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01
細數下自己近來的憤怒情緒。似乎還真的都在這個范圍之內。人的憤怒始于自身,但是追根朔源往往都存在于關系之間。 比如居高臨下的關系中,父母對于子女的憤怒大都因為子女成績不好,不聽話;老板之于員工的憤怒都因為業績沒達標,沒有按照自己的要求完成工作。 平等的關系中,夫妻之間的憤怒都源于沒有理解對方的情緒;而同事之間的關系往往都因為對方不能理解自己的意思。 下到上的關系,孩子我們暫且不提,畢竟兒童還不太具備共情的能力。那么員工對于公司和老板的憤怒則基本上是自己在公司沒有得到自我價值的體現認可以及沒有獲得符合自身價值等價的薪水。 所以大家看不同層級,不同關系之間,內在訴求雖然不一樣,但是憤怒的根源都指向了自己未滿足的需求。 PART 02 我們在知道了憤怒的根源之后 ,那么我們再來想想,一個人對別人憤怒,發火的目的是什么呢? 是為了制造恐懼。 因為恐懼情緒可以是對方就范,達到自己的目的,滿足自己的需求,這點在父母對子女,老板對員工有高低層級下的關系中尤為明顯。 我們既然知道憤怒的目的是為了制造恐懼,那么我們不妨來推演一下,如果通過制造恐懼情緒迫使對方就范,達到了自己的需求會怎么樣? 第一種可能性是因為你得逞了,你嘗試憤怒的力度會越來越大,面對憤怒情緒的閾值會越來越低。 結果是你的脾氣會越來越暴躁,比如喬布斯,他的天才創意越成功,他對下屬的脾氣就越來越大,最終也因為憤怒毀了自己的身體。 第二種可能是因為你覺得憤怒是解決問題最簡單和快速的方法,所以你語言溝通協調能力和通過其他方式解決問題的能力就會不斷退化。 比如我們大多數父母。孩子在童年在父母年輕時沒有反抗力的,他們越覺得是因為自己發火才會讓孩子專注努力學習,他們就越不愿意真正進入孩子的世界去考慮問題。多年之后,他們發現親子關系像一條鴻溝一樣無法逾越,自己和孩子最終走向了兩個平行的世界。 那么如果我們通過制造恐懼沒有達成需求呢?只有極小部分人會通過反思最終找到合適的解決方案。大部分人尤其在親子和老板對員工這種上下層關系中會因為有挫敗感,失去自尊,而變得更加憤怒,他們篤信只有憤怒加劇,給對方造成的恐懼升級來達成自己的目的。 這種的后果是既毀了對方,也傷害了自己,無論如何都是一種雙輸的局面。 心理學表明,大多數成年人的心理創傷,比如抑郁,自卑,孤獨,自閉等精神官能癥都源于童年的父母暴力的教育。我們看到很多成年人終其一生都在治愈他的童年創傷。 有些人會把朗朗父親這種強勢教育方式做正面典型,但是不要忘了13億中國人才出了一個郎朗,這里面還包括天分,機遇等客觀變量的影響,大部分的心理學案例都在表面,虎媽,鷹爸憤怒傳遞出的恐懼情緒摧毀的是一個孩子的一生。 PART 03 《非暴力溝通》一書中的核心談到,
所以既然了解了憤怒的根源來自于未滿足的內在需求,那么如果正確地解決問題,把問題解決掉,達到內在需求的滿足就成了破除憤怒情緒的不二法門。 比如父母對于子女成績不好,不聽話,我們應該首先去幫助孩子找到錯誤所在,改正錯誤,多去傾聽孩子的內心世界,同孩子平等的溝通,了解孩子的內在訴求是什么?盡可能的滿足孩子合理的內在訴求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員工業績沒達標,沒按自己要求做,可以在開會中明確指出來,或者讓他同優秀的同事找差距,找到問題的結癥所在,多鼓勵員工,樹立統一的使命和價值觀以及合理的薪資激勵機制來激發他們向前的主觀能動性。 同事之間,可以通過非暴力溝通的方式直面解決問題,也不要怕觀點不一致,君子和而不同,對抗中達成共識,也總比憤怒的指責要強。 夫妻之間的矛盾,不是憤怒后的互相攻擊,而是學會照顧對方的情緒,表達自己的內在需求,適當地時候,也可以學會退讓,這些都是除了憤怒之外解決問題的方法。 而員工之于老板呢?對于公司的憤怒和抱怨也改變不了公司和自己的現狀,唯一正確的做法是改變自己。要么在公司里改善自己的公司思路和方法,不斷進步,要么背后花時間努力學習,等待合適的機會重新選擇合適自己的工作崗位。 憤怒容易蒙蔽自己的雙眼,讓你看不清楚自己,更不愿意去嘗試了解對方。無論結果如何,對自己和對方都是雙輸的結局。 唯有改變思路,找到憤怒內在需求的根源,然后嘗試不同的解決方案,不僅可以鍛煉自己解決憤怒的能力,同時也是消除憤怒情緒的唯一渠道。 我們讀那么多書是為了做什么?最終不就是為了解決問題嗎? 那么為什么不把學到的那么多知識運用到你解決問題的能力上去呢。如果讀了那么多年書,最后還只會用憤怒解決問題,那當年又何必那么兩耳不聞窗外事呢? PART 04 最后要說一句,憤怒背后的需求一定要是正向的,如果是負向的,那滿足需求可能會把你推向無盡深淵。 比如我們通常說的路怒癥,開車的目的是安全的到達目的地,如果有一輛車在路上超過我們,阻擋在我們面前,我們會覺得憤怒,假如我們覺得憤怒的根源在于對方超過了自己,那么我們滿足需求的行為就是再次彎道超車超過對方的話,那你的憤怒情緒是消解了,但是你的安全就無法得到保障,所以說你的需求一定要是正向的。 PART 05 憤怒的情緒我每個人都會有,不僅是一個人的時候,更多是我們處在人際關系之間的時候,本來就很正常。 不要覺得憤怒也好,恐懼也罷,這些負面情緒是洪水猛獸,其實,負面情緒的本身其實是為了提醒我們哪里出了問題? 它是一個給你的警惕信號,你要做的不是放大信號本身,而是讓情緒在身體內自由流動,不要刻意去壓制它,冷靜之后一定要找到未滿足的內在需求在哪里?問題的結癥何在?然后想辦法去溝通,去協調,去嘗試,有多種方式可以去解決問題。 只有憤怒才是那個唯一不能解決問題的方法。 |
|
來自: 蘇海豚5ripwzxp > 《心理平衡和人際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