縈耳有鳥語,閑坐有茶香 圖文/萍子 居有小院,似乎是現代人的小愿。家有小院,可種花草拈香入畫,可掬風月收韻入詩;家里小院,可蒲扇搖風,生爐煮茶…… 擁一方小院 喜歡有一座小屋。有小院、籬笆,有菜地。前有小溪,后有小丘。喜歡晨起時有鳥兒把你從酣夢中喚醒,啾啾復啾啾,忽遠忽近,真好聽,使得人用心去聽,甚至陶醉其中。這世上,大概除了嬰兒的笑聲,和大自然的聲音外,不喜歡有任何聲音來驚擾我們的清夢。 許多美好的記憶,都深藏在過去的貧窮與簡單里。過去沒有大房子,沒有沙發,沒有電視電腦和愛派手機,卻有小院,院里有紅磚青石,有花木瓜果,有粗糲厚拙的石桌石椅,有一群小孩子一起玩耍,有麻雀飛飛落落,有炊煙裊裊,有一個無憂的童年。 擁一方院子,窗迎小月,籬綻新芳。小院里的花,開了謝了;小院的草,綠了枯了。小院里的瓜果,青了紅了。一方小院,四時之美,榮是風景,枯亦是風景;開是喜,結亦是喜。我將深情付于它,任它酬詩也酬畫。 一方小院,容得你的夢,種得你的愛,是你的一處精神家園。 只向美好的事物低頭。平生無大愿,只向美低頭。歸家后,將一天的疲憊、繁瑣抖落門外,為幾上的一葉新綠,為墻角的一枝新紅低眉歡喜。卸下面具,與花草相看兩不厭,不必為之設防,安然做回自己。 吃茶去。一聲“吃茶去”,好親切啊!吃茶去!喜歡這個詞,喜歡“吃茶去”的這份灑脫與襟懷。以前在鄉下,鄰居爺爺見有鄉親門口路過,便會喊:吃茶來!吃茶,這詞與莆田方言一樣,我們不叫它喝茶,而是吃茶。只是吃茶,別無他事。只想簡單吃茶,得一分閑趣,一壺茶,一壺話,一個半午。有時也無話,只是你一杯一杯地斟,我一杯一杯地喝,直到將一壺茶喝到無味。 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千言與萬語,不如吃茶去,暫放下一切,在一壺茶中得趣,在一壺茶中,將過往在這緩緩裊裊的時光里清淺。 茶,大雅大俗,日常之必需。焚香煮茗,品茗聽雨,與一盞相宜靜好,這是吃茶。邀三五好友,一方小院,無月無琴,茶香裊裊,茶到話到,這也是吃茶。茶,似乎越俗越接地氣,越有煙火味。或許,俗才是日子。 慢煮光陰一壺茶。一方小院, 一把蒲扇、一個泥爐。在日落前,在院里生一爐火,煮一陶罐茶,自斟自喝,或與人笑談浮生。茶,草木人間。親草木,近自然,回歸自我。在小院里,或傍晚,或清晨,閑煮一盞茶,都是一種美意。 縈耳有鳥語,閑坐有茶香。真好!小小的院子,有天有地,有花有草,四時清美,別有洞天。有一處獨立的空間,有趣的小世界,慢慢消磨時光,把日子過成別樣的詩意與煙火。 不為無用之事,何以遣此有涯之生。古有十雅,焚香、撫琴、對弈、品茗、酌酒、聽雨、蒔花、讀書、候月、尋幽。這十大雅似乎都是無用之事,可是若少了這些無用之事,人生就會變得無趣多了。 ![]() 蒔花弄草,修籬烹茶。這是一種最閑逸的生活。花草茶,看似無用的東西,卻是最美妙的閑情。人生哪有那么多重要的事,那些閑事閑情,往往讓人最是動心。 撫一弦閑琴,喝一盞閑茶,看一本閑書,蒔一些閑花,聽一檐閑雨,說一些閑話,這些都是人生的小清歡呀。 ![]() 庭前種蘭,四時如春。最是看不厭,山水草木花。『已識乾坤大,猶憐草木青』。世事紛繁,人情冷暖,若你俯身自會對這些閑靜清美的草木,心生憐惜歡喜。 人有閑情好 ![]() 焚香煮茶,聽琴品茗。 茶,越喝越雅,越喝精致,越喝越講究。從茶是日常,到茶是文化。生活不僅有詩和遠方,還有眼前的茶酒花。 ![]() 記得小時候,看鄰居爺爺他們吃茶,呷一口茶一個聲音,呷一口茶一個聲音,聽著那吃茶聲,感覺非常好吃的樣子,不似如今喝茶這么優雅講究。是雅,是俗,都是茶,都是一個茶人的情懷。 ![]() 有了閑心,便有了閑情,便有了日常的閑雅之事。古色的茶桌上,精雅的茶具,各種禪意的擺件,古拙的琴曲,幽靜的環境。這些細節的要求,恰體現了一個喝茶人的品味與雅趣。 ![]() 張岱 :人無癖不可與交,以其無深情也; 人無疵不可與交,以其無真氣也。人應有所癖好,才有深情,人生才不至于太寡淡無趣。如,愛詩酒茶,喜琴棋書畫,迷花草木等。有癖有癡,有疵有缺,才是個性的、鮮活的,有趣的性情之人。 ![]() 一壺清茶,回到從前慢。從前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慢,喜歡慢。 喜歡這個“慢”字,感性、詩意,是暖、是愛。慢,在慢里,有你喜歡的靜與真。慢下來,與花草低眉相看;慢下來,煮一壺月光白茶,許自己,與之虛度時光。 ![]() 越古老,越中國。越古典,越有味。雖不曾收藏過古玩,可每到一處,都喜歡去拍一些古建筑、古物件,甚至一些仿古的東西,以記那些時光的古意。古舊的建筑,一磚一瓦,一梁一柱,都承載著歷史的滄桑、凝聚著前人的智慧;素樸古拙的物件,一簪一釵,一陶一瓷,都記刻著一段流年記憶、一段光陰故事。 ![]() 一間簡屋,一盞明燈,或焚香煮茶,或聽琴讀書、或落墨飛花,清清夜里,生得幾多詩意與暖。『旅館誰相問,寒燈獨可親。』一盞燈,于孤旅之人是親,于風雪夜歸人是暖。一盞燈,于家是溫馨,是幸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