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世界地理第66篇,地形地理第47篇。 ??本篇文章綜合亞洲的邊緣海,半島,海峽,群島,山脈,高原,平原,沙漠,湖泊,盆地,海灣,河流,瀑布等13種要素,糅合介紹亞洲地形,所以知識點較多,可能閱讀起來需要花費一些精力。但融匯貫通后,會在腦袋中有一張清晰的亞洲地形圖。 亞洲是地球上陸地面積最大的洲,大概占據(jù)地球陸地面積的百分之三十。 ![]() 【百度搜索地之圖,然后搜索亞洲地形圖,下載高清大圖對著看】 一.亞洲洲界 亞洲和歐洲分界線是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脈,黑海,土耳其海峽(包括博斯普魯斯海峽,馬爾馬拉海,達達尼爾海峽),其中烏拉爾河發(fā)源于俄羅斯境內的烏拉爾山南麓,上游在俄羅斯境內,中下游流經哈薩克斯坦西部,從哈薩克斯坦注入里海。 和非洲的分界線是蘇伊士運河,紅海,曼德海峽。 和北美分界線是白令海峽。 和大洋洲分界線是伊里安島(新幾內亞島),托列斯海峽,阿拉弗拉海,帝汶海。 二.亞洲外圍 1.亞洲北部 亞洲北部是北冰洋,邊緣海和海灣有喀拉海,位于新地島和泰梅爾半島,北地群島之間。 拉普捷夫海,位于北地群島和新西伯利亞群島之間。 東西伯利亞海,位于新西伯利亞群島和弗拉格爾島之間。 楚科奇海,位于弗拉格爾島,楚科奇半島,阿拉斯加之間。 2.亞洲東部 亞洲東部是太平洋,邊緣海和海灣有白令海,位于楚科奇半島,阿拉斯加,阿留申群島之間,其中楚科奇海和白令海通過楚科奇半島和阿拉斯加之間的白令海峽相通。 鄂霍次克海,位于俄羅斯遠東,楚科奇半島,勘察加半島,千島群島,薩哈林島(庫頁島)之間。 日本海,位于朝鮮半島,日本列島,薩哈林(庫頁島)之間,其中日本海和鄂霍次克海通過薩哈林(庫頁島)和俄羅斯遠東之間韃靼海峽相通,日本海和太平洋通過北海道和薩哈林(庫頁島)之間的宗谷海峽,北海道和日本本州之間的津輕海峽相通。 渤海,渤海灣,被山東半島和遼東半島包圍。 黃海,位于山東半島,遼東半島,朝鮮半島,長江北部的江蘇省啟東市之間,其中黃海和渤海通過渤海海峽相通。 東海,位于江蘇省啟東市到臺灣島,日本九州島,琉球群島之間,渤海和日本海通過朝鮮海峽(對馬海峽,釜山海峽,濟州海峽等組成)相通,東海和太平洋通過琉球群島中的各個海峽相通,包括大隅群島和九州之間的大隅海峽,吐噶喇列島和大隅群島之間的吐噶喇海峽,奄美群島和吐噶喇列島之間的奄美海峽,宮古群島和沖繩群島之間的宮古海峽,八重山群島和宮古群島之間的石垣水道,與那國島和八重山群島之間的與那國海峽,其中宮古海峽最寬,也基本處于琉球群島的中間位置。 南海,位于中國大陸,越南,馬來西亞,文萊,菲律賓,中國臺灣之間,其中南海和東海通過臺灣海峽相通,南海和南海中的北部灣通過瓊州海峽相通,南海中有著名的四大群島,包括東北部的東沙群島,以東沙島為主,屬于廣東陸豐市管轄,實際在臺灣控制下,西北部的西沙群島,以永興島和中建島為主,其中永興島是中國海南三沙市政府所在地,中北部的中沙群島,以黃巖島為主,中國控制屬于三沙市管轄,南部的南沙群島,南沙群島屬于三沙市管轄,但是實際控制權比較復雜,大部分島嶼都被越南控制,越南控制了西南部包括南威島29個島嶼,菲律賓控制了包括中業(yè)島的8個島嶼,馬來西亞控制了包括彈丸礁的3個島嶼,文萊控制了一個島嶼,中國臺灣控制了包括太平島的2個島嶼,中國大陸控制了包括美暑礁,美濟礁,渚碧礁的7個島嶼(備注,數(shù)字可能會有變動)。 菲律賓海,位于日本列島,琉球群島,臺灣島,菲律賓群島,帕勞群島,雅浦群島,馬里亞納群島,伊豆小笠原群島之間,菲律賓海和南海通過菲北海峽相通,包括巴丹群島和臺州之間的巴士海峽,巴林塘群島和巴布延群島之間的巴林塘海峽,巴布延群島和呂宋島之間的巴布延海峽,也叫呂宋海峽。 和南海相通的還有位于中南半島和馬來半島之間的暹羅灣。 3.亞洲南部 亞洲南部是印度洋,邊緣海和海灣有安達曼海,位于安達曼尼科巴群島和馬來半島之間,和南海通過蘇門答臘島和馬來半島之間的馬六甲海峽相通。 孟加拉灣,位于德干半島和中南半島之間。 阿拉伯海,位于索馬里半島,阿拉伯半島,德干半島之間,海灣西南部有斯里蘭卡島,和孟加拉灣之間有位于斯里蘭卡島和德干半島之間的保克海峽,阿拉伯海東南部有馬爾代夫群島,馬爾代夫群島南部有查戈斯群島。 阿曼灣,位于阿曼本土,穆桑達姆半島,和伊朗之間。 波斯灣,位于伊朗和阿拉伯半島之間,和阿曼灣通過伊朗和阿曼之間的霍爾木茲海峽相通,海灣中有巴林島,卡塔爾島等。 亞丁灣,位于索馬里半島和阿拉伯半島之間。 4.亞洲西部 亞洲西部是紅海,地中海,黑海和里海,紅海位于阿拉伯半島,西奈半島和非洲之間,和亞丁灣通過曼德海峽相通。 地中海位于亞非歐三大洲之間,亞洲位于地中海東岸,地中海通過西奈半島和埃及本土之間的蘇伊士運河和紅海相通,地中海東部有塞浦路斯島,克里特島,羅得島,基克拉澤斯群島,斯波拉澤斯群島等島嶼和群島。 黑海,位于歐洲和亞洲之間,包括巴爾干,烏克蘭,俄羅斯,高加索,格魯吉亞,土耳其等之間,通過土耳其內部的土耳其半島和巴爾干半島之間土耳其海峽,也叫黑海海峽和地中海相通,通過刻赤海峽和亞速海相通,亞速海是克里姆半島和烏克蘭俄羅斯之間的海域。 里海,是一個大的湖泊,以前是個大海,后來慢慢縮小變成了湖泊,被俄羅斯,高加索,阿塞拜疆,伊朗,哈薩克斯坦,土庫曼斯坦包圍。 5.亞洲東南部 亞洲的東南部是東南亞的馬來群島,是一些列群島組成的國家,主要有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新加坡,文萊,東帝汶,菲律賓等國家。 群島統(tǒng)一稱為馬來群島,又包括大巽他群島和小巽他群島等。 馬來西亞主要由馬來半島和加里曼丹島北部的沙巴州組成。 文萊位于加里曼丹島北部,面向南海。 東帝汶主要位于帝汶島東部。 新加坡主要位于新加坡島上,在馬六甲海峽的南端。 菲律賓主要由北部的菲北群島(巴丹群島,巴布延群島,巴林塘群島),呂宋島,中部的米沙鄢群島(薩馬島,萊特島,保和島,宿務島,內格羅斯島,班乃島),南部的棉蘭老島,東南蘇祿群島,西南的民都洛島,卡拉棉群島,巴拉望島等組成。 印尼主要由西部的蘇門答臘島和爪哇島,中部的加里曼丹島,蘇拉威西島,東部的馬魯古群島(哈馬拉黑島),伊里安島,南部的巴厘島,龍目島,松巴哇島,松巴島,弗洛勒斯島,以及蘇門答臘島和加里曼丹島之間的邦加勿里洞島等組成。 其中蘇門答臘島,爪哇島,加里曼丹島,蘇拉威西島之間是爪哇海,通過邦加勿里洞島和加里曼丹島之間的卡里馬塔海峽和南海相通,通過蘇門答臘島和爪哇島之間的巽他海峽和印度洋相通。 菲律賓群島和加里曼丹島之間的是蘇祿海,通過卡拉棉群島和民都洛島之間的民都洛海峽以及加里曼丹島和巴拉巴克島之間的巴拉巴克海峽和南海相通。 蘇拉威西島和蘇祿群島之間是蘇拉威西海,通過蘇拉威西島和加里曼丹島之間的望加錫海峽和爪哇海相通。 巴厘島和龍目島北部叫巴厘海,通過巴厘島和龍目島之間的龍目海峽和印度洋相通。 蘇拉威西島,馬魯古群島,帝汶島之間叫班達海。 馬魯古群島和棉蘭老島之間叫馬魯古海,和班達海通過蘇拉威西島和馬魯古群島之間的馬魯古海峽相通。 弗洛勒斯島北部叫弗洛勒斯海。 松巴島,弗洛勒斯島,帝汶島之間叫薩武海,和弗洛勒斯海通過松巴島,松巴哇島,弗洛勒斯島之間的松巴海峽相通。 帝汶島和澳大利亞之間叫帝汶海。 伊里安島和澳大利亞之間帝汶島之間叫阿拉弗拉海,通過伊里安島和約克角半島之間的托列斯海峽和澳大利亞東部的珊瑚海相通。 三.亞洲大陸 1.北亞 北亞主要指的是俄羅斯的西伯利亞地區(qū),是俄羅斯烏拉爾山脈以東的廣大地區(qū)。 北亞比較平坦,北部是北冰洋,東部是朱格朱爾山脈等,南部是阿爾泰山脈,薩彥嶺山脈,雅布洛諾夫,斯塔洛諾夫山脈,西部是烏拉爾山脈。 俄羅斯西伯利亞主要分為四個部分。 西部的烏拉爾山脈和葉尼塞河之間叫西西伯利亞平原,其中發(fā)源于阿爾泰山南北的鄂畢河和額爾齊斯河,橫穿西西伯利亞平原,在西伯利亞平原匯合,流入喀拉海,額爾齊斯河流經哈薩克斯坦的東北部;葉尼塞河發(fā)源于東薩彥嶺,沿著西西伯利亞平原和中西伯利亞高原邊界流入喀拉海。 北部的葉尼塞河和上揚斯克山脈,朱格朱爾山脈之間北部叫北西伯利亞低地,中南部是中西伯利亞高原,中西伯利亞高原南部,雅布洛諾夫山脈北麓是著名的蘇武牧羊所在地貝加爾湖,其中發(fā)源于貝加爾湖北岸大山的勒拿河,流經斯塔洛諾夫山脈北麓,上揚斯克山脈西麓流入拉普捷夫海。 上揚斯克山脈以東是以切爾斯基山脈為主體遠東(東西伯利亞)山地。 2.東亞 東亞包括蒙古,中國,日本,朝鮮,韓國,地勢總體較為起伏。 朝鮮半島位于長白山脈以南,東部以蓋馬高原和橫貫東海岸的太白山脈為主體的山地,西部黃海沿岸和南部的朝鮮海峽沿岸較為平坦,有平原分布。主要是大同江穿過的平壤平原,漢江穿過的漢江平原(首爾所在地),全羅北道的湖南平原,全羅南道的全南平原,慶尚南道洛東江流過的金海平原。 日本列島主要包括北海道,本州,九州,四國和琉球群島,主要是山地,有部分平原分布在沿海地區(qū),包括北海道札幌所在地的石狩川流過的石狩平原,東京灣的利根川流過的關東平原,名古屋所在的木曾川流過的濃尾平原,大阪所在的錠川流過的大阪平原,信濃川流過的越后平原等,其中淀川的源頭是日本象征琵琶湖,溝通京都和大阪。 蒙古主要是高原地形,四周被北部的薩彥嶺山脈,雅布洛諾夫山脈,東部的大興安嶺(在黑龍江西北部和內蒙古東北部,主要在內蒙古東北部),南部的戈壁,阿爾泰山脈包圍,中部西北東南走向的杭愛山脈,中蒙邊界是戈壁沙漠,廣義的戈壁沙漠面積很大,130多萬平方公里,亞洲第一大,世界第五大沙漠,北到阿爾泰和杭愛山脈,南到阿爾金山脈和祁連山脈,西到天山東部,東到大興安嶺的廣大地區(qū)。 中國山地為主,沿海有平原分布,亞洲的陸盆基本集中在中國境內,沙漠主要集中在北部高原和西北部盆地。 中國四周被北部的阿爾泰山脈,戈壁,大興安嶺,東部的錫霍特山脈,長白山脈,西部的塔爾巴哈臺山脈,帕米爾高原,西南部的喜馬拉雅和喀喇昆侖山山脈等半包圍。 中國西南部有被喜馬拉雅山脈,橫斷山脈,巴顏喀拉山脈,祁連山脈,阿爾金山脈,昆侖山脈包圍的青藏高原;云貴高原;北部有蒙古高原延伸的被戈壁,大興安嶺,陰山,天山東部包圍的內蒙古高原;被長城,呂梁山,關中北山,六盤山西部的祁連山東麓包圍的黃土高原。 在高原之上和山脈之間有盆地分布,包括西北部天山,塔爾巴哈臺山脈,阿爾泰山脈之間的準格爾盆地;天山東部內部的吐魯番盆地;天山和昆侖,阿爾金山脈之間的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東北部的昆侖山脈和阿爾金山脈,祁連山脈之間的柴達木盆地(青藏高原之上),北山(合黎山,龍首山,馬鬃山)和戈壁之間的銀額盆地(內蒙古高原之上);北部的陰山,呂梁山,關中北山,賀蘭山之間的鄂爾多斯盆地(蒙古高原北部,也叫鄂爾多斯高原);呂梁山,太行山,關中北山,秦嶺之間的晉陜盆地;以及西南部的青藏高原,云貴高原,巫山,秦嶺和大巴山之間的四川盆地;而在塔里木盆地,鄂爾多斯盆地,銀額盆地,青藏高原之間是著名的河西走廊;塔里木盆地北部有中國第一大內流河,塔里木河,塔里木河發(fā)源于塔里木盆地西部的天山山脈和喀喇昆侖山脈,繞著塔里木盆地北部,天山南麓一圈,在塔里木盆地入口處附近注入臺特瑪湖。 在西北部盆地和北部的高原分布著中國的沙漠,包括準格爾盆地中心的古爾班通古特沙漠,塔里木盆地中心的塔克拉瑪干沙漠,柴達木盆地中心的柴達木沙漠,銀額盆地北部的烏蘭布和沙漠,西部的巴丹吉林沙漠,南部的騰格里沙漠,鄂爾多斯盆地北部的庫布齊沙漠,南部黃土高原上的毛烏素沙漠,內蒙古中部北京北部的渾善達克沙地,以及河西走廊和塔里木盆地之間的庫姆塔格沙漠。 在東部沿海地區(qū)分布著中國的平原,包括東北的東北平原,由黑龍江的三江平原,吉林的松嫩平原,遼寧的遼河平原組成;華北平原,從太行山,燕山一直到湖北,安徽中南部,浙江北部;長江中下游平原,主要分布在長江流域,主要在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浙江江蘇地區(qū);珠江三角洲平原,主要集中在廣東省中南部;再往南就是南嶺和武夷山延伸的東南丘陵地帶(中國最大的丘陵);還有位于四川盆地中的成都平原,晉陜盆地的關中平原,鄂爾多斯北部和西部的河套平原等。 其中流經東北平原的主要有黑龍江,烏蘇里江,嫩江,松花江,遼河五大河流,其中黑龍江和烏蘇里江是中俄界河,烏蘇里江發(fā)源于錫霍特山脈,兩江在中國雞嘴處,俄羅斯遠東行政中心伯力匯合,最后注入韃靼海峽北部;發(fā)源于長白山天池的松花江,越過小興安嶺和張廣才嶺后在黑龍江的同江市匯入黑龍江,三江共同形成了東北平原之一的三江平原;發(fā)源于大興安嶺的嫩江在吉林省松原市匯入松花江,兩江共同形成了東北平原之一的松嫩平原;發(fā)源于燕山山脈的遼河,位于東北平原的南部,在遼東灣注入渤海,形成了東北平原之一的遼河平原。流經華北平原的主要有黃河,黃河發(fā)源于青藏高原,穿過秦嶺西麓,從祁連山,六盤山,賀蘭山三山之間穿過,沿著賀蘭山,陰山,呂梁山流過,在呂梁山,太行山,秦嶺之間穿過到達華北平原,注入渤海,黃河在南下的陜西省和山西省交界處的壺口鄉(xiāng)(鎮(zhèn))有世界第一大黃色瀑布:壺口瀑布;黃河最大的支流渭河發(fā)源于秦嶺西麓,穿過關中平原,秦嶺北麓,在潼關注入黃河。流經長江中下游平原的是長江,發(fā)源于青藏高原,穿過青藏高原,云貴高原,四川盆地,橫跨巫山到長江中下游平原,在上海注入東海。在黃河和長江之間,世界上最大的人工運河京杭大運河,從杭州一直橫貫華北到北京,溝通黃河和長江。流經珠江三角洲平原的主要是珠江,珠江是北江,西江,東江和珠三角河流統(tǒng)稱,干流是發(fā)源于云貴高原的西江,橫跨東南丘陵,流經云南貴州廣西廣東,在珠三角注入南海,西江支流打邦河在貴州黃果樹鎮(zhèn)有中國第一大瀑布:黃果樹瀑布。 在中國分布著很多湖泊,主要有和蒙古邊界的位于中國東北部的呼倫貝爾湖(呼倫湖在北部,在內蒙古境內,貝爾湖在南部,主體在蒙古國境內,北部在中國內蒙古境內),中俄交界的興凱湖,安徽中部的巢湖,江蘇西部的洪澤湖,浙江江蘇中間的太湖,江西北部的鄱陽湖,湖南北部的洞庭湖,還有青藏高原東北部的青海湖,中部的色林錯,納木錯。 中國最大的島嶼臺灣島,位于福建省對面,中東部是中央山脈,西部是嘉南平原,南部是屏東平原。 3.中亞 中亞包括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坦,塔吉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土庫曼斯坦五國,中亞地形東部較為起伏,西部較為平坦,烏茲別克斯坦,吉爾吉斯坦,塔吉克斯坦三國交界處有著名的費爾干納盆地。 哈薩克斯坦東部有阿爾泰山脈,塔爾巴哈臺山脈山脈等,山地較多,中部是哈薩克斯坦丘陵,西部和西西伯利亞平原,里海沿岸平原,圖蘭低地相接,較為平坦,東部靠南有巴爾喀什湖。 吉爾吉斯坦天山橫穿而過,地形以山地為主,東北部有伊塞克湖。 塔吉克斯坦是帕米爾高原所在地,地形以山地為主。 烏茲別克斯坦和土庫曼斯坦以平原為主,是圖蘭低地所在地,境內也主要為沙漠所覆蓋,其中烏茲別克斯坦境內有克孜勒庫姆沙漠,土庫曼斯坦境內有卡拉庫姆沙漠,烏茲別克斯坦最東部是天山山脈的西部,烏茲別克斯坦和哈薩克斯坦之間還有快要消失的咸海。 中亞有兩條主要的河流,其中阿姆河發(fā)源于塔吉克斯坦境內的帕米爾高原,流經塔吉克斯坦和阿富汗邊界,烏茲別克斯坦和阿富汗邊界,烏茲別克斯坦和土庫曼斯坦邊界,從烏茲別克斯坦注入咸海。錫爾河,發(fā)源于吉爾吉斯坦境內的天山山脈,流經三國交界的費爾干納盆地,流入哈薩克斯坦西南部,注入咸海。兩條河流中阿姆河在沙漠中穿行,錫爾河在克孜勒庫姆沙漠邊緣流過。 4.中南半島 中南半島位于亞洲東南部,屬于東南亞的一部分,包括緬甸,泰國,柬埔寨,老撾,越南五國,湄公河在全部的五國中流過。湄公河,中國叫瀾滄江,發(fā)源于中國的念青唐古拉山脈東北麓,順著橫斷山脈南下,過云貴高原,到中南半島,流經云南和緬甸邊界,緬甸和老撾邊界,老撾和泰國邊界,最后流入柬埔寨中東部,在越南的三角洲平原注入南海。 東南亞總體是北部是接云貴高原的撣邦高原,兩邊是若開山脈和長山山脈,南部是河流沖積平原。 越南是狹長型國家,以越老國界的長山山脈為脊梁,主要以山地為主,平原主要分布在北部紅河平原和南部的湄公河三角洲,越南北部和中國廣西的界河歸春河上有亞洲第一大瀑布:板約德天瀑布,越江境內是板約瀑布,中國境內是德天瀑布。 老撾也是狹長型國家,國土以撣邦高原和山地為主,境內南部的占巴塞省南部湄公河上有號稱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孔恩瀑布,靠近柬埔寨邊界。 柬埔寨主要位于湄公河平原上,北部是山地,境內有東南亞第一大湖洞里薩湖。 泰國北部是撣邦高原,南部和湄公河平原接壤,西部是湄南河平原。湄南河發(fā)源于北部的撣邦高原,在南部三角洲注入暹羅灣。 緬甸北部是撣邦高原,西部是若開山脈,橫貫南北的是伊洛瓦底平原。伊洛瓦底河發(fā)源于北部的橫斷山脈和撣邦高原,在南部三角洲注入安達曼海。緬甸的東部還有橫貫南北的薩爾溫江,在中國境內叫怒江,發(fā)源于念青唐古拉山脈南麓,順著橫斷山脈,穿過撣邦高原,流入安達曼海。 5.南亞 南亞位于亞洲南部,包括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不丹,孟加拉,斯里蘭卡,馬爾代夫七國。 巴基斯坦境內蘇萊曼山脈橫貫南北,西部屬于伊朗高原,東部是印度河流域的印度河平原,平原之上是塔爾沙漠。巴基斯坦主要的河流是印度河,印度河發(fā)源于青藏高原,流過喜馬拉雅山脈和喀喇昆侖山脈之間的谷地,后穿越喜馬拉雅山脈過克什米爾高原,南下,流經印度河平原和塔爾沙漠,在卡拉奇附近注入阿曼灣。 印度北部喜馬拉雅山地和恒河平原,中南部是被溫迪亞山脈,高止山脈包圍的德干高原。印度境內主要的河流是恒河,發(fā)源于喜馬拉雅山脈南麓,流經恒河平原,在孟加拉境內流入孟加拉灣。印度東南部的卡納塔克邦西部有著名的喬格瀑布。 孟加拉主要是恒河和布拉馬普特拉河(雅魯藏布江拐彎后)匯合后形成的賈木納河三角洲平原,也叫恒河三角洲平原。其中雅魯藏布江發(fā)源于中國境內的喜馬拉雅山脈北麓,流經整個藏南,印度東北部分,在孟加拉首都達卡附近和印度河匯合后流入孟加拉。 不丹和尼泊爾位于喜馬拉雅山脈南麓,都是山地為主。 馬爾代夫是小型群島國家,斯里蘭卡中部是高原,四周沿海地區(qū)分布有平原。 6.西亞 西亞位于亞洲西部,包括阿富汗,伊朗,阿塞拜疆,亞美尼亞,格魯吉亞,土耳其,敘利亞,黎巴嫩,以色列,巴勒斯坦,伊拉克,約旦,塞浦路斯,沙特,阿聯(lián)酋,巴林,卡塔爾,阿曼,也門,科威特等國家。 整個西亞以高原和山地為主,平原較少。 伊朗,阿富汗位于扎格羅斯山脈,厄爾布爾士山脈,蘇萊曼山脈,興都庫什山脈之間的伊朗高原,其中興都庫什山脈橫穿阿富汗東西,伊朗東部有盧特沙漠,北部德黑蘭南部有卡維爾鹽漠,伊朗西北部靠近土耳其邊界有烏魯米耶湖。阿富汗東部有發(fā)源于興都庫什山脈的喀布爾河,流經興都庫什山脈和蘇萊曼山脈之間的谷地,進入巴基斯坦西北部,在伊斯蘭堡西部注入印度河。 在伊朗高原上,阿富汗西南,巴基斯坦西北,伊朗西部,三國交界處是一個位于興都庫什山脈,蘇萊曼山脈,基爾塔爾山脈,莫克蘭海岸山脈,伊朗高原之間的錫斯坦盆地和勒齊斯坦沙漠。 在阿富汗和塔吉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東部是著名的吐火羅盆地,位于阿賴山,帕米爾,興都庫什之間。 外高加索中格魯吉亞和阿塞拜疆位于大小高加索之間主要是格魯吉亞的黑海沿岸平原,庫拉河河谷,阿塞拜疆的庫拉河中下游平原,亞美尼亞處于小高加索山脈,托魯斯山脈,扎格羅斯山脈,厄爾布爾士山脈的匯聚處,形成亞美尼亞高原。 土耳其主要位于龐廷山脈和托魯斯山脈之間的安納托利亞高原上沿海地區(qū)分布有平原,凡湖位于土耳其東部。 阿拉伯半島是一個西南向東北傾斜的高原,也門最高,半島東部有塞拉特山脈,也叫希賈茲山(漢志)一直傾斜到兩河流域,其中阿曼東部有哈杰爾山。 阿拉伯半島主要被沙漠覆蓋,南部是魯卜哈利沙漠,中部是小內夫得沙漠,北部是內夫得沙漠,以色列南部是內蓋夫沙漠,西奈半島有西奈沙漠,敘利亞南部,伊拉克西部和約旦東部和北部有敘利亞沙漠,整個阿拉伯半島大部分地區(qū)都被沙漠覆蓋。 平原主要分布在兩河流域(伊拉克和敘利亞東部),阿拉伯半島東岸的波斯灣低地,地中海東岸(敘利亞,黎巴嫩,以色列西部沿海平原,三國沿海都是平原,平原東側是山地,黎巴嫩是黎巴嫩山脈,以色列是約旦河谷兩岸山地),庫拉河中下游平原,格魯吉亞黑海沿岸平原等五處。其中兩河指的是在幼發(fā)拉低河和迪格里斯河,兩條河流發(fā)源于安納托利亞高原東部和亞美尼亞高原,幼發(fā)拉低河流過敘利亞東部,迪格里斯河出土耳其后一直在伊拉克境內,兩條河流主體都在伊拉克境內,在伊拉克南部的巴士拉附近注入波斯灣。 以色列(巴勒斯坦)和約旦之間是約旦河谷,兩邊是山地,中間是約旦河和死海,約旦河發(fā)源于敘利亞境內,流經以色列,巴勒斯坦和約旦邊界附近,注入死海。 |
|
來自: ldtsg1957 > 《天文/地理/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