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水不足與很多因素有關,而媽媽的身體狀況是主要原因之一,直接影響乳汁的分泌,如果媽媽出現營養不良、情緒起伏不定或者作息不規律都有可能導致乳汁分泌減少或者沒有,中醫則認為產后缺乳是氣血虛弱、肝氣郁結等虛實之證導致的。不過中醫將產后缺乳分為氣血虛弱、肝郁氣滯、痰濕壅阻三大類型。不同類型使用的方藥不同。 缺奶癥狀1:產婦哺乳時,乳汁不充或全無,不足以喂養嬰兒;乳汁清稀,乳房不脹而軟。惡露量多或不止,面色少華,神疲乏力,食欲不振。舌淡白或胖,苔白,脈細弱。 中醫配方1:通乳丹(傅山《傅青主女科》)加減處方:黨參20克,北黃芪30克,當歸15克,麥冬15克,通草6克,桔梗10克,黃精20克,王不留行12克,何首烏20克,天花粉20克,豬蹄2枚。水煎服。兼先天腎氣不足,沖任虛弱者,選加巴戟天、熟地黃、鹿角霜,或另加鹿茸燉雞。脾胃虛弱,納呆便溏者,去豬蹄、黃精,加山楂、茯苓、陳皮。惡露量多或不止者,加益母草、炮姜。肝郁氣滯型 缺奶癥狀2:產后乳汁甚少或全無,或平日乳汁正?;蚱?,突然七情內傷后,乳汁驟少或點滴全無;乳汁稠濃,乳房脹硬而痛,或有身長熱。精神抑郁,胸脅脹痛,食欲減退。舌黯紅或尖邊紅,苔微黃,脈弦數。 中醫配方2:下乳涌泉湯(《清太醫院配方》)處方:當歸15克,川芎9克,生地黃15克,白芍15克,柴胡10克,青皮10克,天花粉30克,漏蘆15克,通草6克,桔梗10克,白芷9克,炮山甲12克,王不留行15克。水煎服。若乳房脹硬,局部微紅者,加蒲公英、連翹、夏枯草。若乳頭凹陷或皸皸裂,哺乳困難者,可用乳罩協助哺乳。如惡露未凈,加益母草、七葉一枝花。 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快速緊張的生活節奏,同時使人的情緒產生 了極大的波動,煩躁、驚喜、憂愁、郁怒等情緒隨時都可能發生。專家介紹這些因素可以通過產婦的大腦皮層影響垂體的活動,抑制催乳素的分泌,導致缺乳。除此之外,還有女性內分泌作用、飲食結構的改變、對哺乳缺乏正確的認識都有很大的關系。不過在中醫學認為,產后缺乳是氣血虛弱、肝氣郁結等虛實之證導致的。根據氣血虛弱、肝氣郁結等我們使用不同的中醫秘方進行治療催乳。 1、氣血虛弱,乳汁化源不足所致。 表現:乳汁量少甚或全無,乳汁清稀,乳房柔軟,無脹感,面色少華,頭暈目眩,神疲食少,舌淡少苔,脈虛細。 處理方法: 以益氣補血,健脾通乳為主,可在燉湯中加入黃芪、黨參、當歸、王不留行、桔梗、熟地黃等。如歸芪鯽魚湯、黃芪穿山甲燉母雞湯等。 2、因肝氣郁結,或氣滯血凝,乳汁不行所致。 表現:產后乳汁分泌少,甚或全無,胸脅脹悶,情志抑郁不樂,或有微熱,食欲不振,舌質淡紅,苔薄黃,脈弦細。 處理方法: 以疏肝解郁,通絡下乳為主,可加入柴胡、漏蘆、通草、青皮、陳皮等,如豬蹄黃豆通草湯、蓮藕紅棗陳皮湯等。 除此之外,還可以多吃一些通乳的水果食物,如木瓜、花生米、黃花菜、木耳、香菇等,比如木瓜性平味甘,就具有消食健胃、滋補催乳、舒經通絡之功效。 ~~~~~ 中醫認為,產婦缺乳主要有兩種發病機理:氣血虛弱、肝郁氣滯。 氣血虛弱型缺乳多由產時或產后出血過多,或素體脾胃虛弱、氣血虧虛引起。乳汁由氣血化生,血不足,乳汁化生無源,則表現為奶少或全無,乳汁清?。蝗榉咳彳?,無脹痛感;面色少華,指甲顏色暗淡,食欲不振,身體疲勞,精神不振等。這就可用傳統方劑“通乳丹”治療。 “通乳丹”出自《傅青主女科》,由人參、黃芪、當歸、麥冬、木通、桔梗、七孔豬蹄(去爪殼)組成,方中人參、黃芪補氣,當歸補血,麥冬滋陰養血,豬蹄養血通絡。目前臨床應用中,常把人參換為黨參或太子參以降低費用,并把木通換為通草以避免腎臟的不良反應。 肝郁氣滯型缺乳可能跟新媽媽在產后生氣、精神壓力大及素性抑郁有關,臨床表現為產后乳汁分泌少,乳房脹痛,胸脅脹滿,心情抑郁不樂,或有低熱,舌苔薄黃。這類產婦可使用“下乳涌泉散”。 “下乳涌泉散”出自《清太醫院配方》,由王不留行(炒)、青皮、通草、漏蘆、當歸、桔梗、地黃、白芍、川芎、白芷、天花粉、柴胡、甘草、穿山甲等14味藥組成,能通絡、行氣、養血。目前市場上有出售此方的成藥。 此外,年輕媽媽也可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一些中成藥輔助催奶。或者在中醫醫生指導下服用少量藥膳,一旦乳汁充足,就可以停用了。產婦產后氣血不足、身體虛弱,久用冬蟲夏草、鹿茸等熱性藥膳以后容易上火,有可能對產后恢復不利。 氣血虛弱型缺乳多由產時或產后出血過多,或素體脾胃虛弱、氣血虧虛引起。乳汁由氣血化生,血不足,乳汁化生無源,則表現為奶少或全無,乳汁清??;乳房柔軟,無脹痛感;面色少華,指甲顏色暗淡,食欲不振,身體疲勞,精神不振等。這就可用傳統方劑“通乳丹”治療。月子里奶水少寶寶又不愛吸,所以越來越少,回到娘家我媽給她朋友求的中藥,喝了三天奶水現在都噴了,直接說方子吧,通草9克 當歸 25克絲瓜絡15克 黃芪35克 陳皮 10克熟地 20克 配三幅,一天兩次再喝豬蹄湯,奶水超多了,豬蹄湯里加花生黃豆通草熬湯,喝的時候加一點鹽,每次看到有的人說秘方催奶 奶水超多 ~…~~…~ 五種中藥下奶偏方。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大家可以看看哦!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喜歡的話給個贊。謝謝啦! 產后若出現奶水少的問題,該怎么辦呢?有很多產后媽媽們都會遇到這一問題,那有什么下奶偏方能幫助媽媽下奶呢?愛吧小編為你剖析! 下奶偏方1.黃芪燉雞湯 材料:黃芪50克,枸杞15克,紅棗10個,母雞一只,適量的生姜、鹽 做法:將雞洗凈、處理干凈,先后將雞氽燙、沖涼、切塊,與紅棗一起放鍋內。再將生姜、黃芪都加入鍋中。加入適量的清水,鹽。煮熟后即可出鍋。 功效:這款下奶偏方,可是非常適合產后媽媽哦!黃芪是民間有名的催乳偏方,不僅可以補齊益血,還能通經下乳呢! 下奶偏方2.豬蹄通草湯 材料:豬蹄2只,通草6克,蔥白3根,適量的鹽 做法:將豬蹄洗凈,切成塊狀。蔥白切段,通草洗凈。然后將所有的材料都放入鍋中,加入適量的鹽。煮熟后即可出鍋。 功效:這款豬蹄通草湯的中藥下奶偏方,能夠幫助產后媽媽下奶。通草有清熱通乳的功能,奶水不足的媽媽們可以試下哦! 下奶偏方3.當歸生姜羊肉湯 材料:羊肉400克,當歸20克,生姜片、鹽、料酒、醬油各適量。 做法:把當歸洗凈,切成片。羊肉剔去筋膜,剁成小塊放入沸水中焯去血水。在沙鍋中加入適量清水,放入當歸片、羊肉塊、生姜片、料酒,用大火煮沸,去浮沫,改用中火煲至羊肉熟爛,加鹽調味。 功效:里面放有當歸的中藥下奶偏方,有滋陰補血,潤腸通便的作用。羊肉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鈣、磷、鐵、胡蘿卜素等。適合媽媽們分娩后血虛乳少,惡露不止等癥狀。 下奶偏方4.黃花通草豬肝湯 材料:黃花菜30克,花生米30克,通草6克,豬肝200克 做法:將黃花菜30克、通草6克加水煮湯,去渣取汁,入花生米、豬肝煲湯。以花生米熟爛為度。吃豬肝、花生米,飲湯,每日一劑,連服3天。 功效:這款中藥下奶偏方里有黃花菜、花生米、豬肝均能補血益氣,化生乳汁,通草一味通絡下乳,全方補中有通。適合產后乳汁量少,食欲不振的產婦。 下奶偏方5.歸芪鯽魚湯 材料:鯽魚1-2條,當歸10克,黃芪15克 做法:將鯽魚洗凈,去內臟和魚鱗,與當歸、黃芪同煮至熟即可。飲湯食魚,每日服一劑。 功效:鯽魚湯味美,營養豐富,可補陰血、消積滯、通絡下乳。加當歸、黃芪益氣養血,為民間常用的催乳方。這款中藥下奶偏方適合產后氣血不足,乳汁量少的媽媽。 若產后媽媽乳汁不足,可要知道這些中藥下奶偏方才行哦!同時,媽媽們應該保持樂觀的情緒,不要過度勞累,多喝點下奶的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