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紅色基因 弘揚紅色精神”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巡禮之三 (記者 孫亞清 鄭直 王承功 孫士偉 劉兆瑞 朱勝軍) 鐵血鑄軍魂 ——范筑先紀念館 解說:1937年11月19日,一封電文被連夜送到各大報館和通訊社。第二天,全國各大報紙紛紛發表了“范筑先通電全國:誓死留在魯西北抗戰”的消息。 “…午夜彷徨,泣血椎心。筑先職忝督是區,守土有責,裂眥北視,決不南渡。誓率我游擊健兒和武裝民眾,與倭奴相周旋…” ——選自電視劇《鐵血將軍》片段 大型電視連續劇《鐵血將軍》在中央電視臺和全國部分衛視、城市臺的熱播,讓全國觀眾了解了抗日民族英雄——范筑先。 范筑先,1882年出生于山東省館陶縣(今屬河北省),出身貧寒,自幼勤奮好學,成績優異,立下忠心報國之志。后從軍從政,1936年任山東第六區行政督察專員、保安司令兼聊城縣縣長。 1937年,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范筑先兩次拒絕韓復榘南撤命令,在魯西北勇敢地舉起抗日旗幟,與共產黨密切合作,建立魯西北抗日根據地。 講解員 高新元:“范筑先在共產黨積極幫助下,收編、改編保安部隊、民團、綠林武裝,到1938年秋,一共建立了35個支隊、3路民軍,在當時出現了‘十萬鐵軍’,同時,聊城也被譽為‘小延安’和‘紅了半邊天’的說法。” 解說:范筑先身先士卒、全家抗戰,二兒子戰死沙場,二女兒繼任挺進大隊隊長,其他孩子送往延安抗日軍政大學。1938年8月,范筑先為配合“武漢會戰”,切斷津浦鐵路,炸毀日軍濟南西郊機場,攻入濟南城,給日寇以重創。“武漢會戰”后,敵人重兵絞殺范筑先領導的抗日隊伍。范筑先為爭取大部隊戰略轉移,與共產黨人誓死保衛聊城。 講解員 高新元:“1938年11月14日,日本侵略軍瘋狂地進攻聊城,范筑先率領守城將士殊死抗擊。在激烈的戰斗中,范筑先左臂不幸受傷,腿骨被敵機掃斷,終因寡不敵眾,15日下午四時許聊城失陷,范筑先高聲疾呼‘中國人民有的是硬骨頭,寧愿戰死決不投降’,舉槍自戕,壯烈殉國。” 解說:范筑先將軍殉國后,重慶和延安分別舉行隆重悼念大會,全國降半旗三天致哀。范筑先將軍麾下二萬一千八百余名抗日官兵編入八路軍一二九師,成立筑先縱隊,繼續堅持敵后抗日。 1988年,聊城市為紀念范筑先將軍殉國五十周年,修建范筑先紀念館,后來進行擴建,包括展廳、長廊、多功能廳、碑廊等。紀念廳以范筑先的英雄事跡為主線,以時間先后為順序,通過浮雕、宣傳片播放、微景觀、情景還原雕像、幻影成像等展示方式,還原范筑先將軍光輝的一生。 電視劇《鐵血將軍》主題歌《槍桿子挑亮那顆星》:“那天是個月黑頭,一片苦雨滿月空,雨打野草草流淚,呼拉拉刮起迎頭風。一聲吼,天地驚,中原挺起大英雄。拿起槍,衛家國,天膽掀起浪千層。咱一起抗戰,槍桿子挑亮那顆星,挑亮那顆星…” 聊城市革命烈士陵園管理處主任 王新杰:“每到范筑先將軍忌日或者清明節的時候,都會有人來悼念。特別是在節假日期間,每天都有上萬人次前來瞻仰革命先輩,在以后工作中我們將充分發揮范筑先紀念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作用,傳承紅色基因,弘揚愛國精神。” “傳承紅色基因 弘揚紅色精神”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宣傳展示工程 出品單位:中共聊城市委宣傳部 中共聊城市委黨史研究院 聊城市廣播電視臺 攝制單位:中原(聊城)文化影視傳媒有限公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