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的小興安嶺》教學反思勝利小學 張桂杰 《美麗的小興安嶺》這篇課文描寫了我國東北小興安嶺一年四季的誘人景色。它圍繞著美麗、誘人,按春、夏、秋、冬的順序來寫,向我們描繪了一個迷人的世界,字里行間流露出對小興安嶺的熱愛之情。課文文筆優美,語言生動,是一篇值得細細品味的美文如何讓學生去感受到小興安嶺的美,我在課堂上具體從幾個方面來引導。 1、美的圖片來助陣,感受“美”:在教學本課時,我先通過課件,讓學生一邊聽著舒緩的音樂,一邊欣賞小興安嶺四季的景色,讓學生在激情的語言和優美的畫片中欣賞、感受小興安嶺的美,比如:在第一自然段中,我插入了茂密的小興安嶺的圖片;在第二自然段中我插入了淙淙的流水,散步的小鹿,抽枝的樹枝……;在第三自然段中插入了從山谷升起的霧、利劍一樣的陽光、各種各樣盛開的野花;在第四自然段中我插入了山葡萄、榛子、蘑菇、木耳、人參……;在第五自然段中我插入了四幅美麗的雪景圖和可愛的黑熊、紫貂、松鼠;最后一段中我又插入了兩幅美麗的風景圖,然后把文章的中心問題拋給學生:“你覺得小興安嶺是個什么樣的地方?”讓學生盡情說出自己感受到得小興安嶺的美。 2、關鍵詞句來品讀,讀出“美”: 《美麗的小興安嶺》一課中,好詞佳句特別多,貫穿全文。我在教學時,注重讓學生積累豐富的詞匯,讓學生在學習、感悟時感受小興安嶺的美。(1)在閱讀中理解。在教學“夏季”這一段時,我問學生:“你能把描寫小興安嶺夏天樹木的句子 讀出來嗎?誰能大膽讀讀?”學生讀完后,我又問學生:“你讀了這句話,你想告訴大家小興安嶺的樹木長得怎么樣?”學生說:“小興安嶺的樹木長得很茂盛。”我問:“從哪些詞語中告訴了你?”學生說:“從蔥蔥蘢蘢、密密層層、擋、遮中感受到的。”我緊接著說:“請你再讀讀這句話好嗎?”于是,學生們在反反復復的閱讀中盡情享受著小興安嶺夏天非同別處的美。 (2)在理解中比較。課文描寫小興安嶺的春天時有這樣一句話:“春天,樹木抽出新的枝條,長出嫩綠的葉子。”在學習這句話時,我問學生:“抽出是什么意思?”學生說:“是長出的意思。”我馬上說:“那能不能用長出換成抽出呢?為什么?”有學生說:“抽出寫出了新芽長得很快。”有的學生說:“抽出要好,如果一個句子中用兩個長出,讀起來就比較單調。”我又問學生:“如果用一個詞替換抽出,你會用哪一個詞?”學生說:“長出。”我馬上問:“那么作者為什么不用長出呢?”學生說:“在這里用抽出比較恰當,它寫出了新芽長得很快,另外還給我們一種動感。”通過詞語的比較,讓學生體會文章中用詞的精確性和重要性,感受小興安嶺勃勃生機的春景。 3.創情境讀悟結合,感悟“美”: 《課標》中指出,“語文教育是審美的詩意的,充滿情趣的。”要達到這一點,讓學生體會小興安嶺的美,教師必須創設美的情景,美的課堂。在教學中,我把這種美集中體現在朗讀上,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愛到情感的熏陶。我引導學生通過不同層次的朗讀,感悟小興安嶺的美,激發他們對小興安嶺的向往。在教學小興安嶺的春天時,課堂環節是這樣的:(1)讀中找景,用“”圈出你看到了小興安嶺的哪些美景。讓學生幽比較直觀、形象地初步感知美。(2)讀中找特點,用“——”劃出自己喜歡的句子。讓學生說說為什么喜歡這句話?這時學生的情感被激發了,有的學生說:“我喜歡描寫小鹿的這個句子,因為這句話把小鹿寫得太美了,太可愛了。”有的學生說:“我喜歡描寫小溪的句子,因為我似乎聽到了流水聲。”于是我不失時機地讓學生想象當時的畫面,帶著這種感情讀讀句子,加上動作讀讀句子,加上流水聲讀讀句子,使學生心中對美的理解得到了升華。 4,知識延伸全發動,創造“美”:教學過程的最后一個環節讓“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表達對小興安嶺的喜愛”。這一設計充分體現了學生的自主性,頓時課堂活躍起來,朗誦詩的、寫小文章的、唱歌的、畫畫的、……將課堂的氣氛推向了高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