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葉、菊花,辛涼解表,可疏散肺衛風熱,治療風熱感冒,如桑菊飲。 平時肝火,肺火大的人,可泡水代茶飲。 桑葉配桑椹,可烏發生發。 枸杞子配菊花可補肝腎以明目。 白發脫發,眼花眼睛干澀就用桑葉,桑椹,枸杞子,菊花泡水代茶飲。 前胡,杏仁入肺經,可宣肺止咳。 杏仁還可潤腸通便,第一其入肺,肺與大腸相表里,第二,其富有油脂,可滑腸,配火麻仁,有增液行舟之功。 前胡可降氣化痰,大部分咳嗽之癥,一為肺氣上逆,一為有痰使然,前胡即可降氣,又可化痰,是治療咳嗽的良藥。治療熱咳比較好。 桑白皮配伍黃芩,可清泄肺熱。 桑白皮瀉肺平喘,可治肺熱咳嗽,瀉肺,可使肺氣往下走,則咳嗽止(肺氣上逆則咳)如瀉白散。 黃芩清上焦之火,還可清肝火,配伍柴胡,清少陽經郁火。 麻黃配杏仁,可宣肺降氣,止咳平喘。 麻黃,杏仁,一剛一柔,配合使用,性情乃和。 發汗解表用生麻黃,止咳平喘用炙麻黃。麻黃有升高血壓和提高心率的作用,使用時要注意,配伍五味子,可減輕這一副作用。杏仁潤腸,上已介紹。 貝母配瓜蔞治療熱痰,半夏配陳皮治療寒痰。 川貝很貴。可用浙貝代替,浙貝可清熱散結,治療淋巴結核,也就是中醫所說的瘰疬,配合夏枯草,生牡蠣,玄參。 瓜蔞清熱散結,化痰導滯。1.治療痰熱擾胸導致的胸膈滿悶,2.熱痰所致的咳嗽,3.配合蒲公英可以治療乳腺炎,且甘寒不傷脾胃,很好的一味藥, 瓜蔞仁也可治療便秘哦。 款冬花配伍紫菀是治療咳嗽的經典藥對,而且很溫潤,不膩不燥。 款冬花,溫肺定喘,止咳化痰,治療風寒咳嗽。 紫菀止咳化痰,可治療內傷外感各種咳嗽。 配合當歸,稱為紫歸湯,可養血降氣以通便。 蘆根配伍石斛,治療熱傷肺陰,津液耗損。 蘆根甘寒,(甘寒的藥不傷脾胃,秉涼潤之氣,治療陰津耗損之證)。清肺熱與胃熱,止嘔除煩,治療肺癰,如千金葦莖湯。 治療熱咳,可用蘆根,白茅根,板藍根煮水服用,味道小兒都可以接受,還可治療胃熱嘔吐,須量稍大一些才可以。 石斛養陰生津,煮水喝,對嗓子特別好,好像著名解說人宋世雄老師保護嗓子,就用石斛煮水,是煮水服用才有效。 沙參配麥冬可養陰潤肺。 如沙參麥冬湯,甘寒生津,清養肺胃。主治肺胃陰津不足,咽干口渴,干咳少痰。二者甘寒,都可養陰潤燥。 沙參治療肺陰虛燥咳,口干舌燥,有潤肺清金之功。 麥冬也可治療肺陰虛而致的燥咳,口渴,或者便秘。 麥冬不知道大家見過沒有,白色接近透明,看著就有一種涼潤的感覺,可養陰潤燥。陰虛之證皆可使用,就是有點小貴。 胖大海配伍蟬衣,可化痰開音,聲音嘶啞。 蟬衣又名蟬蛻,疏散肺衛風熱,透疹,治療咽痛,聲音嘶啞,有開宣肺氣之功效。 還有疏散肝經風熱之功,可明目退翳,就是眼睛像有一層薄膜遮住,特別不舒服,蟬蛻是蟬蛻下來的一層外殼,取象類比,就可以蛻掉眼睛上的一層薄膜。 還可治療小兒夜啼,驚風等等。 還是取象比類,治療皮膚風熱癮疹。 本身屬甘寒之品,散風熱,透疹,功在肺與肝,也是一位良藥。 胖大海,利咽喉,和玉蝴蝶配伍也可治療咽喉不適,就是比較貴,臨床中所用不多,一般作為利咽喉的日常保養中。 旋覆花配伍海浮石,治療痰鳴氣逆咳喘。 海浮石味咸性寒,入肺經和腎經,可以清肺火和化老痰,還可以利尿通淋。 有小便澀痛和或血淋時可以把海浮石研成細末,用生甘草煎湯送服。 配蛤殼治療肺虛痰多的咳喘。 旋覆花降氣消痰,諸花皆升,唯旋覆花獨降,可見它的降逆之功是很強的,肺氣上逆則咳,胃氣上逆則嘔,所以旋覆花也可以治療嘔逆之證,比如旋覆代赭湯,治療,傷寒發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氣不除者。總之有降逆氣之功。 補骨脂配伍紫石英,治療肺腎兩虛之氣逆咳喘。 補骨脂可補腎納氣,腎主納氣,治療腰痛冷瀉,陽痿遺精,尿頻等腎陽不足等證,如治療五更瀉(五更瀉的病機是脾腎陽虛)的四神丸。 紫石英是治療宮冷不孕的良藥,降逆氣,溫暖子宮。這兩味藥可溫暖下焦,使氣往下走,則氣逆可平。 人參配伍蛤蚧治療虛喘,也可納氣平喘,使氣歸于腎。 人參大補元氣,補益五臟之氣,可補心,補肺,補肝,補脾,補腎,補血,補元氣,補益之功,不可盡述。 蛤蚧,歸肺、腎經。補益肺腎、納氣定喘、助陽益精之功效。和人參配伍,乃兩優相合,補益納氣定喘之力優良。 仙鶴草配伍白芨。可止肺金出血。 仙鶴草收斂止血,又可補氣,仙鶴草又稱脫力草,平時乏力,用仙鶴草30g 大棗6枚,煮湯服用。價格便宜,且功效尚佳。 白芨,收斂止血,消腫生肌,治療肺胃出血。 肺之為病,一為咳喘,一為痰,或宣肺止咳,降氣化痰,或養陰潤燥,或清上焦之火。便秘也要從肺考慮,肺與大腸相表里。小便不利也要考慮肺的關系,因為肺調通水道,可見水陸兩道,都要考慮到肺。 寫了好幾個小時,我的一點心得,大家有用,可拿去用 2019.12.12 寫與晴朗的北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