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了“九·一八” 亊変,強占了我國東北各省。這是日本侵占中國的序幕,于一九三五年日本侵略軍進逼華北,之后繼續侵占我國其他各地,中華民族的生存危在旦夕。全國各地紛紛響應中國共產黨的號召:全國人民團結起來抗日救國,組織抗日武裝打擊日本強盜。當祖國遭受欺凌,民族尊嚴慘遭殘踏,侵略者的鐵蹄在祖國大地肆無忌憚時,那一個男兒不熱血。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以祖國的利益和國家的興亡為己任,以大無畏的精神,書寫自己絢麗的青春詩篇。把自己的命運與祖國的命運聯系在一起,是青春的抉擇所噴發出的浩然正義之氣,體現了中國人民正義與無畏在精神上的承傳。 在延安的作曲家呂驥,于1937年為“抗大”校歌歌詞譜了曲,該校歌后來流傳祖國各地,引領全國軍民一致抗日的熱潮,打敗了日冦和蔣介石反動武裝,奪得了全國的偉大勝利,迠立了新中國。 中國人民抗日軍事、政治大學(簡稱“抗大”),其校歌歌詞:“黃河之濱,集合著一群中華民族優秀的子孫。人類解放救國責任,全靠我們自己來擔承。同學們!努力學習,團結緊張,嚴肅活潑,我們的作風。同學們!積極工作,艱苦奮斗,英勇犧牲,我們的傳統!讓黃河之水,洶涌澎湃,把日冦軀遂于國土之東。向著新社會前進!前進!我們是抗日者的先鋒。”(由凱豐作詞) 全文不到120個字。歌詞文字筒練、內容豐富,字字千鈞。它闡明了軍人應具有堅定的共產主義信念和正確的政治方向,有責任、有擔當,更有“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它是軍人“正心”、“修身”之養份。它是當代家訓、族訓的“范本”,新社會前進的方向。人類解放是共產主義奮斗的宗旨。救國是當時匹夫的責任。全靠我們自己來擔承,是青春的抉擇所噴發出的浩然正義之氣。積極工作,艱苦奮斗,英勇犧牲,極需我們繼承和發揚。 “抗大”的校訓是:“團結、緊張、嚴肅、活潑”。我認為 “抗大”校歌是校訓的擴大版(即苐二版)。 社會正在前進,在新的時代里,我們應該與時俱進,我們應有新的家風、家訓。所以, “抗大”校歌,就是我們黨氏家族的家訓、族訓的“范本”。請廣大的家親們,積極撰寫 “家訓”、“族訓”的新篇章。讓大家共同一起“正心”、“修身”,融入新時代的洪流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