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全球氣溫變暖,氣候急劇變化,加上工業化、城鎮化進程加速,霧霾、沙塵多發,空氣中的有害物質直接刺激鼻腔粘膜引起鼻炎高發。全世界有近5億人受鼻炎的困擾,每年以20%的速率增長。鼻炎發作后,出現鼻塞、流涕、頭痛、頭暈、記憶力下降,精神萎糜、嗅覺障礙等,甚至會并發肺氣腫、肺心病、哮喘等嚴重并發癥。長期慢性鼻炎會擴散至鄰近器官,出現呼吸障礙,引發血氧濃度降低,影響其它組織和器官的功能與代謝。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耳鼻喉科李新吾主任醫師帶領專家團隊,總結多年醫學實踐,結合中西醫理論,經過50余年20萬次的臨床驗證,提出了治療鼻病的特色方法,即“蝶腭神經節針刺術”。治療有效率慢性鼻炎為90%,過敏性鼻炎70.4%、鼻竇炎52.4%、萎縮性鼻炎99%。鼻塞、頭痛針刺后馬上見效,慢性患者針刺后數十年未再復發。李新吾被業界譽為“天下鼻炎第一針”。 北京同仁醫院耳鼻喉科主任醫師李新吾教授及鄭開敏教授 北京中醫藥大學解剖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司銀楚教授 蝶腭神經節(又稱翼腭神經節、Meckel’s 神經節、鼻神經節)是人體最大的副交感神經節,藏于翼腭窩內,形態扁平,大小約4.22x3.66mm,呈粉紅色或灰色。神經節由感覺神經纖維、副交感神經根和交感神經根組成,發出眶、腭、鼻、咽四大支,支配鼻咽腭部的粘膜及淚腺分泌。 “蝶腭神經節針刺術”過程: 1. 體位:患者宜側坐位,其頭位略高于醫生或等高,偏向另側,稍后仰,保持頭部固定不動,便于進針。醫生坐在患者針刺側的稍后方。 2、體表定位:以眶下孔(四白穴)為起點,向后經顴骨弓表面,到同側外耳道孔中央畫一條橫線,即外平行線。外平行線的中點即是蝶額神經節的體表投影位置,用以計算毫針經進針點刺入皮膚后應瞄準的方向。內平行線將其虛設在55mm深處,以蝶腭神經節為中心,向其前后延伸,與外平行線等高、等距、等長。用以確定穴位所在的位置。 3、取穴方法:蝶腭神經節”的取穴位置:顴骨弓的下緣與冠突之間的縫隙中。相當于顳骨顴突和顴骨顳突合縫線部位稍顯膨大處(暫定名為顴顳結節)。取法:醫者以左手食指在顴顳結節的稍后方向上輕輕按壓,可觸摸到顴骨弓彎向前上方的最高點(此凹陷處為弓形切跡),左手食指尖的寬度正好與弓形切跡的寬度差不多,只要將指尖對準并壓滿弓形切跡,并輕輕將該處皮膚向下按壓約1~2mm 左右,使其離開顴骨弓下沿,露出進針的縫隙。 4.選針:應選用細而堅硬、稍有彈性,直徑0.35mm,針身長度55mm,一次性不銹鋼毫針(不宜超過60mm)。 5、進針方向:根據所觸摸到的進針點與深部蝶腭神經節所在的位置,向內、上、前方。 6、進針:右手拇、食指持針,把針尖放在弓形切跡骨緣下方中央最高點處,瞄準前上方蝶腭神經節所在的位置,徐徐送入。長55mm的針身,完全沒入皮內,僅留針柄在外,而且連續向深部刺動,針尖毫無任何阻力,患者立感面部麻脹或出現放電感時,才證明是刺在了翼腭窩內。 7、出針:按毫針出針法將針拔出。并應立即令患者用棉球壓緊針眼約2~3 分鐘,以免局部出血不止。 8、療程 每周針一次,每次針一側即可。 注意: 1.針刺“蝶腭神經節”應有定期性、連續性 2.若拖延時間過長,或斷斷續治療停停扎扎,會逐漸喪失敏感性效果不佳。 一針多效 1.上領竇黏膜下囊腫。 2.失嗅,特別是鼻甲肥大屬于阻塞性者,效果最快, 很明顯。 3.哮喘(最好配合中草藥同治) 。 4.滲出性中耳炎,急性期立見功效。 5.近視,患者反應不一,有100多位患者反饋摘掉了眼鏡。 6.慢性化膿性中耳炎( 咽鼓管通暢,分泌物自然減少) 。 7.鼻淚管阻塞性流淚。 8.早期突發性耳聾及突發性耳鳴( 配合中草藥治療) 。 9.突發性面癱:時間越短見效越快(發病第2天治療,1個月即愈,病程超過3個月以上者,費時較長) 。 10.面肌痙攣。 11干眼癥:同仁醫院針灸科的楊威主任首先采用。 12.三叉神經痛。 13.潰瘍病,痛經:針刺可調節植物神經紊亂。 14.較嚴重的鼻腔出血。 鎮安縣紅會醫院耳鼻喉科周培朗副主任醫師經李新吾教授悉心指導,領悟了“針刺蝶腭神經節”治療鼻炎的獨特技法。已經成功運用“針刺蝶腭神經節”方法治療頑固性過敏性鼻炎、慢性鼻炎、上頜竇囊腫、三叉神經痛、面肌痙攣等疾病,中西醫結合先進技術給群眾帶來健康的福音。 鎮安縣紅會醫院耳鼻喉科門診電話: 0914-5321852 住院部電話:0914-532203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