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指數 01 之前介紹的寬基指數、行業與主題指數等,它們雖然在市值覆蓋、成份分布、風格特點方面各有不同,但是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它們都是按照市值加權的方式來制定指數的,簡單地說,就是成份股市值越大,權重就越高,對指數的影響也就越大。目前市值加權的方式是市場最為主流的指數制定方式,但是主流不一定代表唯一,還有一類“非主流”的指數,這類指數的特征總的來說,就是不以市值來加權,而是對應不同的策略來加權,這一類指數統稱為策略指數,也就是通常意義上所說的SmartBeta指數。 基本面指數 基本面是個大的概念,其價值通常用4個財務指標來衡量:營業收入、現金流、凈資產和分紅。而基于上述4個指標來選擇股票并決定樣本股權重配置的指數就被稱為基本面指數。目前中證指數公司和深圳證券信息公司都發布了各具特色的基本面指數。 名氣最大的要數基本面50指數,該指數全稱為中證銳聯基本面50指數,其挑選以4個基本面指標(營業收入、現金流、凈資產、分紅)來衡量的經濟規模最大的50家A股上市公司作為樣本,且樣本個股的權重配置與其基本面指標相適應。 紅利指數 紅利指數就是由市場上股息率最高、現金分紅最多的股票組成的。其成份股多為市場上的優質資產,由于定期調倉,即定期根據最新的股息率排名做一輪優勝劣汰,所以紅利指數自帶篩選功能。 接下來簡單介紹上證紅利指數、深證紅利指數和中證紅利指數。上證紅利指數由上證A股中股息率高、分紅穩定、具有一定規模及流動性的50只股票組成。深證紅利指數與上證紅利指數相對應,是我國紅利系列指數中最早推出的一只。深證紅利指數為投資者提供了在深交所上市的高現金股息、具有長期穩定回報的40只股票,這類公司大多是成熟的績優股或分紅能力較強的成長股。中證紅利指數選擇滬深兩市中現金股息率高、分紅穩定、具有一定規模及流動性的100只股票組成,它結合了上證紅利和深證紅利的優勢,相較于前面二者,指數樣本股的選擇空間更大,覆蓋面更廣。 低波指數 低波指數的本質是在樣本空間內,通過波動率排名,選取波動率最小的固定數量的股票組成成份股,并通過波動率倒數對成份股進行賦權。其主要邏輯是通過選擇波動性較低的股票來降低投資組合的風險。 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中證500行業中性低波動指數(簡稱500SNLV指數)發布于2016年2月4日,屬中小型股票范疇。 其他市場主流指數 02 H股指數 H股指數就是恒生中國企業指數的簡稱,其由恒生指數公司編制,于1994年8月8日,即首家中國企業——青島啤酒以H股形式在香港聯合交易所(聯交所)上市的一年后推出,基日為2000年1月3日,以港幣為結算貨幣,調整周期為季度,基點為2000。其成份股都是在中國香港上市的中國企業,比如工行、建行、中石油、中石化等國企龍頭。目前由于多種所有制經濟的蓬勃發展,越來越多在內陸成立的優秀的非國有企業也選擇在香港上市,其中不乏行業巨擘,比如騰訊、比亞迪等,它們也被H股指數納入籃子中,所以H股指數由早期反映內陸國企表現的指數(俗稱“國企股指數”)發展為反映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的中國企業總體走勢的綜合性指數。 總的來說,H股指數有以下四個特點:指數包括最大及成交最活躍的H股;指數提供高度的H股市值涵蓋率;成份股經流通市值調整,以反映其可投資性;與恒生指數、恒生中國H股金融行業指數相關性都較高。 納斯達克100指數 納斯達克100指數由美國納斯達克100只最大型非金融類上市公司組成,其最大的特點就是以科技股為主,包括各大硬/軟件、通信、零售、生物技術公司,十分注重成長性,該指數可作為投資者觀察除金融行業以外的美國市場表現的參考指標。 標準普爾500指數 標準普爾500指數簡稱標普500,是美國乃至全世界股市最重要的股票指數之一,其成份股來自美國的兩大股票交易市場紐約證券交易所和納斯達克,由指數委員會選擇并更換、代表性極強、通常被投資者視為美國經濟的晴雨表。與道瓊斯工業指數相比,標普500指數具有采樣面廣、代表性強、精確度高、連續性好等特點,同時包含的公司更多,成份股數量高達505只,因此風險更為分散。 此外,相較于道指以股價加權的方式,標普500指數則是美國首個采用市值加權的股指,其更能反映成份股票在股市中真實的重要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