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敏性鼻炎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見病,不少患者都想知道中醫(yī)治療方法。在此提醒患者:過敏性鼻炎中醫(yī)治療方法僅供患者參考,建議患者還是到正規(guī)的耳鼻喉醫(yī)院治療。 【醫(yī)師介紹】過敏性鼻炎的中醫(yī)治療方法: 1、肺氣虛寒,衛(wèi)表不固 主癥:陣發(fā)性鼻塞,鼻癢,噴嚏頻頻,清涕如水,嗅覺減退,早晚易發(fā),畏風怕冷,遇風(寒)即作,容易感冒;氣短懶言,語聲低怯,自汗,面色蒼白,咳嗽痰稀或咳喘無力。舌質(zhì)淡,舌苔薄白,脈 細虛弱。 治法:補益肺氣,固表護衛(wèi),溫肺散寒。 方藥:偏于氣虛選用:玉屏風散加減:防風10克、黃芪30克(蜜炙)、白術(shù)15克。若鼻癢如蟻行,可酌加僵蠶、蟬蛻;若噴嚏、清涕、語聲低怯者,可酌加人參、茯苓、山藥;若腰膝酸軟者,可酌加枸杞子、制首烏;若畏風怕冷、清涕如水者,可酌加桂枝、干姜、大棗等。 2、脾氣虛弱,化生不足 主癥:鼻塞鼻脹較重,鼻涕清稀,鼻塞不通,淋漓而下,嗅覺遲鈍。鼻塞,鼻癢,清涕連連,噴嚏突發(fā),面色萎黃無華,消瘦,食少納呆,腹脹便溏,四肢倦怠乏力,少氣懶言,舌淡胖,邊有齒痕 ,苔薄白或膩,脈細弱無力。 治法:益氣健脾,溫運中陽 方藥:可選用補中益氣湯:黃芪、人參、白術(shù)、甘草、當歸、陳皮、升麻、柴胡、生姜、大棗 若腹脹便溏、清涕如水、點滴而下者,可酌加山藥、干姜、砂仁等;若畏風怕冷,遇寒則噴嚏頻頻者,可酌加防風、桂枝等 ;若四肢不溫、畏寒腰痛者,可酌加肉桂、附子、枸杞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