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原文: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jiào)。 解釋:所以常從無中,去觀察道的奧妙。常從有中,去觀察道的運行。 第五章 原文: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chú)狗。 解釋:天地無所謂仁慈,任憑萬物自生自滅。 原文:天地之間,其猶橐(tuó)迭乎? 解釋:天地之間不正像個風箱嗎? 第六章 原文:谷神不死是謂玄牝(pìn)。 解釋:空虛是永恒存在的,這叫做深奧的母性。 第十章 原文:天門開闔(hé),能為雌乎? 解釋:五官與外界接觸,能甘于示弱嗎? 第十一章 原文:三十幅共一轂(gū),當其無,有車之用。 解釋:三十根條幅集中在車轂的周圍,車轂中間有了穿軸的空洞,才有車的作用。 原文:埏(shān)埴(zhí)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 解釋:揉摶粘土作器具,當器具中間有空虛的地方才有器具的作用。 原文:鑿戶牖(yǒu)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 解釋:開鑿門窗建造房屋,當房屋中有空虛的地方才有房屋的作用。 第十二章 原文:馳騁畋(tián)獵令人心發狂。 解釋:縱情的騎馬打獵,使人心放蕩發狂。 第十四章 原文:其上不皦(jiǎo),其下不昧,繩繩不可名,復歸於無物。 解釋:它上面并不光亮,下面也不陰暗,它連綿不斷,難以形容,復回歸于沒有物體的形態。 第二十章 原文:我獨泊兮其未兆,如嬰兒之未孩;儡儡(lěi)儡兮若無所歸。 解釋:唯獨我自己淡淡的無動于衷,好像還不會發笑的嬰兒,疲倦啊,像是無家可歸。 第二十七章 原文: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謫(zhé)。 解釋:善于行路的,不留轍跡;善于言談的,不留話柄。 第二十九章 原文:夫物或行或隨、或覷(qù)或吹、或強或贏、或挫或隳(huī)。 解釋:所以一切事物有前行的有后隨的,有輕噓的有急吹的,有強壯的有瘦弱的,有小挫的有全毀的。 第三十六章 原文:將欲歙(shè)之,必固張之。 解釋:想要收斂它,必先擴張他。 第三十八章 原文:上禮為之而莫之以應,則攘(rǎng)臂而扔之。 解釋:上禮有所表現而得不到響應,就伸出胳膊強迫人家來響應。 第三十九章 原文:至譽無譽。不欲琭琭如,珞珞(luò)如石。 解釋:所以,追求過多的榮譽就沒有榮譽,不想做高貴的美玉,要做堅硬的石頭。 第五十八章 原文: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guì)。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解釋:因為圣人雖是方正的但不是切割的,雖是鋒利的但不傷人,雖是坦直的,但不放肆,雖是光亮的但不刺眼。 第七十三章 原文:繟(chán)然而善謀。 解釋:不言語而善于應承。 第七十四章 原文:夫代大匠斫(zhuó)者,希有不傷其手矣。 解釋:那代替高明的木匠砍木頭的人呢,很少有不砍傷自己手指頭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