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rl:http://m.gmw.cn/2019-12/05/content_1300782344.htm,id:1300782344
在寶寶的成長過程中需要家長們的及時疏導,我之前聽過這么一個事情:寶寶在兩歲之前是溫柔乖順的“小天使”,兩歲后就成了我素的“小惡魔”,這個階段,寶寶成了“不”的代言人,因為這個時期的寶寶已經有了自己的意識,并且對外面的環境也產生了很大的探索欲,這也算是寶寶們人生中的第一次叛逆時期。寶寶2歲進入第一次“叛逆期”,這3個行為別慣,否則以后難糾正,那么,父母們在面對寶寶的叛逆期的時候,應該要怎么去做呢?來看看吧。 孩子的第一個“叛逆期” 因為寶寶們還不會很多的話語,表達能力有限,又有自我意識,他們想通過自己的行動向成人證明,自己是獨立的。這個時候的爸爸媽媽就應該慢慢的引導孩子表達自己的情緒,不能把孩子的表達成為我們成人眼中的無理取鬧。寶寶在提出一些合理的要求時,父母應該盡量的滿足寶寶,這個時候的寶寶就會有不一樣的表現,作為父母的我們長時間也就會理解寶寶。 應對2歲“叛逆期”,父母學會這樣做 1. 理解孩子 我們要學會區讀懂孩子內心想要表達的想法,來理解孩子做出的行為,這樣就可以跟孩子更好的溝通。 2. 教會孩子表達 我們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種方法可以鍛煉孩子的表達能力,比如多和孩子互動,讀繪本,玩游戲等。孩子學會了表達自己的情緒之后,會用正確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情緒,就不會用哭鬧來解決問題了。 3. 多點耐心和包容 作為家長的我們要對孩子做出的行為多理解和包容,因為孩子的成長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不斷的學習積累,我們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要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好榜樣,發揮孩子的“模仿”天分,成長更好。 包容叛逆但不慣這幾種壞毛病 1、自私不講理的寶寶 2歲既是孩子的叛逆期,也是孩子對于物權的敏感階段,這個時候,孩子會認為什么都是自己的,如果沒有及時糾正,慢慢就會變得“自私”,以自我為中心去建立獨立,在家變成“小霸王”,養成了習慣,以后與他人相處也是如此,對以后孩子的成長帶來的只會是負面的影響。 家長不能一味的認為既然是孩子成長規律就放任孩子的行為,要知道習慣都是從小養成的,要讓寶寶知道不是所有東西都是自己的,當別人想要使用你的東西需要得到你的同意,同樣你使用別人的東西也要經過他人的同意,反復教給寶寶這個道理,孩子也會在當中了解物權關系,在物權關系了解以后,學會分享既是尊重孩子也是讓孩子更加明白分享的意義。 2、不整理玩具物品 現在家庭條件都是很不錯的,所以父母們會給寶寶買很多的玩具,當寶寶還很小的時候,玩具什么的都是父母來收拾。但是等寶寶到了兩歲時,就應該讓他們來完成這項工作了,這樣也能夠促進寶寶們的動手能力,要是寶寶不愿意配合的話,可以選擇玩具收起不再提供,邀請孩子一起收拾玩具,讓孩子養成習慣。 3、最后就是到處亂扔東西 兩歲之后的寶寶們有個愛好就是特別喜歡扔東西,這是寶寶學習探索的一種方式,但是這個時候的寶寶分不清楚什么可以扔,哪些是帶有攻擊性的物品不可以扔,這個時候作為家長的我們就要及時的糾正,而不能一味放任寶寶隨意扔東西的行為。不然習慣一旦養成,以后是很難糾正的。 以上我說的這些,寶媽你們寶寶有沒有這種行會呢?歡迎大家來溝通,一起度過寶寶的“叛逆期” 來源: 生活健康育兒小常識 |
|
來自: 昵稱56648399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