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十幾年,我國近半的大學都有改名的經歷,因為在很多的人印象中,一所好大學就應該有一個“好名字”。那么,在我國的歷史上,哪一所大學改名次數最多呢?先要從我國大學經歷的五次改名潮說起: 第一次次大學改名潮是在1903年,因為洋務運動舊式“學堂”紛紛改名為“大學”,北京大學就是在這次改名潮中由京師大學堂改名而來。 第二次大學改名潮是在1920年,主要以各地“高等師范學校”改名“大學”為主,例如南京高等師范學校改名為東南大學,武昌高等師范學校改名武昌師范大學后改為武昌大學(現武漢大學)。 第三次大學改名潮是在抗日戰爭期間,我國大學各地合并內遷,例如當時赫赫有名的西南聯合大學就是由清華北大南開等多所學校合并而成。 第四次大學改名潮是在解放初期,我國的大學為了學習蘇聯的單科大學模式,進行了大規模的拆分和公有化,例如現在的南京大學、東南大學等都是由當初的國立中央大學拆分而來,中國人民大學由華北大學改名而來,天津大學由北洋大學改名而來。 第五次大學改名潮是在1995年后國家實施211工程期間,大量高校紛紛合并改名,在此期間就連“清北復交”都合并了一些大學,又如華中科技大學也是在此期間成功改名的大學之一。 經歷了這5次改名潮,如今我國的大學中已經很難找到從未改過名的大學,就是最近10多年,我國也有近一半的大學改過名,例如河南工業大學、安徽理工大學等,不過歷史上,改名次數最多的大學是西南交通大學,因為歷史悠久,同時經歷了這5次大學改名潮,創辦至今,西南交大已經改名17次,成為了歷史上改名次數最多的大學。 清政府時期改名3次:西南交大前身是1896年成立的山海關北洋鐵路官學堂,1900年被俄軍占領,后復校更名為唐山鐵路學堂、山海關內外路礦學堂、郵傳部唐山路礦學堂。 民國時期改名10次:在動蕩的年代,大學改名是很正常的事,不過這所大學因為在當時太重要了,民國時期改名次數多達10次,遠-超過了其他很多大學。1912年民國成立,原郵傳部唐山路礦學堂改名為交通部唐山鐵路學校,后改為唐山工業專門學校,1921年并入交通大學成為交通大學唐山分校,此后,又因為交通大學的分分合合,經歷了交通部唐山大學、唐山交通大學、第二交通大學、交通大學唐山土木工程學院、交通大學唐山工程學院、國立交通大學唐山工程學院、國立唐山工學院等時期。 解放后改名4次:組建中國交通大學,國立唐山工學院更名為中國交通大學唐山工學院,后改名為北方交通大學唐山工學院,院系調整后學校被拆分,學校改名為唐山鐵道學院。 其中水利系并入清華、化工和建筑系并入天大,采礦冶金系組建中國礦大、中國地大和北京鋼鐵學院(現北科大), 1964-1971年學校整體從河北唐山內遷四川峨眉,此后一次到位,改名為今校名——西南交通大學。目前,西南交通大學211大學,也是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大學,其中交通運輸工程是即是世界一流建設學科也是A+學科,僅次于東南大學。 西南交大的改名歷史反映了我國對于交通的重視,在不斷的改名中,西南交大的發展也更加純粹。然而,近些年我國的大學似乎正在經歷著從“高職”改“學院”,再從“學院”改“大學”的第六次改名潮,大學的改名越發的功利化,甚至部分大學的改名還鬧出了不少笑話。 對于此,教育部對大學的改名的審批越來越謹慎,以往每年有幾十所大學能夠改名成功,現在能夠成功改名的大學卻不多,因為無論是叫“學院”還是叫“大學”真的沒有那么重要,莫名的改名反而丟掉了大學原本的特色,讓大學發展失去方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