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臟健康,皆歸于經絡 《黃帝內經·素問·調經論》中有這樣一句話:“五藏之道,皆出于經隧,以行血氣,血氣不和,百病乃變化而生,是故守經隧焉。” 這里面的經隧指的就是經絡,整句的意思是要告訴人們,五臟正常工作,有賴經絡的通達,經絡不通則氣血不和,各種疾病就會產生。 這也是古人對我們的警示,我們今天許多大病,重病的出現,都是經絡被掐斷、“經隧”不通,氣血失和的結果。 所以,我們要守護好我們的經絡,守護好經絡,就守護了自己的五臟。 二、身體“腫”和脹,說明經絡堵塞嚴重 《黃帝內經》:“經脈者,所以能決生死,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 經絡內連五臟六腑,外通四肢百骸,經絡若堵塞,則水谷精微無法順利運輸,垃圾毒素無法正常排出,臟腑之間的聯系,寒熱的交替,都會因此而干擾乃至混亂。 那么,什么情況下說明經絡堵了呢? 中醫也有解釋,認為“通則不痛”,“不通則痛”。痛就是經絡阻塞的常見表現。很多人都有過莫名疼痛的經歷,那八成就是你身體的某處經絡堵了。 不過痛的危害還沒那么大,它只是經絡不通的第一個感覺,比如更嚴重的是麻和木,身體麻木的人,往往經絡堵塞比較嚴重。 除此之外,經絡不通還會發生有形的變化:“腫”和脹。腫常由血瘀引起,脹多與氣滯有關,都是經絡嚴重堵塞后才會出現的情況,甚至影響人的正常生活。 三、經絡淤堵是疾病之源 中醫理論下,人是一個大的整體,這個整體里面又有許多的小團隊,大家協同工作,保持交流溝通還有合作,身體才得以安然無恙。 而經絡呢,就是我們身上無數個團體互相聯系的“通道”。氣血、津液、精微的輸布,無不以經絡為通道,臟腑之間的能量轉換、交流和協調,無不以經絡為溝渠。 一旦這個通道打了結,或是阻塞,掐斷,身體里一個個小團隊就會失去方向,不知道配合,工作變得混亂,人體的運轉就得拋錨,于是就出現了黃帝內經說的“百病乃變化而生”。 比如心經堵了,人會咽喉干燥、心口疼痛、口渴異常、前臂不溫、麻木、酸痛。 脾經堵了,舌頭會出問題,吃東西嘔吐,胃脘疼痛、腹脹、容易噯氣,全身沒有力氣。 肺經堵了,人會氣喘、咳嗽、缺盆和喉嚨部位疼痛,胸部煩悶、甚至視覺模糊。 肝經堵了,人會腰痛,小腸疝氣,小腹部腫脹等等。 所以對于經絡,我們要重視,它舒服了,暢快了,你才能跟著舒舒服服。 四、艾灸的最終目標,打通經絡 今天我們要說,打通經絡,就是艾灸最終的目標之一,暢通的經絡,是病邪最大的克星。 一個人可能沒有疾病,但一定有堵塞的經絡,而且年齡越大,經絡越容易堵塞,因此艾灸就很有必要。 把經絡疏通,會帶來很多好處,比如人會感覺輕松,小毛病慢慢消失,抵抗力,胃口好,消化吸收強,睡眠踏實了,精氣神也好了等等。 可以說經絡一通,萬病無蹤。現在絕大多數的慢性病人,經絡基本上堵塞的比較嚴重,不解決掉這一點,疾病自然久治不愈。 說到這里又有人疑惑了,怎么艾灸?艾灸多久才能打通經絡呢? 這個要因人而異,每個人的體質不一樣,經絡堵塞的情況也不盡相同,所以,見效的具體時間也沒有定論。 總之你只要知道,每一次艾灸的過程,就是疏通經絡氣血的過程。我們不需要每天都艾灸,但定期灸一灸,總是有益無害的。 五、6個小動作,守護你的經絡! 疏通經絡的6個妙招,每天做一遍,經絡通暢百病消: 1.滾揉后溪穴:保護頸椎、腰椎 微微握拳,把雙手放在桌沿,來回滾動,有一種輕微的酸痛,即可達到刺激后溪穴的效果。 適合經常坐在電腦前的人,每天只用抽出三分鐘的時間來,隨手動一下,保護人的頸椎、腰椎還有視力。 2.拍肘窩:排出心肺火氣和毒素 肘窩經絡密集,肺經、心包經和心經都從這里通過,拍打肘窩有助于通暢這些經絡,排出心肺的火氣和毒素。 先拍左肘窩,再拍右肘窩,拍的時候手掌放松,有力且有節奏的一下一下拍下去,每條胳膊連續拍打5~10分鐘,可能會出現青、紅、紫、黑等不同顏色的毒素反應。最好是每周拍打一次,一般3~5次就會有不錯的反饋。 3.疏通腰臀經絡:促進血液循環 雙手抓住腳尖,膝蓋向兩側打開,盡量往地上貼,腰要挺直,雙膝有節奏向地板振動,每天10分鐘。 有助于疏通腰部臀部和腿部經絡,還能鍛煉骨盆,促進骨盆的血液循環,滋養膀胱、腎臟等器官,促進排毒,改善皮膚。 4.疏通膀胱經 這個動作簡單,但也有難度,越是夠不到,越說明經絡堵塞僵硬,體內毒素堆積的多。 但是不用著急,經常做一做這個動作,有拉伸的感覺就可以,每次不低于十分鐘。 5.疏通肩頸 保持這個伸展的動作10秒鐘,放松,再做一次。在伸展的過程中會感覺到肩頸背部的痛點。做完以后很舒服。 6.疏通脊椎背部 ![]() 保持這個姿勢10秒,放松,再做一次,有助于疏通整條脊椎附近的背部經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