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母江上的壯族女子 給異鄉的你講溫暖的故事 我雖然沒有嘆息過, 但嘆息卻堆在我的心里。 ——季羨林 文/十月風景 01 四叔的貨車已經閑置兩個月了,沒事干,非常發慌。本來想著下半年多拉點貨掙點錢養家糊口的,畢竟兒媳準備要進門了,他也準備要當爺爺了,他就想掙多點錢給家里準備宴請親朋好友來恭賀一番。 好多年了,四叔一直開著后驅動,也叫爬山車,專門拿來拉木材的。沒有木材拉的時候,四叔也會拿來拉其他的貨物,總之,有什么能做的活,他都攬下。 02 四叔與生俱來就有點生意頭腦,這或許跟他小時候的經歷有關。在四叔還是小孩子的時候,他看見別人騎著單車拉著一個箱子來賣雪糕,每次賣雪糕的人一來,很多人就來圍觀,這個買幾條,那個買幾條,一下子就賣出了好多,有時候到他去買的時候就已經賣完了。 于是,他就萌生出了一個自己也要賣雪糕的想法。說干就干,他回到家里如實跟奶奶表明了自己的想法,奶奶也是通情達理之人,非常支持小兒子這個主意。 后來,四叔真的一個人賣起了雪糕。他騎著單車拉著一個箱子走村串巷,走到哪吆喝到哪,賣雪糕嘍賣雪糕嘍……大家也紛紛表揚他,小小的男兒有志氣! 直到有一天,他滿懷委屈一路哭回來找奶奶訴說著他的遭遇。原來,那一天他到了茶村,一到那里就被那里的一幫混混欺負了,那一幫人把他的雪糕全部拿來吃了分了,結果一分錢也沒有給他,還想打他,叫他滾…… 03 事隔多年,每每說起四叔這件事,奶奶總是特別地心疼,母子連心啊,傷在兒身,痛在娘心。畢竟,他當時只是一個孩子而已,那些人實在太可惡了,怎么忍心對一個孩子下手,怎么忍心欺負一個靠自己雙手勞動的少年呢…… 但是壞人之所以為壞人,就是這么厚顏無恥!勿庸置疑,這個經歷,在兒時的四叔心里,一定埋下了深深的烙印,以至于多年后,他每每做些什么決定,都能夠斬釘截鐵,干凈利落! 04 四叔喜歡搗鼓機器。從小到大,我見證著他不停地換機器。從打谷機第一代,到打谷機第二代,第三代,從手扶拖拉機,到方向盤拖拉機,又到后驅動,又到爬山車……用四叔的話來說就是,實在混不下去,我就賣廢銅爛鐵,這些機器也夠我混吃一兩年了。 中國這幾十年的時代發展,從手工勞作到機械化,從集體勞動到單干,從改革開放到社會主義新時代,在四叔的身上,就是一個小小的縮影,可以展現得淋漓盡致。四叔一生戎馬刀上槍,他也拼過,他也醉過,他也狂過,現在也要面對這城市與鄉村的變革與浪潮,他也會迷茫,他也會恐慌,他也會不知所措。 ![]() 05 木心說過,生在任何時代我都是痛苦的,不要怪時代,也不要怪我。 我想,何止是木心,這就是社會的共性。只要是社會存在,在一定的歷史發展階段,每個人都會遇到同樣的問題和選擇,迷茫和不安。 之前看過一個電視劇《年年歲歲杮杮紅》,大概就是說農村這幾十年的變化和各個小人物的命運。從七八十年代到現在,中國經濟的大發展也是兩面性的,很多人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到處天南地北地飛,甚至很多人寧愿客死他鄉也不愿意歸回故里。 很多村莊開始變得支離破碎,失去了人類幾千年來的生機,那些美好的詩詞歌賦,田園風光,都成為了一種妄想,全部埋進了記憶里,跟著歲月的長河一去不復返! ![]() 06 俄羅斯詩人葉賽寧喜歡鄉村,是田園詩人,后來看不慣工業革命把社會搞得烏煙瘴氣,覺得鄉村失去了魂魄,失去了生機和活力,對現實非常不滿而以自殺的方式終結了一生。 我看過一個報道,說的是朝鮮在八十年代過早地實現了機械現代化,那時全部依靠美國進口,這是好事也是壞事,因為這也注定了把柄落在美國手上,后來一下子沒了支持,所有機械化全部癱瘓了,一下子陷入兵荒馬亂的年代。后來朝鮮花了好多年,才慢慢走回正常發展的道路。現在的朝鮮,很多人都說社會風氣就像中國七八十年代的樣子。 縱觀這個社會發展史,總而言之,從來沒有絕對好的時代和發展,也從來沒有絕對壞的時代和發展。個人的命運總是多多少少會跟國家的發展和政策聯系在一起的。 突然想起白居易的《賣炭翁》。 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 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 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 夜來城外一尺雪,曉駕炭車輾冰轍。 牛困人饑日已高,市南門外泥中歇。 翩翩兩騎來是誰?黃衣使者白衫兒。 手把文書口稱敕,回車叱牛牽向北。 一車炭,千余斤,宮使驅將惜不得。 半匹紅綃一丈綾,系向牛頭充炭直。 每個朝代,都有他的苦。 而時代和命運的交錯,往往就成就或毀滅了一個人。 而四叔,就像千千萬萬的人一樣,在社會的發展和浪潮中各自起落,沉浮。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