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網絡熱詞'種草'受到很多年輕人熱捧,這個'種草'不是說真的去春播秋收一把青草,而是指把自己喜歡的商品推薦分享給別人,讓更多人喜歡這個商品,激發他們的購買欲望! 在很多主打內容推薦的電商平臺上,'種草社區''試用筆記'成了很多人購物的參考,但這些所謂的,真人試用推薦內容值得信賴嗎? 據記者調查發現,有組織專門刷評論、刷點贊、刷收藏都是假的,只為'勾引'你消費!有消費者說,現在軟文太多,瘋狂推一個東西,反而覺得是商家植入……你被'種草'坑過嗎? 網購買東西先看評價,已成為大部分買家的習慣,看到好評較多時,自然對商品留有不錯的印象。反之可能就會打消購物的念頭,因此,對賣家而言,維護好產品評價很重要。 利用網購評價吸引網民消費,已經成為眾多電商的一種促銷手段,然而這其中,也有一些不良商家,通過一些非法的手段,給商品刷出很高的信譽,以虛假評價來達到吸引消費者眼球的目的。而許多帶有'從眾心理'的顧客,往往會被這種虛假的'高銷量'及'高評價'所蒙蔽,在不知不覺中被吸引并下單消費。 電商評論可造假 '種草經濟'有坑 在北京工作的崔小姐是一個網購達人,看信譽、看銷量、看評價,她的網購經驗豐富。但是,最近她的網購消費也頻頻'踩雷'。 消費者崔小姐:'有很多美妝產品,我看人家有推薦然后自己被'種草',然后就去買。因為有很多博主口紅試色,就她們試那個顏色跟買回來的顏色差別很大。' 崔小姐剛剛大學畢業的時候,就收到了很多'兼職'的邀請。 消費者崔小姐:'找兼職的時候看到很多人招聘刷單的人,就有這樣的工作,招很多寫手來做。' 崔小姐抱著一探究竟的心情,在某公眾號上添加了一個'水軍'頭目的微信,隨即被拉入一個點贊收藏評論群。同時,她收到了一份'寫手攻略'。群主每天在群里'投放任務',寫手按要求完成任務:對商品收藏、點贊,再評論。評論要求二十字以上,且要真誠自然。完成任務后截圖給群主,就可以賺到一單的酬勞。 崔小姐發現,每天群內'任務'的種類繁多。護膚,美食、旅拍、服裝……這些寫手團隊以關鍵字為依托,通過點贊、評論量提升產品搜索排名和信任值。以某個'任務'為例,崔小姐在沒有任何親歷的前提下,完成了對帖子內容收藏、點贊和評論等一系列工作。完成'任務'幾天以后,她在'種草筆記'下翻看自己的評論內容,杜撰的內容赫然在列,成為其他人對商品的判斷和參考。 刷流量假評論黑色產業鏈滋生 收藏、點贊、刷評論,這些寫手組織遍布各大求職網站、電商網站、微信公眾號以及QQ群之中,數據黑色產業鏈的觸手已伸向各大互聯網平臺。 那么,這些代刷代寫的組織是怎么實現操控商品評價和搜索排名的呢? 在網上搜索'軟文、代寫'等關鍵詞,就會出現大量代寫、代發、刷單等服務的結果。記者隨機咨詢一家電商的'店鋪',客服回復自動彈出了一些刷單的'組合套餐':150個點贊加150個收藏40元,300點贊加350個收藏80元。除提供點贊、收藏、代寫'種草文'之外,還有轉發、評論及增加粉絲等全方位的'增值項目'。 另一家店鋪則直接提供了微信號讓記者添加。店家店家拿出多個案例,并說明他們操作之后可以實現商品搜索排名靠前。聊天過程中,表示可以在沒用過任何產品,沒有任何真實體驗的前提下,把產品評論做得非常漂亮,誘導消費者購買,也就是流行說法'種草'。同時,只要'錢給得到位',可以聯系明星為品牌做推廣,'完全按著品牌方的意思說話'。 '水軍'鋪'評論'誘導網民'跟風' 明碼標價,甚至還有套餐服務,原本用來分享好物的'種草',變成了對消費者的誘導,甚至是誤導,還形成了一條完整的評論營銷產業鏈。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講述了這個產業鏈的操作模式: 每一個平臺它信息收錄的方法是不一樣的,所以'水軍'公司需要去分析每一個平臺內容收錄的規則,這些不同的平臺,什么樣的內容容易被收錄,容易被置頂,他們前期會有一個分析。分析之后它會給企業一個建議,需要有大量的這種評論轉發,那'水軍'就去鋪量,鋪這種評論量,轉發量,因為網民都是這種從眾心理嘛,前期把輿論引導好了之后,有會有一些網民主動去跟隨,然后慢慢產生一些這個真實的一些評論。根據客戶的需求,定制不同平臺的一些輿論引導的方法,然后通過'水軍'去堆積輿論。企業的付費方式就是效果付費,或需求付費、項目付費,只要付費形式談好就行了。 相比傳統電商,近些年興起的'社交電商'是在信任基礎上實現的社交商業轉化。明星達人們分享的測評好物,常常會貼上網購鏈接。評論量大的帖子,瀏覽量大的'種草'視頻,也會有更強的'帶貨'能力。'水軍攪局'的現象,正是虛假評價這一老頑疾在社交電商領域的新表現。 一些廣告行為以'種草'著稱,以意見領袖作為測評者,并將測評結果轉化為網絡軟文,推廣自己簽約銷售的商品。'測評加銷售'模式,具備了網絡廣告的性質,從這個意義上說,這些平臺也受廣告法等法律規范約束。 律師郭延虎: 專門從事'水軍'行業的人員為了獲取不法利益,不顧客觀事實,大量地發帖、灌水、刷流量,這種情況實際上已經是侵犯到了消費者和其他正當經營者的合法權利。這種行為情節嚴重的話,已經涉嫌構成犯罪。 ' 刷單'本身是一種違法行為 2018年1月1日,新修訂的《反不正當競爭法》對網絡刷單進行了明確規定: 第八條 經營者不得對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質量、銷售狀況、用戶評價、曾獲榮譽等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欺騙、誤導消費者。經營者不得通過組織虛假交易等方式,幫助其他經營者進行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 第二十條 經營者違反本法第八條規定對其商品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或者通過組織虛假交易等方式幫助其他經營者進行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的,由監督檢查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處二十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處一百萬元以上二百萬元以下的罰款,可以吊銷營業執照。 在此,廳哥要提醒廣大消費者,選購商品時應保持理性按需購買,對評論多留些心眼,當發現評價只是一味地給予好評,而不留言或留言只是客套話,一定要評估評論的可信度再購買。 如何判斷虛假評論? 1。 評論內容。消費者不要只看評級,要細致研讀評論,一旦評論看起來不自然或者內容重復或者過長過短都要引起懷疑。 2。 查看評論發布時間。如果其中許多是在短時間內發布的,那么可能判斷這些評論是預先設定好的。 3。 從評論者入手。消費者不僅要查看當前的評論,很有可能會點擊查看留下評論買家的歷史留評記錄。看他們是否都給產品留五星,都購買了些什么東西。如果留評者在幾個月內多次購買了相同類型的產品,那么可能認為他們是專門撰寫好評的成員。 4。 留評內容是否分歧很大。如果某些評論總是在贊揚其他人高度批評的產品,那么這些評論會顯得非常可疑。 最后廳哥還要多提醒一句,參與刷單有風險,刷單本身是一種違法行為,網絡刷單100%是詐騙,請不要再相信刷單可以賺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