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自99年首播已經20年了。我剛剛又看了一遍。不經意間又看出點新意。它不是只講國事宮斗。它是個無所不包的小宇宙。$貴州茅臺(SH600519)$$中國平安(SH601318)$$恒瑞醫藥(SH600276)$ 
【1】兩立兩廢的太子是一個悲劇人物。太子是只弱雞。康熙心里也早已默定。卻一直把他放在這個吸引火力的位置上。以保全水下面真正的繼位人。也是把他當餌以觀察各人的心思。于是太子一直活在夢里。從來沒有掌控過自己的命運。
太子最后一次犯事。康熙本可以立刻廢了他。不過卻故意給了太子一個兵變的壓力和機會。然后順勢廢掉太子。這樣做全了康熙自己的人望。不過卻怨不得康熙。父親可以盡己所能保全兒子。皇帝卻不能。皇帝以國事大于家事。讓太子承受所有包袱。康熙則有更多砝碼去把控朝局。
弱雞若是生于權貴富豪之家。即是賤命一條。注定不能自保。權與財所吸引來的一群豺狼虎豹會把他生吞活剝。 
【2】首輔張廷玉的弟弟犯了事。多數人看在張廷玉的面子上力保。少數人卻反而一定要殺以正朝綱。張廷玉沉默。一向嫉惡如仇的雍正也不得不顧及張廷玉這個兩朝首輔。于是一夜等著張廷玉上折子表態。
孫嘉誠去張廷玉家賴著不走。給管家說“我來是要救張廷玉一命”。張廷玉出來后孫就說“你沉默就是曖昧。曖昧就是偏袒。”張說“我想大義滅親。可心亂如麻。下不了筆。”孫從容說“我已經幫你寫好了一份。”天亮了。一夜無眠的雍正終于等到張廷玉的折子。這一關才算是過去了。
就算是絕頂高手。也怕遇到一個“我”字。 
【3】康熙病重。也不透露消息。老臣王掞去問太醫。太醫鎮定說“吉人自有天相。沒事。”王掞卻轉頭就跟四爺說“康熙不行了。”
由此想起「非誠勿擾」那個相親節目。好多次男嘉賓問女嘉賓“你們會孝敬我父母嗎?”主持人們就打斷。說“沒有人會說自己不孝。你這個問題沒用。”但此類問題其實是有用的。言辭可以作假。可神態和身體語言作不了假。就像王掞從太醫神情里一眼就看出了康熙病重。
【4】雍正要殺李紱。官員都求情。三哥也跪著求情。后來弘歷來了也跪著。雍正一言不發。一直等到正午。才把早已備好且藏在袖子里的赦書給弘歷。此時離斬頭的午時三刻只有三刻鐘。剛好夠弘歷從太和殿跑到菜市口刑場。三哥問雍正“你乍不早拿出來?”雍正鐵青著臉一言不發走開了。
雍正要讓弘歷得百官人情以后順利繼位。于是自己做壞人讓弘歷做好人。甚至把弘歷的潛在競爭者也是自己兒子的弘時也殺了。雍正曾受盡九龍奪嫡的難。繼位后仍然被八爺挾制和逼宮。于是他處心積慮為弘歷掃清道路。
可是弘歷當皇帝后清朝就弱了。康熙是所謂“康庸乾盛世”的開局。開局最難。康熙斗鰲拜、削三藩、收臺灣。承前啟后的雍正辛辛苦苦的刷新吏治且充盈了國庫。順風順水的乾隆則吃光了老本。可能正是因為他沒有受過康熙和雍正年輕時的難。
人算不如天算。牛人再處心積慮也抵不過周期輪回。周期輪回背后則是人心變化。

【5】十四爺一直擠兌雍正。雍正不殺他。但把他最疼愛的女人喬引娣弄回來。喬引娣要死。雍正說“你若死了我就賜死老十四。”喬于是乖乖留在雍正身邊做人質。雍正也不讓她干活。就是讓她每天看著自己如何起早貪黑勤政國事。如何跟王公大臣斗智斗勇。如此喬引娣就跟雍正好了。用雍正的話說“知道了這天底下誰是好人誰是壞人”。
臨劇終喬引娣要回去看十四爺。說“去看一下就還回來。”將死的老頭子雍正望著她離開。滿目惆悵。
家國大事跟兒女私事就這么勾連到一起了。人這個東西可以很大。同時也很小。大和小同時成就出一個人。
【6】八爺跟四爺爭皇位的思路截然不同。康熙待人寬厚很想整頓吏治。四爺急切想整頓吏治。這滿足了康熙的最本質需求。八爺正同康熙自己說的“處處學朕。卻處處學不像”。八爺寬厚是為收買人心。而收買人心跟整頓吏治相悖。八爺學面子而四爺做里子。最后八爺黨遍布朝野。以此要跟康熙斗。而孤臣四爺全賴康熙一人保全。
八爺失誤在一點。你可以跟昏君弱者斗。把命握在自己手里。可康熙是個明君強者。把自己完全托付給他更為妥當。不過這可能也不是八爺和四爺兩個人選擇的問題。而是因為天生稟賦不同。
【7】康熙要派四爺和八爺去查太子執掌的刑部。鄔思道建議四爺別接。因為康熙決定要廢太子才去查他。四爺一直擁立太子。而不能擔廢太子之責及得罪太子一派。于是四爺裝病沒接。佟國維建議八爺接。因為康熙不怕做錯事、就怕不做事。八爺耍手腕假借康熙的名義讓人指證太子。康熙識破后暗罵八爺“其心可誅”。康熙表面上升八爺為郡王。內心里已經對他失望。
所謂“正人用邪法。邪法亦正。邪人用正法。正法亦邪。”

【8】康熙要鎖拿八爺。十四爺不給老爺子面子據理力爭。兩個人吵起來。康熙下不來臺于是拔刀砍十四爺。四爺勒住刀口擋住康熙。十四爺還在狂叫“要殺就殺”。康熙暈厥。
康熙醒過來后非但沒怪罪還施以恩寵。升四爺和十四爺的生母為貴妃。升十四爺掌管兵部。
即使聰明人也有火上澆油的時候。但在事后他就自己反省往回找補了。不會將錯就錯。
獨立思考是一種能力。但具體怎么樣叫獨立思考呢。每個人都感覺自己是在獨立思考的。包括鍵盤俠和腦殘。是不是獨立思考取決于能不能自以為非。
【9】這部劇里有三個高手。鄔思道幾番關鍵時候點撥四爺。言聽計從的四爺才在康熙心里站穩了。鄔思道親赴前線點撥年羹堯打贏西北一仗。這下雍正的屁股才坐穩了。鄔思道是旁觀者清。成事自然好。不成一走了之。沒有心理壓力。
張廷玉就不同了。他是身在要職而壓強滿滿。被圍在老板和皇子、同級和百官之間。一不小心就萬劫不復。一件事是張廷玉跟康熙不謀而合舉薦廢太子。這說明其見識之高。一件事是在八爺兵變逼宮時挺身而出把八爺說的啞口無言。這說明其果敢過人。鄔思道有孔明之才。張廷玉則有孔明之實。
可張廷玉再才勇過人也只是二把手。二把手從來不做最后的決策。最后也就是最難的決策還是一把手的。所以康熙的心力又要比張廷玉高出一個能量級。
寧為雞口。無為牛后。這對個人歷練來講是莫大的真理。

【10】弘時跟張廷璐勾結科場舞弊。張廷璐被斬了。雍正念在父子之情放過了弘時。后來弘時串通八爺逼宮雍正。又要暗殺弘歷。雍正后悔當初徇私。 十四爺跟八爺串通模仿太子筆跡調兵。想讓康熙廢了太子、讓八爺上位。后來十四爺又模仿八爺筆跡寫信離間八爺和下屬。然后自成一派跟八爺斗。 雍正用年羹堯做事。年一次殺了任伯安一家300余口。還侵吞巨款不上報。雍正不怪罪。后來年羹堯居功自傲殺忠臣。成了雍正心腹大患。 康熙把十三爺下了監。隆科多讓十三爺在監里錦衣玉食還能泡妞。后來隆科多伙同八爺逼宮。把十三爺這把病骨頭徹底折騰死了。 年羹堯在被雍正賜死時說“為了打贏西北一仗我殺了那么多人。報應遲早要來。” 用刀之人必死于刀下。是這部劇反復說的道理。 
【11】張五哥怕父親被害而為貪官頂死罪。十三爺在刑場上把張五哥救下來。按理說這也算犯了欺君之罪。不過康熙欽點張五哥做了自己身邊的帶刀侍衛。求忠臣于孝子之門。張五哥這樣的人這樣的事可遇不可求。他能替父親死。自然也會為救命恩人去死。康熙自然不會錯過。 皇帝的貼身侍衛了解太多秘密。非有冒死之忠心不可。最典型是兩朝皇帝的貼身侍衛圖里琛。他是皇帝肚子里的蛔蟲。太子私通皇妃他知道。康熙不齒八爺他知道。八爺欺君他知道。弘時要殺弘歷他知道。雍正殺了弘時他也知道。這都是隨時掉腦袋的秘密。 就像圖里琛去調查諾敏時說的“老子大字不識一籮筐。可就是對皇上忠心。”八爺兵變逼宮的最危時刻。圖里琛仍然帶著幾個手下無懼抵抗。 圖里琛為什么能這么忠心。圖里琛作為欽差去查諾敏。諾敏調官兵刀兵相見。圖里琛仰天狂笑。他和手下把身體亮出來全是刀傷累累。圖里琛說“這每條刀疤都是一部書。這每個人都是從死人堆里爬出來的。” 
圖里琛和張五哥都是死過的人。知死然后知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