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大的奴隸制國家! 位于今北非突尼斯北部 [1] ,臨突尼斯灣,當東西地中海要沖 羅馬帝國影響力綿延2000年,舉世矚目! 迦太基給我的印象則是羅馬帝國對外擴張過程中的小插曲! 真是如此嗎? 迦太基只是不入流的被羅馬胖揍的三流小國嗎? 帶著疑問和對歷史的好奇,讓我們翻開歷史的畫卷,看看是否需要腦補那些曾經的輝煌? 簡單切入迦太基的履歷如下 --- 傳說西元前814年,腓尼基人泰爾(Tyer)王國(位于現今黎巴嫩南部西南海岸)的狄多(Dido)公主因其兄庇格瑪里翁(Pygmalion)在國王死后,排斥公主而獨攬大權 為免遭迫害,狄多帶著財寶與仆人飄洋過海,在突尼斯灣登陸 她向柏柏人部落首領馬西塔尼求借一張牛皮之地棲身,得到應允于是她便把一張牛皮切成一根根細條,然后把細牛皮連在一起,在緊靠海邊的山丘上圍起一塊地皮,建起了迦太基城。故而迦太基的衛城又叫柏薩意為“一張牛皮” 公元前九世紀末,腓尼基人在此建立殖民城邦 公元前七世紀,發展成為強大的奴隸制國家 存在于在西元前8世紀-前146年,位于今北非突尼斯北部 [1] ,臨突尼斯灣,當東西地中海要沖。 迦太基因為其強大的海軍控制西地中海,因此亦成為西地中海的貿易中心,每年均有龐大的經商收入。 西有迦太基,東有希臘,交相輝映 縱觀古迦太基的歷史,其前期一直與古希臘爭奪地中海的霸權地位 公元前三世紀七十年代,羅馬對外擴張,成為迦太基的勁敵 爆發了古代史上著名的三次“布匿戰爭” 公元前147年,迦太基城被羅馬軍夷為廢墟,迦太基滅亡 一、迦太基商業帝國的崛起 比羅馬先興盛 迦太基控制西地中海,希臘控制東地中海,武力對峙 西方文明起源于古希臘 古希臘是吸收和融合其他文明而慢慢發展起來的 其中最重要的兩支,一支是兩河流域的美索不達米亞文明,一支是地中海的克里特島文明 早在公元前3000年 閃米特人,阿拉伯和以色列人共同祖先 其中的一支叫做腓尼基人,在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建立了初始的文明 他們大致分布在如今的敘利亞,以色列和黎巴嫩一帶,背靠富饒的新月沃地,面朝廣闊的地中海。 綠色代表腓尼基領地 腓尼基人是海上民族,他們會制造大船,玻璃和精美的金銀藝術品,善于航海和商業,他們的足跡遍布于地中海沿岸,航船定期航行于西西里島,埃及,北非,伊比利亞半島,最遠甚至出了直布羅陀海峽Gibraltar直到英倫三島 北非沿海區域就是迦太基 也許是航海貿易的需要,他們發明出了最早的字母系統,有22個字母組成,不同于美索不達米亞的契形文字,也不同于埃及的象形文字 古希臘學會了這22個字母再加上幾個元音,演化成了古希臘語,以及后來的拉丁語 腓尼基人在北非定居下來,后來建立了一個強大的帝國-----迦太基Carthage Gibraltar直到英倫三島。 二、勢均力敵,新興軍事帝國對城邦商業帝國的步步緊逼 后起新秀羅馬開疆擴土,與迦太基接壤激烈交鋒 在西西里的戰爭進入白熱化狀態,雙方的戰場也不可避免的從陸地轉到海上 羅馬就在希臘人幫助下,在極短的時間內完成了基礎性海軍建設 在早期的小規模戰斗中 羅馬海軍還是占不到便宜 公元前260年的米萊之戰,就在103艘羅馬戰艦和130艘迦太基戰艦之間打響 羅馬海軍的新式戰術 讓迦太基人很不適應 到公元前256年夏季結束時,羅馬人已經建造完成了330艘戰艦 羅馬海軍改變了當時海軍的慣用布陣方式 迦太基左翼也在夾擊之下一敗涂地 在這場決定海權歸屬的大戰中,羅馬人以沉沒24艘戰艦和陣亡10000人的代價,擊沉了30艘迦太基戰船,并俘虜了其他64艘。迦太基方面的人員損失,是羅馬一邊的3-4倍 對家大業大的迦太基海軍來說,這次戰敗的損失只占其艦隊勢力的三分之一不到 但他們卻失去了阻擋羅馬人在北非登陸的機會 第一次布匿戰爭也徹底從兩強的西西里爭奪戰,轉變為羅馬對迦太基本土的蹂躪 這是迦太基本土歷史上首次遭遇大規模強敵入侵,也是羅馬人在歷史上的首次海外大規模持久作戰 羅馬步步緊逼,迦太基全線告急 以海軍強大而驕傲的迦太基人,被頑強兇猛的羅馬軍團擊潰 三、如果漢尼拔攻陷羅馬, 迦太基能滅亡羅馬嗎? 漢尼拔·巴卡,北非古國迦太基的名將,更是被譽為歐洲的戰略之父 漢尼拔并非歐洲人,而是北非古國迦太基人,稱他為歐洲戰略之父似有不妥 率領迦太基遠征軍,重創羅馬帝國軍隊,幾乎滅亡羅馬帝國 最終被羅馬人視為羅馬帝國有史以來最危險的敵人 漢尼拔的遠征大軍先是翻越了比利牛斯山,隨后又巧妙的渡過了羅尼河,在克服了難以想象的艱難險阻翻越了阿爾卑斯山之后,突然的出現在了意大利的北部 面對蜂擁而至的羅馬帝國大軍,漢尼拔向羅馬人充分顯示了他的軍事才華 擊敗了羅馬執政官科布列阿斯·西庇阿的羅馬大軍 西庇阿本人身負重傷,險些全軍覆沒 擊敗了由執政官森普羅尼亞率領的第二路羅馬大軍 四萬羅馬軍隊只有一萬人生還,而迦太基軍隊只傷亡了四百余人 在特拉西美諾湖畔設下埋伏 把羅馬4個軍團近3萬人的軍隊引進了三面環山、一面臨湖的峽谷之中,在不到3小時之內,漢尼拔的軍隊就結束了戰斗,此戰羅馬執政官戰死,1萬5千人陣亡,近萬人被俘,僅6千余人逃生 羅馬人噩運遠沒有到此結束 不久后的一場康奈戰役,才真正讓羅馬人知道,什么叫“死神來了”。 康奈戰役:堪稱是漢尼拔最輝煌的軍事巔峰,同時也是世界戰爭史上,一場最著名的以少勝多的經典戰例 公元前216年6月,漢尼拔突然占領了羅馬人的重要糧倉康奈城,羅馬人立即組織了8萬步兵、6千騎兵的強大兵力,準備以絕對優勢的兵力,一舉鏟除漢尼拔這個羅馬帝國的最大敵人 此時漢尼拔的手上僅有步兵4萬人、騎兵1.4萬人,兵力比起羅馬來處于明顯的劣勢,但在漢尼拔的眼中,這近9萬羅馬人就是來送死的 8月2日清晨,雙方士兵十幾萬人一起發出了陣陣震耳欲聾的吶喊,一場罕見的血腥屠殺開始了。 漢尼拔將他的部隊排成為“半月陣”,凸出的一面對著敵人,隨著羅馬軍隊發起的猛攻,漢尼拔大軍的凸出部順勢向后退卻,半月陣也漸漸的向相反方向彎了回去,原本凸形的戰線卻變成了凹形戰線,而這正是漢尼拔的陰謀 當羅馬軍隊攻進了預定的深度時,漢尼拔立即組織兩翼的精銳騎兵,迅速將羅馬軍隊完全擠壓進了“口袋”,然后封死了袋口 眾所周知,羅馬帝國軍隊的戰斗力是有目共睹,但此時的羅馬軍隊已經成了甕中之鱉,他們只能在“口袋”內亂作一團的擠來擠去,成為迦太基弓箭手的活“靶子” 這場一邊倒的屠殺整整歷時了12個小時,據說迦太基軍隊后來砍人都已經砍得有些厭煩了,而“口袋”內的羅馬軍隊因為逃生無望卻又避無可避,有些士兵最后竟然把腦袋埋進沙土中,將身體留在外邊讓迦太基人隨便砍 此戰羅馬軍隊死傷高達7萬多人,兩位執政官戰死,上千位將軍陣亡,而漢尼拔只損失了不足6千人 取得坎尼大勝后,漢尼拔卻沒有迅速向羅馬共和國的首都羅馬城進軍 一路朝著遠離羅馬的意大利腹地前進,卻距離羅馬城及戰爭勝利越來越遠 實際上,如果了解當時雙方的戰爭形勢,你就不會為漢尼拔的膽小而感到驚訝 迦太基人一直缺乏攻城能力 四、迦太基的末日 --- 羅馬咬牙切齒,必須徹底覆滅迦太基 迦太基毀滅的秘密:城邦時代的大國,卻無法適應新時代的游戲規則 與希臘城邦一樣,迦太基遵循著城邦文明的戰爭規則,以爭奪霸權和商業利益來發動戰爭 然而羅馬帝國的興起改變了這一游戲規則,當迦太基繼續按照城邦時代的規則與羅馬人打交道的時候,它的末日也就不遠了 羅馬人的統治方式絕不是商業民族的那種方式 他們在戰略要地派出公民去殖民,將被征服者分成三六九等,最高等的授予羅馬公民權,其次授予拉丁公民權(移居羅馬就可以獲得羅馬公民權),再次授予同盟者的權力,即允許自治,但要為羅馬人提供各類服務,最次之是臣民,即羅馬人派遣官員統治 就這樣,羅馬人要么將被征服者變成自己人,要不然就降為臣民,接受管理 皮洛士戰爭 羅馬與迦太基海上大戰 這兩個國家表現出來的特性截然不同 羅馬人的軍隊主要由羅馬公民及其同盟者組成 而迦太基的軍隊主要由雇傭兵組成,只有到緊急時刻迦太基人才會動員本國公民作戰 每次給羅馬人帶來的戰爭損失往往使得羅馬人折損大量的公民,而迦太基不過是損失一些雇傭兵罷了 但是在羅馬人的戰爭主要由公民們來負擔的時候,他們對戰爭表現出來了更大的關切,并且也能夠直接從戰爭當中獲得收益 迦太基人的戰爭固然主要由雇傭兵組成的,但是戰爭的收益也往往和公民們沒什么關系,戰爭的失利卻常常要公民們來負擔,結果迦太基人反而對戰爭更不耐煩 事實上這也是絕大多數希臘城邦的戰爭模式,迦太基人與這些城邦進行了幾個世紀的戰爭,如今算是真的遇到了對手 以雇傭兵為主的迦太基軍隊,忠誠度堪憂 第一次迦太基戰爭失利之后,迦太基又陷入了欠餉的雇傭兵的叛亂,羅馬人趁機奪取了迦太基人的大糧倉薩丁島 主戰派的將軍哈米爾卡于是率領軍隊去開拓西班牙,經過哈米爾卡及其女婿哈斯德魯巴十幾年的經營,迦太基人的西班牙領地成了發動一場新的戰爭的基地 哈米爾卡的兒子漢尼拔就是從西班牙率軍出發去進攻羅馬本土的,在完成了翻越阿爾卑斯山的壯舉之后,漢尼拔將戰火燒到了意大利本土,并且多次給羅馬人帶來巨大的打擊,其中就包括軍事史上著名的坎尼戰役 漢尼拔率軍跨過阿爾卑斯山 但是漢尼拔也低估了羅馬人將戰爭進行到底的決心,哪怕是遭到了巨大的打擊,數十萬公民遭到漢尼拔的屠戮,羅馬人都沒有表現出要和漢尼拔談判的意向 而羅馬人在意大利的多年經營最終也經受住了漢尼拔的考驗,除了少數城邦以外,絕大多數意大利城市都站在羅馬人那一邊,尤其是獲得拉丁公民權的城市,就沒有一個投降的 然而在西庇阿率軍在北非登錄,威脅到迦太基本土的時候,當地的不少土著都叛逃到了羅馬人這一邊,最終漢尼拔被召回迦太基,但還是被西庇阿擊敗 迦太基第二次戰敗,幾乎失去了除北非外的全部領地,漢尼拔則因為羅馬人的忌恨而被逐走,最終在懷著對羅馬人的深仇大恨當中自殺身亡 相比較而言,第三次迦太基戰爭就完全是倚強凌弱的戰爭了,經歷了兩次規模巨大的迦太基戰爭之后,羅馬人將其視為心腹大患 強硬的老加圖在元老院演講的時候,無論講到什么話題,都會加上一句“迦太基必須毀滅 最后,在擊敗了漢尼拔的西庇阿的孫子小西庇阿的率領下,羅馬人占領了這座城市,并且將其夷為平地 歷史是由勝者書寫的 同羅馬人爭奪地中海霸權的失敗,迦太基文明沒留下好的印象 其實,迦太基文明不僅是可以和希臘文明以及羅馬文明比肩的航海文明,更是溝通了地中海東西部的重要商業力量 同希臘人一樣,迦太基的悲劇在于他們更擅長于城邦時代的游戲規則 當新興的羅馬帝國,這個游戲規則的改變者在歷史舞臺上出現的時候,他們都沒能及時的轉變自己的行動模式 希臘文明由于被羅馬文明吸收而繼續發揚光大 而迦太基文明卻因為遭到羅馬的破壞和排擠而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當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