顛狂者, 即驚悸之重病也。 肝 為木,其氣風, 其志怒,其聲呼。 心 為火,其氣熱, 其志喜,其聲言。 肺 為金,其氣燥, 其志悲,其聲哭。 腎 為水,其氣寒, 其志恐,其聲呻。 脾 為土,其氣濕, 其志憂,其聲歌。 氣之方升而未升則怒, 已升則為喜, 氣之方降而未降則悲, 已降則為恐。 蓋陷于重淵之下, 志意幽淪, 是以恐作。 方其半陷, 則凄涼而為悲, 悲者, 恐之先機也。 升于九天之上, 神氣暢達, 是以喜生。 方其半升, 則拂郁而為怒, 怒者, 喜之未遂也。 凡人一藏之氣偏盛, 則一藏之志偏見, 而一藏之聲偏發。 顛病者, 安靜而多悲恐, 肺腎之氣旺也; 狂病者, 躁動而多喜怒, 肝心之氣旺也。 肺腎為陰, 肝心為陽, 二十難曰: 重陰者顛, 重陽者狂, 正此義也。 而金水之陰旺, 則因于陽明之濕寒; 木火之陽盛, 則因于太陰之濕熱。 緣胃土右降, 金水所從而下行, 濕則不降, 金水右滯而生寒, 金旺則其志悲, 水旺則其志恐也。 脾土左升, 木火所從而上行, 濕則不升, 木火左郁而生熱, 木旺則其志怒, 火旺則其志喜也。 濕寒動 則寢食皆廢, 悲恐俱作, 面目黃瘦, 腿膝清涼, 身靜而神迷, 便堅而溺澀, 此皆金水之旺也。 濕熱動 則眠食皆善, 喜怒兼生, 面目紅肥, 臂肘溫暖, 身動而神慧, 便調而水利, 此皆木火之旺也。 顛緣于陰旺, 狂緣于陽旺。 陰陽相判, 本不同氣。 而顛者歷時而小狂, 狂者積日而微顛。 陽勝則狂生, 陰復則顛作, 勝復相乘而顛狂迭見, 此其陰陽之俱偏者也。 半夏三錢 甘草二錢 干姜三錢 附子三錢 茯苓三錢 麥冬三錢,去心 龍骨三錢 牡蠣三錢 煎大半杯,溫服。 有痰者,加蜀漆。 治顛病悲恐失正者。 丹皮三錢 柴胡三錢 犀角一錢,研汁 生地三錢 芍藥三錢 茯苓三錢 甘草二錢,炙 煎大半杯,溫服。 有痰者,加蜀漆。 治狂病喜怒乖常者。 勞傷中氣, 土濕木郁, 則生驚悸。 濕旺痰生, 迷其神智, 喜怒悲恐, 緣情而發, 動而失節, 乃病顛狂。 顛狂之家, 必有停痰。 痰者,顛狂之標, 濕者,顛狂之本。 顛起于驚, 狂生于悸, 拔本塞原之法,不在痰。
若宿痰膠固, 以瓜蒂散上下涌泄, 令臟腑上下清空, 然后燥土瀉濕, 以拔其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