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明,山東省壽光市人,畢業于曲阜師范大學美術系。現為中國化工文聯副秘書長、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學術委員會研究員,系1995年山東省首屆十大杰出青年國畫家。
讀李明的中國畫 畫家李明,壽光人,祖上詩書世家,其幼承家學,少學書藝,臨池不輟,遍習古代名帖,亦有所悟,修學曲師,研學美術,中西之藝,均有涉獵,后主攻中國畫,對山水人物、花鳥書法,無不研習益精,尤樂事鐘情于山水。幾十年來,學習創作,旁涉博取,上追晉唐,宗法宋元,精研黃李,堅持研承傳統,師法造化,推陳出新。觀其山水畫作,遠看有勢,近看有質,博大雄渾、大氣磅礴、樸茂陽剛之氣,清新撲面而來。 
走進其山水世界,如同游歷山川江河之中,時而山川巍峨、峰巒疊嶂,時而水流激蕩、云蒸霞蔚,或恬淡靜雅,或渾厚華滋。他善于營造自然山水所特有的升騰景象,一草一木、一石一水,皆蘊含著生命的張力,淡雅明麗而又含蓄內斂。他的山水畫作,深諳書畫同源之道,其筆墨運用,線條靈動,富有韻律,講究書法用筆;色彩變化,墨分五彩,講究氣韻生動;山石皴法、山巒云氣、樹木溪水,講究縱橫交錯、黑白對比、虛實相生,形式上既有傳統底蘊,更具現代章法。其筆墨造型與創作思維,無不體現著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的深刻理解。 
他將形式之美凝煉于寫生造化的自然之美,從寫生中積累生活的感悟,從傳統法度中尋找創作靈魂,筆墨形式的韻律充滿著生機與活力。他將筆墨語言體現在造型功力、學識修養的綜合素養之中,景象之美發乎于情,意象之妙存于一心,刻畫峰巒起伏、山勢走向,布局新奇,結構合理。 
他精心修煉中國畫特有的線性表現力,使之物象更加彰顯傳統的中國畫意蘊,更加契合中華民族文化精神,在畫面的起承轉合、縱橫交錯,用筆的抑揚頓挫中富有一種音樂般的律動之美。運用干濕濃淡、恣肆蒼茫的線條質感,刻畫出筆精墨妙的景象,尤其重視行草書線條質感,特別講究中國畫用線的起筆、運筆和收筆的用筆過程,使之融入畫面造型之中得心應手。他積數年研書法之功傾注于畫面,可謂筆端真有造化爐,或點或皴有張有弛,或寫或潑燥潤相宜,繪畫作品中的意境涵透著率真的純情,呈現出可觀、可居、可游的大善至美的境界,透射出其神游浩瀚、意卷風云的豪邁胸襟和氣度。 
其山水畫所營造的自然之境,讓人在世間紅塵中得到沉靜,在精彩畫面上感受心靈之約,使之陶醉于神功造化,萬千變化,歸于意境,回歸天道自然的精神世界。他人如其畫,畫如其人。為人德行品正,厚重淳樸、熱情大度、正直謙和,大氣超然,俠義心腸,愛憎分明,其人格魅力呈現于自己的畫作之中。 
他篤志善行、精研博取、涉列儒、釋、道等國學精要,內外兼修,講究中庸之道,其作品亦如人品:厚重實在、蒼茫樸茂、氣象中正。創作中善于將詩情入畫,營造詩意之境。他將詩書畫印有機結合,畫面清新書卷之氣自然生發。幾十年來的藝術求索,他始終不求時譽,遠離喧囂,耐得寂寞,潛心治學,默默耕耘,始終保持著平和淡定的心境,以其獨到的藝術見解,新穎的藝術創作,在浩瀚的藝海里泛舟暢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