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十四節(jié)氣,和與之對應(yīng)的七十二物候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瑰寶,在國際氣象界,它被譽(yù)為“中國的第五大發(fā)明”。 一起來看看國畫名家筆下的二十四節(jié)氣圖吧。 1.立春——吳悅石(1945年生)2月3—5日 東風(fēng)解凍、蟄蟲始振、魚上冰 2.雨水——朱樵(1957年生)2月18—20日 獺祭魚、鴻雁來、草木萌動 3.驚蟄——馮遠(yuǎn)(1952年生)3月5—7日桃始華、倉庚鳴、鷹化為鳩 4.春分——孫其峰(1920年生)3月20—21日 玄鳥至、雷乃發(fā)聲、始電 5.清明——王明明(1952年生)4月4—6日 桐始華、鼠化為鴽、虹始見 6.谷雨——張復(fù)興(1946年生)4月19—21日萍始生、鳴鳩拂其羽、戴勝降于桑 7.立夏——朱樵(1957年生)5月5—7日 螻蟈鳴、蚯蚓出、王瓜生 8.小滿——馮遠(yuǎn)(1952年生)5月20—22日 苦菜秀、靡草死、小暑至 9.芒種——朱樵(1957年生)6月5—7日 螳螂生、鵙始鳴、反舌無聲 10.夏至——曹簡樓(1913~2005)6月21—22日 鹿角解、蜩始鳴、半夏生 11.小暑——朱樵(1957年生)7月6—8日溫風(fēng)至、蟋蟀居辟、鷹乃學(xué)習(xí) 12.大暑——朱樵(1957年生)7月22—24日 腐草化為螢、土潤溽暑、大雨時(shí)行 13.立秋——趙振川(1944年生)8月7—9日 涼風(fēng)至、白露降、寒蟬鳴 14.處暑——朱樵(1957年生)8月22—24日 鷹乃祭鳥、天地始肅、禾乃登 15.白露——朱屺瞻(1892~1996)9月7—9日鴻雁來、玄鳥歸、群鳥養(yǎng)羞 16.秋分——馮其庸(1924~2017)9月22—24日 雷始收聲、蟄蟲培戶、水始涸 17.寒露——郭志光(1942年生)10月8—9日 鴻雁來賓、雀攻大水為蛤、菊有黃花 18.霜降——溫讀耕(1935年生)10月23—24日 豺乃祭獸、草木黃落、蟄蟲咸俯 19.立冬——朱樵(1957年生)11月7—8日 水始冰、地始凍、雉入大水為蜃 20.小雪——?jiǎng)㈨?1942年生)11月22—23日 虹藏不見、天氣上騰、閉塞而成冬 21.大雪——盧星堂(1938~2012)12月6—8日 鴠鳥不鳴、虎始交、荔挺生 22.冬至——鄭餐霞(1917~2016)12月21—23日 蚯蚓結(jié)、麋角解、水泉?jiǎng)?/p> 23.小寒——王易(1928~2012)1月5—7日 雁北向、鵲始巢、雉始雊 24.大寒——朱樵(1957年生)1月20—21日 雞始乳、鷙鳥厲疾、水澤腹堅(jiān) 傳統(tǒng)的節(jié)氣與飄逸的筆墨,完美展現(xiàn)出東方古典之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