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行倉庫位于蘇州河北岸,西藏路橋西北角。四行倉庫因1937年謝晉元將軍率八百壯士在此誓死固守與日本侵略軍孤軍奮戰四晝夜而聞名于世。
四行倉庫是金城、中南、大陸、鹽業四家北方銀行的聯合倉庫。1931年開工建造,1935年竣工。建筑體量較大,長64米,寬15,5米,六層鋼筋混凝土結構。 一九三七年八月十三日,日本侵略軍進攻上海,中國軍隊奮起抵抗,展開了抗戰史上著名的“八一三淞滬保衛戰”,戰斗歷時三個月,殺傷敵軍六萬余人。后終因敵強我弱,我大場防線被突破,守軍國民革命軍第八十八師五二四團團長謝晉元當時任團副,奉命率部隊掩護主力轉移,于十月二十六日進駐上海四行倉庫,誓死固守,孤軍激戰四晝夜,斃敵二百余,傷敵無數。 1937年10月30日,謝晉元部奉命撤離,四行倉庫保衛戰結束,日軍接管倉庫。抗戰勝利后,四行倉庫恢復商用。解放后先是歸軍管,后投入民用,先是上海倉儲公司所屬,后組織變革,歸入百聯集團旗下。 全國人民對這一抗戰英雄事跡和愛國壯舉,無不崇佩感泣,稱他們為八百壯士。一九八五年九月三日,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員會正式任命大樓為《八百壯士四行倉庫抗日紀念地》。上圖,四行倉庫老照片,倉庫的西墻上彈痕累累。(照片下載于網上)
上世紀八十年代的四行倉庫。 四行倉庫大門。原上海市市長汪道涵題寫了“上海四行倉庫”六個大字。 陳列在四行倉庫門廳里的謝晉元雕像。
1937年“八一三”淞滬抗戰的硝煙戰火中,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和“八百壯士”成了一座不朽的歷史豐碑。然而,長期以來,四行倉庫僅有一間小小的陳列室紀念這一壯烈史實。
2014年4月26日,上海市委專門召開常委會,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活動做出安排,將擴建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據介紹,擴建的設計是四個一:一個紀念館,一堵墻即西山墻,一個廣場,一座群雕。四行倉庫整體建筑要按原有圖紙恢復歷史原貌,后來搭建的7樓要全部拆掉。西山墻上原來是彈痕累累,還有一些炮彈打穿的洞,在高處的炮洞被糊了起來,低處有的被開成窗戶,擴建建紀念館時都要恢復。
死守四行倉庫的英雄謝晉元將軍墓地在上海虹橋萬國公墓名人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