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們,大家好!很多人像攝影師,在進行拍攝時,都會擺出千奇百怪的姿勢,尤其是婚禮攝影師,有時趴在地上,有時又爬到樹上,只為拍出一張優秀的攝影作品,很多人在看到這樣的景象都忍不住發笑,心里會想:“難道這個攝影師是來搞笑的嗎?”所謂“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在其他攝影師眼中,這樣的情景只不過是為了尋找合適的拍攝方向和拍攝角度,小白又要問了:“難道人像攝影不是找到了美景和模特,按下快門記錄這個美好的畫面就可以嗎?”當然不是,拍攝方向和角度,可是十分重要的因素!它們究竟能對畫面產生什么樣的影響呢? 本文推薦閱讀時間:4分鐘。 人像攝影 拍攝方向什么是拍攝方向?所謂拍攝方向是指相機鏡頭與被攝物體的水平平面上360°的環繞一周時的相對位置,常用的幾個方向又正面、側面、斜側面和背面。分別對應人物的正臉、側臉、身體斜側、背影。 拍攝方向 1.正面拍攝 正面拍攝是指相機鏡頭正對在主體的正前方,也就是人物的正臉,這時拍攝的畫面能產生莊重、沉穩的氣氛,對于人物臉部形象和表情有著較為細致、完整的表達,同時,人物的正面體態特征和線條也得到體現,需要注意的是,在正面拍攝中,很容易產生空間感不足、畫面呆板不生動的效果。 正面拍攝 正面拍攝 2.側面拍攝 明白了正面拍攝,側面拍攝自然也就容易理解的多,當相機鏡頭位于人物的正側方,也就是人物的側身或側臉,而所謂的正側方,即與被模特正面成90°的拍攝。在側面拍攝中,物體的姿態和輪廓得到突出的表達,而對光影效果的刻畫,則能在畫面中體現出人物的交流、沖突,或情緒。 側面拍攝 側面拍攝 3.斜側面拍攝 看到這個詞,仿佛斜側面拍攝相對于上面兩個拍攝方向,要難理解的多,其實在實際拍攝當中,斜側面拍攝卻是大家常選擇的一種拍攝方向,分為前側面拍攝和后側面拍攝。采用這種方向拍攝的畫面,具有很強的立體感和空間感,強調人物的立體形態,畫面中的人物相對活潑,主體、陪體的主次分明,強調一種“看”的方向感。 前側面拍攝 后側面拍攝 4.背面拍攝 背面拍攝顧名思義,是從人物的背后進行拍攝的。這時人物的面部表情,已經不再受到關注,但模特的姿態、動作對其心里活動的影響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成為畫面的主要形象。背面拍攝的好處在于觀者無法看到人物的表現,常常能引發觀者的聯想與想象,得到畫面之外的內容。 背面拍攝 背面拍攝 拍攝角度拍攝角度的理解,可以從拍攝高度上得到詮釋,指的是相機鏡頭與模特在垂直平面上的相對位置或是高度。一般可分為平拍、仰拍、俯拍和頂拍等四種形式,即平視模特仰視模特、俯視模特、和垂直俯視模特。 ![]() 拍攝角度 1.平拍 相機鏡頭與被攝人物處于同一水平線上進行的拍攝,就是平拍。使用這種拍攝角度更接近與人眼的正常觀察習慣,且能夠真實的還原畫面,不受鏡頭畸變對人物產生變形的影響。此時的畫面較為平穩,人物真切親近,情緒也十分穩定。缺點與正面拍攝相同,容易產生呆板的效果。 ![]() 平拍 ![]() 平拍 2.仰拍 當相機鏡頭低于模特的水平線進行的拍攝,就實現了仰拍。仰拍時,常常會讓主體得到向上的延延伸,顯得高大、挺拔,通常運用在建筑、風光等題材的攝影中。但在人像攝影中,仰拍能夠有效的利用到鏡頭的畸變和透視效果,對人物的身高進行延長和拉伸,也容易產生我們最喜歡的大長腿效果。除此之外,仰拍的畫面常常以天空為背景,使畫面的得到凈化、簡潔,主體得到突出,這時模特的視線也決定了觀者的視覺感受,仰拍加上模特的直視,常常會讓觀者產生一種被俯視的壓迫感。 ![]() 仰拍 ![]() 仰拍 3.俯拍 顧名思義,相機鏡頭高于模特的水平線時,就得到了俯拍的畫面。在人像攝影中,由于鏡頭的透視效果,俯拍常常讓模特變得矮小,故而常常有一種貶低和輕蔑的視覺效果,但這并非絕對,有些場景下的拍攝,俯拍更能得到一種嬌小、可愛的人物形象,如:兒童攝影。在景別較小時,也會產生一種模特十分平易近人的視覺感受。 ![]() 俯拍 ![]() 俯拍 4.頂拍 所謂的頂拍,實際上是一種極端的角度的俯拍,這時的相機鏡頭幾乎與地面垂直,從被攝主體的上方進行拍攝。這種拍攝手法在畢業照的操場上或是草坪的婚紗照的應用中,十分常見,這時拍攝的畫面空間感被壓縮,將畫面內所有的物體都變成一個二維平面。 ![]() 頂拍 ![]() 頂拍 結語拍攝角度和拍攝方向,有時決定了畫面的構圖方式,在我們學習攝影的過程中,只強調構圖的重要性,往往就會造成忽略細節,導致構圖思路很清晰卻得不到滿意的作品,其實很多問題都是相互聯系彼此影響的,不要斷章取義、以偏概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