存之外的修行部分。 不然,你只會繼續糊弄在這個人類生存的“道理”之內。說著想著,那些不切實際的圣人言語。實際做著,這個人類生存本質下的“社會生存之道”。那,其本質,不過如此。自欺欺人而已。 其實,就是希望有人可以像圣人那般對我,無私,愛,付出。不可有一絲一毫觸犯這個我的部分。 如果,真有這樣的圣人出現在你面前。他絕對會在你最后發現被觸犯的時候,拿走你不想失去的一切。 因為,那肯定是一個比你更懂生存之道的人而已。他用了你對待他的方式,對待你。 那,按照你既往的人類社會生存之道的理而言。你覺得不應該,卻是你活該的。 雖然這樣講,太過于現實。但,這確實就是實際的現實。時時刻刻都在發生的現實。 而你的痛苦所在,可能就僅僅只是你是一個弱者,你無法面對自己所身處的現實。所以,你需要一個團體來抱團取暖。這樣的團體,被現在的人稱之為“宗教”、“慈善機構”。 這是現實。 而真正的修行,就是看到這樣的現實之后,明白生存的本質。然后,按照真正修行的理,一步步成為不會向外索取的“強”者。 之所以強字加了引號,是因為人們認為的強,是對外的。而這里的強,更多的是向內的。而非僅僅只是抱團取暖。 但,這里對抱團取暖的態度,決然不是貶義或是看低的。因為,那僅僅只是生存之道的必然。 對于生命而言,一切的求生存舉動,都是可貴的。卻也都是無奈的。 哪天你真的成為了內化的“強”者,可能你會經常去抱團取暖。雖然,你不再需要暖。但,肯定會因為你而更暖。 因為,這就是生命。會進行傷害,因為怕被傷害。 雖然,我們的社會已然擁有了它的層層規則。但,這些規則的作用,還遠遠不夠。 因為,哪怕看清這些規則,能真正明白這些規則在如何的保護我們,大多數人,都是看不到的。更無法意識到,正是因為自己的看不清,不明白。而讓這個世道,產生更多的傷害。而會受傷的,絕對不會少你一個。 是啊,大家都僅僅只是在求生存而已。你傷害了他人,在你的本質而言,你沒有錯。因為,你在保護自我。但,同樣的。這個理,適用于每一個人。每一個傷害了你的人。 所以,這個世間可能還需要更多的理,來讓人們能夠建立更多的互相信任,而減免彼此的傷害。而這所謂更多的理,更多的是讓大家真的看到這樣一個命運共同體的理。如何能讓它更好的善性循環的理。 可惜,這個世道的底層,太復雜。也更現實。環環相扣。不說,那些不知道的。哪怕你們知道了,你們又能夠如何。 這就是現實。 不是說,你們看不透,做不到,有什么。而是,沉淪其中,在痛苦,煎熬著,迷惘著的,是你們。這才是一件,很殘酷的現實。 也可能是紫一廂情愿,其實你們都挺好的。你們僅僅就只是在此找些生活的調劑品而已。讓它更好一些。 是吧。 有問題嗎。 眾弟子:短暫的爽快,掩蓋著殘酷的真相。 最近感覺自己的每個念頭好像就是一個生命,它們各有各的所求,我如何調和他們,如果我自己念頭都沒辦法統一,做事更是互相矛盾了。 紫師:等這部分的現實邏輯捋的差不多了。我們就多講講,怎么更好的生存。在社會群體當中的為人處世,生存之道。現實一些的“修行”。作為終場謝幕。 所以,現實是什么。 眾弟子:“我”的存在。 現實是按照畫好的圈內運行。 想離苦得樂,在紫師的開示下明白,樂是苦因,卻離不開樂,所以依舊不得不受苦。而離不開樂的原因還是因為短見。看不透,看不長遠。就這樣,糾結著。糊弄著自己。 除了內化成為強者,別無他路。 現實是人為了生存,不得不遵循規則生活,而這規則是為了一個個個體的自我的平衡而設立。大家都是在被生活。 承擔因果。 知苦不愿真離苦!受也得受,不受也得受。所以只能享受苦中苦! 世俗的圓融現實。修行的無礙現實。 現實是人都是為了生存和苦樂,按照現有的規則攫取自身利益。強者享受弱者創造的剩余價值,但這種關系又不是永恒的。 別無選擇。 不修道,死路一條。 苦是人認為的苦,樂也是人認為的樂,底層都是因為一個想要不想要,01的二進制選擇。 每個人都為了生存,或者更好的生存而不斷給自己找理由和借口。 生存的現實是:人類的文明是為了所有人類更好的生存,即使在人類這個群體當中,有強者和弱者之分,本質上都是一樣的。修行的現實:面對這個“我”存在的現實,沒有看清,便沒有超越的可能,也便沒有修行可言。 看清自己的需求。逃避現實的請承擔現實,不要用修行來敷衍自己。看清自我需求而真實面對。受不受都得受。通過對自我的真實面對而進一步發現底層的邏輯,而能看清低層邏輯的每一個細節,做到越來越不糊弄,越來越細致。活得越來越明白。 現實就是,就是少糊弄自己,少糊弄別人。做一個獨立的強者。接受一切,不管好和壞。看清自己的需求到底是為了生活還是修行。 現實就是煩惱就是煩惱,菩提就是菩提。要想煩惱即是菩提,就是要知道人做到頭的了。 現實即是認清無常,要變。不變就淘汰。修行才能找回本我。 現實就是每個人存在了,一切行為都只是為了生存,現在人類社會而建立起一切都是這樣。 紫師:你們真的看清現實了嗎。 某甲:沒有吧。沒能完全清晰明了。 紫師:那,現實就在那里,為什么看不清。 眾弟子:蠢。 貪嗔癡太濃。 蠢是一個,懶也算一個。 眼光有局限性。 紫師:或者是不符合你現在每天在進行著的現實。 你們自己先理一理。把這段時間講的都反復看一看。理一理。 2019/11/15于紫覺講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