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肖邦出生于1810年 我們知道弗雷德里克·肖邦于1810年出生于波蘭華沙的西部,但這一消息并沒有得到100%的證實。當地的洗禮記錄顯示這位作曲家是在2月22日出生的,但肖邦的父母說是出生于3月1日。 2、童星 肖邦六歲時便開始作曲和寫詩,并且在八歲時就舉辦了個人的第一場公開音樂會表演。這并不讓人驚訝——他的母親就是一位鋼琴老師,父親會吹笛子、拉小提琴。 3. 肖邦…伏特加? 并非只有音樂家受到這位偉大作曲家的啟發。一家優質伏特加制造商借用了作曲家的名號作為通用品質的標志。他們伏特加酒的卓越并非受到市場上其他伏特加品牌的啟發,而是從肖邦打破界限的高超技藝中汲取的靈感。 4、肖邦和巴赫 肖邦非常喜歡巴赫—誰能說他不是呢?他敦促他的鋼琴學生每天練習巴赫來鍛煉手指,并用數學音樂去鍛煉學生的頭腦。 5、第一鋼琴協奏曲 他的第二鋼琴協奏曲作于1830年,寫于第一鋼琴協奏曲之前,但是卻在第一鋼琴協奏曲之后出版,令人困惑不解。 6. 肖邦在1831年抵達巴黎 盡管在1831年10月肖邦才抵達巴黎,但是他再未回到波蘭故土。在這座城市,他與一群偉大的作曲家包括門德爾松、柏遼茲、李斯特等建立了友誼。 7、一位非常謙遜的鋼琴老師 作為在巴黎定居的生存之道,肖邦建立了一個非常龐大的人脈關系網,他會給這些人上鋼琴課賺錢。有意思的是,肖邦非常不好意思問學生要錢,所以當學生把錢放在壁爐臺上時,他都會把視線移開。 8、肖邦和瑪利亞 從巴黎回來的路上,肖邦遇到了他父母朋友的女兒瑪利亞。他墜入愛河并想與她結婚,但是婚禮由于肖邦的病情推遲了。他在離開德雷斯頓的那天早上寫下了“告別圓舞曲”,兩人的關系就此結束。 9、一分鐘圓舞曲 肖邦的“一分鐘”圓舞曲并非是一分鐘,只是形容它短小,因為它持續了60秒左右所以稱之為“一分鐘”圓舞曲。嗯,差不多,138小節的音樂需要一分半到兩分鐘左右的時間去演奏,肖邦的出版商便起了個這個綽號。 10、肖邦糟糕的身體 肖邦由于健康原因被迫推遲了婚期,但健康一直是個持續存在的問題。消息在華沙四處蔓延,人們堅信這位作曲家1835年已經去世了,因為他的身體實在太糟糕了。 11. 肖邦的海關爭議 當肖邦訪問馬略卡島時,他遇到了麻煩——如何才能帶上他心愛的鋼琴。這架由著名的普萊耶爾公司制造的鋼琴被海關扣留了下來,從1838年10月20號到1839年的1月4號。最終喬治·桑同意花費300法郎將這件樂器保釋出來。 12、喬治·桑 1836年,肖邦與一位名叫喬治·桑(George Sand)的小說家相遇后,與她發生了一段漫長而激烈的戀情。她說叫喬治·桑是為了在一個不看好女性作家的社會中引起注意——但無論如何她的真名是Aurore Dudevant。 13. 鋼琴音樂 肖邦絕大部分的音樂都是鋼琴曲。他為鋼琴寫了59首瑪祖卡,27首練習曲,27首序曲,21首夜曲和20首華爾茲。 14. 波洛涅茲:一種波蘭舞蹈 肖邦終其一生寫了大約23首波洛涅茲。最著名的代表莫過于《A大調軍隊波洛涅茲》,《降A大調英雄波洛涅茲》。類似大部分的肖邦音樂,絕大部分的波洛涅茲都是鋼琴獨奏作品,但是《平靜的行板與華麗的大波蘭舞曲》是一首樂隊作品。 15. 肖邦于39歲逝世 肖邦于1849年逝世,很可能由于肺結核的緣故,享年39歲。肖邦安葬在巴黎佩雷拉切士公墓,旁邊就是他的朋友——作曲家Cerubini。在他的葬禮上,奏響了莫扎特的安魂曲。 文章來源于網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