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薩拉曼卡 5月27日,今天我們要從葡萄牙波爾圖回到西班牙馬德里,乘明天早上的飛機回家啦! 這段路程有550公里,途中要游覽在1988年就被世界遺產(chǎn)委員會收編的古城——薩拉曼卡。 ![]() 薩拉曼卡古城位于西班牙北部卡斯蒂利亞—萊昂自治區(qū)西南的薩拉曼卡省,是薩拉曼卡省的首府。薩拉曼卡是西班牙一座青春溢滿大學(xué)城,擁有十三世紀所創(chuàng)立西班牙最古老的大學(xué)——薩拉曼卡大學(xué),可以媲美巴黎大學(xué)、牛津大學(xué)。這座古城的歷史中心有許多具有羅馬風(fēng)格、 哥特風(fēng)格、摩爾風(fēng)格、文藝復(fù)興時期風(fēng)格和巴洛克風(fēng)格的建筑物。 半路上停在一家餐館前休息。不是飯口,餐館里沒有其他客人,橢圓形餐桌上餐具擺放得一絲不茍,窗臺上幾盆小花與餐館的風(fēng)格很搭——低調(diào)、優(yōu)雅。 ![]() ![]() 后廚的門開著,我看到廚師在攪拌鍋里的食物,鍋灶都光潔锃亮。對于鍋里的東西,不知道是否美味,對餐館的清潔與優(yōu)雅非常喜歡。無論在西班牙還是葡萄牙,無論在街邊小店還是百年老店,都有各自的風(fēng)格,唯有整潔是千篇一律的。 ![]() ![]() 薩拉曼卡老城是黃色的,據(jù)說是使用了一種黃砂巖的石材,在夜晚的燈光下還會發(fā)光。在窄窄的胡同里穿行,一邊是黃色的高墻,另一邊是石塊壘起的老墻,貴族的紋徽雖然模糊不清,依然倔強地凸出墻面。 ![]() ![]() 出了胡同,便是一片新天地,藍色與黃色互不相讓,各自據(jù)守皇天與后土。 ![]() 當(dāng)墻上滿是貝殼的建筑出現(xiàn)在我們面前時,都很驚訝這奇特的裝飾。小于說這就是大名鼎鼎的“扇貝之家”。薩拉曼卡最最受歡迎的宮殿之一,也是最能體現(xiàn)西班牙哥特式文明的建筑之一。 ![]() ![]() 這座房子是15世紀末,16世紀初由一位唐·羅德里奧·阿里阿斯·瑪爾多納多的人建造的,他現(xiàn)在就在“扇貝之家”旁邊坐著著呢,身后一排管風(fēng)琴似的管子涌出水來,他可不僅僅是大款。他是薩拉曼卡大學(xué)的校長,還是法學(xué)博士。他同時也是卡斯蒂利亞王國議會的成員,伊莎貝拉女王登基后,他參與了天主教雙王與葡萄牙的阿方索六世的和談,參加了西班牙和葡萄牙兩大帝國瓜分新世界的舉世聞名的托爾德西里亞斯條約(教皇子午線)的簽約儀式,并且還是代表卡斯蒂利亞簽字的其中一人。也是圣地亞哥騎士團的書記長。 ![]() 貝殼象征圣雅各,也代表著羅德里奧所屬的圣地亞哥騎士團。 記得我們在薩拉戈薩參觀的皮拉爾圣母教堂就是相傳耶穌十二使徒之一圣雅各傳教至薩拉戈薩,見到圣母瑪利亞向其顯靈,慰問這位不辭勞苦在伊比利亞半島傳播教義的基督門徒之后建立起來的。 ![]() 相傳圣雅各的墓在西班牙被發(fā)現(xiàn)后,潮水般的信徒前來朝圣。這條“圣雅各之路”(歐洲各地到西班牙圣地亞哥的必經(jīng)道路)的標(biāo)志就是貝殼圖案。 ![]() 圣雅各之路與耶路撒冷、羅馬并稱為基督宗教三大朝圣路線。因為雅各是漁民出身,所以圣雅各之路的重要標(biāo)志是一只白色扇貝貝殼。 ![]() 外墻上除了那近400個貝殼,還有四扇各不相同很漂亮的窗戶。可惜沒有全拍下來。大門門楣上的雕塑很復(fù)雜,瑪爾多納多家族的紋徽是百合花,位于一把國王的權(quán)杖之。現(xiàn)在這里是薩拉曼卡大學(xué)的圖書館。 ![]() ![]() ![]() 薩拉曼卡特別牛的是1218年萊昂王國國王阿方索九世下令建立薩拉曼卡大學(xué);1255年,由阿方索十世國王和羅馬教皇亞歷山大四世聯(lián)合授予薩拉曼卡大學(xué)大學(xué)印章。薩拉曼卡大學(xué)與巴黎大學(xué)(法國)、牛津大學(xué)(英國)和博洛尼亞大學(xué)(意大利)齊名,并稱歐洲四大名校,西班牙人引為驕傲,必須的。 今天的薩拉曼卡已經(jīng)是座大學(xué)城了。 這里是西班牙語的搖籃,當(dāng)?shù)厝苏f著最純正的西班牙語。 薩拉曼卡大學(xué)的的正面有個不大的廣場,巍然屹立在中央的是神學(xué)家、詩人和哲學(xué)家弗賴·路易斯·德·萊昂的雕像。這位薩大教授曾被宗教裁判所關(guān)押了四年,罪名是將圣經(jīng)中的“所羅門之歌”譯成西班牙語。1577年1月29日被釋放的德·萊昂回到講臺,他說的第一句話是:昨天我們講到…… ![]() 牛! 文豪塞萬提斯來這所大學(xué)求學(xué)并在這里寫下《唐·吉訶德》。 我們轉(zhuǎn)過身來面對大學(xué)的正門時,吃驚地看到面前是一幢布滿銀匠風(fēng)格雕塑的建筑,這座大門建造于1534年,分成三截浮雕裝飾,雕刻隨著高度的增高越來越突出。 ![]() 下面是天主教雙王,中間是查理五世、天主教君主和國家徽章,最上面大概有圣母吧?四周圍繞著羅馬教皇和修士。 ![]() ![]() 我們正仰著頭嘖嘖稱贊時,小于說浮雕里有一只青蛙,誰看到了就有好運氣。我睜大一雙老花眼玩命地找,還用照相機放大了找,沒找著。小于不忍心看著幾位老大姐這么費勁,用手電筒光打到一個地方,別的人都看到了,我不好意思說還沒看到,趕緊用相機把那塊地方拍下來,心想回家再看。 ![]() 寫游記的時候,在電腦上放大照片看了半天,還沒有找到,看別人游記里的照片,這才算是找到了。一個骷髏上趴著一只青蛙(也許是癩蛤蟆)。它象征著罪惡在死后會受到懲罰,后來不知怎么就成了吉祥物了? ![]() 不過,也難說,我沒找到那只青蛙,轉(zhuǎn)身就把相機扔石板路上了。 薩拉曼卡有新舊兩所大教堂緊挨著,舊教堂建于1140年,已經(jīng)是博物館了,1513年建起了哥特式的新教堂也有幾百歲了。 來到新教堂正立面前,哈!這里銀匠風(fēng)格的浮雕更上一層樓。這座歷時200年才完成的建筑,是哥特式結(jié)構(gòu)和銀匠式裝飾令人驚嘆地結(jié)合,后人贊嘆它是“哥特式最后嘆息”。 ![]() ![]() ![]() 教堂里面,用石磚壘起來的高聳的石柱頂部像一束束花枝向上散開支撐著拱頂,在頂上巧妙地結(jié)成圖案。成為非常獨特而又具有動感的裝飾。 ![]() ![]() 祭壇普普通通并不奢華,祭壇上方的布局卻是花費了心思地搞得那么的精致不落俗套。 ![]() 最抓眼球的是這面矮墻上的石雕,非常靈動的石雕,尤其是那三個透雕的花朵,500年前石匠高超的工藝水平,到今天也不容易比肩吧。 ![]() ![]() 唱詩班座位上的精雕細刻在托萊多大教堂和塞維利亞大教堂都領(lǐng)教過,今天再復(fù)習(xí)一遍。 ![]() ![]() 薩拉曼卡的這座新教堂豪華而不土豪,在銀匠風(fēng)格的裝飾上下足了功夫,在細節(jié)上追求繁復(fù)精致,在整體上顯得恢弘大氣,用200年的時間打磨出這件精品教堂里能看到哥特式、文藝復(fù)興式和巴洛克式風(fēng)格,還帶著些許書卷氣。 ![]() 其實我們的重點要去看建于13世紀的舊教堂,一般來說,歲月久遠的東西比較好看,因為留存的不多,看一眼少一眼。 我知道新舊大教堂是連在一起的,一直就踅摸找到舊大教堂的入口,看到幾個老外走進一間正面入口附近的小禮拜堂,尾隨而入,果然找對了入口。 小禮拜堂里的圣龕,年頭久遠。 ![]() 舊大教堂里粗大的石柱和巨大的半圓穹頂,彪炳著羅馬式古建筑的風(fēng)采, ![]() ![]() 柱頭的雕塑有很多種,據(jù)說是10世紀前后流行的羅曼式雕刻風(fēng)格,充滿古典的渾樸典雅。 ![]() 雖然在公元3世紀薩拉曼卡被迦太基人占領(lǐng),之后的許多年這里是羅馬人的聚集地,直到7世紀摩爾人來了。在基督教徒收回這地方后,這里就一直是西班牙的文化中心,直到十六世紀。 祭壇是上的用木質(zhì)銅鍍金配上各種琺瑯及明貴寶石鑲嵌裝飾的53塊祭壇畫是15世紀意大利畫家的作品。這種豪華祭壇畫的形式對我們倒也不稀奇了。 ![]() 祭壇上方是半圓形的壁畫,內(nèi)容是《最后的審判》。 ![]() 舊大教堂最牛的是有歐洲現(xiàn)存僅有的第一批出現(xiàn)的歌特式教堂裝飾壁畫,還有很多幅。這些濕壁畫在后來幾百年的屢次修繕時都被精心地呵護著。 ![]() ![]() 圣龕。 ![]() ![]() ![]() ![]() 舉目四望,墻壁上有很多陵墓,地上也都是,就像走在墓園里。 ![]() ![]() ![]() ![]() ![]() ![]() 能夠葬在這座教堂里的人都不是等閑之輩,更重要的人物葬在側(cè)殿里。 ![]() ![]() 有幾間房子里擺出了收藏品。 ![]() ![]() ![]() ![]() ![]() ![]() 在教堂里的小店里看到這張圖片,是教堂外墻浮雕上刻著一位身著宇航服的宇航員。幾個世紀前的建筑怎么會出現(xiàn)宇航員的形象呢?這是1992年一批大學(xué)生在修復(fù)古建筑活動期間的一個“惡作劇”。這種明目張膽破壞文物的行為,沒被馬上改正,反而做成明信片,成為一景。這份寬容和理解上哪兒找去。 ![]() 離開時驀然回首。 ![]() 路過這堵過分“通透”的墻。 ![]() 從教堂出來直奔市中心的馬約爾廣場,薩拉曼卡人常說,這廣場投石可到,近在咫尺。薩拉曼卡的主要街道與交通干線都匯聚于此。 ![]() 這個馬約爾廣場名副其實的大,馬約爾是mayor的音譯,在西班牙語里是形容詞大的最高級,意為最大的廣場。薩拉曼卡的馬約爾廣場露天面積達6400平方米位列西班牙一眾廣場之首,在歐洲也是前三甲的大廣場。 ![]() 廣場四四方方的是巴洛克風(fēng)格,周圍是一圈四層樓房,黃色的墻,紅色的房頂,底層是拱廊。正面有座漂亮的鐘樓,很氣派。廣場上熙熙攘攘的游客,很多游客就坐在陽傘下面吃吃喝喝。 ![]() ![]() 每座拱門上雕刻著很多西班牙及薩拉曼卡大咖的頭像,小于指給我們看了塞萬提斯和圣女特蕾莎的頭像。 ![]() ![]() ![]() ![]() 我們對特蕾莎并不熟悉,小于說她是16世紀的人,出生在信奉基督教的貴族家庭,對基督以及圣徒生活具有濃厚的興趣。因不滿父母所安排的婚姻,特蕾莎離家出走,進入阿拉比附近的一家修道院,成為一名修女。她恪守戒律、保護窮人、關(guān)愛弱小,并對宗教戒律進行改革。她大部分時間在薩拉曼卡生活,也葬在薩拉曼卡。 馬約爾廣場是由國王菲利浦5世于1729年下令興建,26年后在1755年大功告成。 建成后,廣場便經(jīng)風(fēng)雨見世面,見證了發(fā)生在西班牙與薩拉曼卡的許多重大的政治、社會經(jīng)濟與信仰變革的事件。19世紀中前期,這里曾是斗牛的場所,揮之不去的血腥氣彌漫在廣場上空。除此之外,馬約爾廣場曾經(jīng)更多地作為集市、音樂廳和戲劇舞臺存在著。 現(xiàn)在拱廊被各種餐廳、酒吧和冰激凌店填滿,陽光、美食、閑聊與休憩成為廣場的主題。 ![]() 馬約爾廣場黃色砂巖墻面在陽光的照耀下煥發(fā)著金黃色的光輝,人們稱呼它是金色廣場。 我們吃了點三明治,接著趕路了。 車走了一個多小時,停在一座只剩下四根柱子和橫梁的古老的羅馬神殿旁邊。小于說這里還有個世界遺產(chǎn)——阿維拉古城,讓我們?nèi)ミh眺一下。哈哈,沒想到還有驚喜等著呢。 ![]() 爬上神殿旁邊的巖石,看到一圈非常整齊的古城墻佇立在不遠處的山坡上,團團圍住一片紅房頂?shù)姆孔樱瑤讉€教堂的鐘樓醒目地凸起在藍天下。 ![]() 小于告訴我們阿維拉城墻有88個圓形碉堡,9個城門,2000多個城堞。城墻逐次連接著碉堡,形成兩公里半的城垣,大致呈6邊形,墻高12米,厚3米,工程浩大,造形奇特,巍峨雄偉,雖歷近千年,仍完好如初,真叫人吃驚。 ![]() 公元8世紀,摩爾人幾乎占領(lǐng)了整個伊比利亞半島。直到11世紀,西班牙的基督徒才完全打敗阿拉伯人,為了鞏固這來之不易的戰(zhàn)果,國王阿方索六世將一批西班牙最優(yōu)秀的騎士調(diào)遣到此,他們立即動手開始修建一個軍事重鎮(zhèn)所需具備的一切防御工事,使其成為基督教王國中最堅固的堡壘。 ![]() 阿維拉是大名鼎鼎的天主教雙王之一的伊莎貝拉的出生地,因此有了“王城”之譽。這里也16世紀西班牙修女特蕾莎的誕生地,城內(nèi)有座圣特蕾莎女修道院。 回到馬德里,把行李放到酒店里。就跟小于去逛超市采購,各自買到了喜歡的東西,特便宜了。 晚上還有一個大驚喜等著我們呢,猜猜?肯定猜不到,小于請我們吃海鮮大餐踐行! 像小船似大盤子上堆滿了海鮮,有帝王蟹、螃蟹、小龍蝦、大蝦、還有用藏紅花水煮的海鮮飯,還有上等的西班牙火腿,入口即化,唇齒留香。喝的是一種粉紅色的葡萄酒我們大快朵頤,舉杯相碰,慶賀這次完滿的兩牙旅行,感謝小于周到的服務(wù),感謝他一路上扔給我們那么多的驚喜,我們后會有期。 ![]() ![]() ![]() 西班牙、葡萄牙的旅行讓我們大開眼界,看到了無比輝煌的建筑藝術(shù),登峰造極的銀匠式雕刻,躋身于世界之林的繪畫,狂熱的宗教信仰,黃金堆砌的祭壇,還有名不虛傳的各種美味;西班牙火腿、涼湯、烤乳豬、燒牛尾、海鮮飯、葡萄牙蛋撻、葡式咸魚包…… 熱烈、憂郁、驕傲的弗拉明戈舞。 伊比利亞半島上獨有的,基督教與伊斯蘭教兩種文化幾百年交融形成的燦爛文明。 還有地理大發(fā)現(xiàn),有恩里克、哥倫布、麥哲倫、達·伽馬…… 歷史學(xué)家羅榮渠教授在《為什么不會有中國哥倫布》這篇文章里說:“西方人的美洲發(fā)現(xiàn)和新航路發(fā)現(xiàn),改變了西方人的世界觀,使之從窄小的歐洲眼光放大到整個世界,歐洲地圖學(xué)界重新繪制了包括歐、亞、非、美各大洲的世界地圖,從此開始了向海外已知和未知的地區(qū)進行征服和殖民擴張的大進軍。” 我們看到了這兩個帝國日不落時的余暉,雖然帝國已經(jīng)崩潰,但從巴塞羅那廣場上指向東方的哥倫布紀念柱,從里斯本的地理大發(fā)現(xiàn)紀念碑都能感覺到這里所有人都記得他們祖先曾經(jīng)有過的豐功偉績。 2019-12-15 ——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