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觀察員一定被高大上的文章封面欺騙了吧,其實所謂“馬斯克飛船”長這樣。 11月21日,“次時代火箭”Starship(星船)測試版,在德克薩斯SpaceX試驗場進行地面壓力測試時,發生部分爆裂,迸發出大量氣體,當地航天愛好者進行實時直播時全程抓拍。 SpaceX公司CEO,埃隆·馬斯克希望利用該飛船,將貨物和人員運送到月球、火星。 今年9月,馬斯克向媒體展示了該飛船,聲稱幾個月內將進行低空飛行,半年內將進行軌道飛行。 經此一役,SpaceX的時間表必然會發生變化,馬斯克在推特回應此事稱,星船將使用更新的新型號進行飛行測試。 “允悲”完馬斯克,還是先和大家說說“馬斯克星船”的由來。 星船(Starship)是SpaceX正在開發的私人太空飛行項目,被設計成了長途客貨飛船,擁有二級的可重復使用運載火箭。由于擁有超重型追推級,所以被稱為“星際飛船”。 值得一提的是,星船的首席設計師是埃隆·馬斯克本人,引擎設計是則是SpaceX初創員工,湯姆·穆勒。穆勒設計過龍飛船、梅林火箭發動機,被認為是世界最好的航天器推進專家之一。 作為大型星際飛船,目前的試驗版星船由低溫處理的不銹鋼制造,發射質量1320噸,高50米,寬9米,最初設計載荷為150噸,不過目前已經下調至100噸。 2019年4月、7月、8月,試驗版星船進行了三次試驗,均獲成功,升空距離由1米提高到20米,又提高至150米,滯空時間也從22秒提高至57秒。 2019年9月,馬斯克發布了星船完整版數據,高度118米,直徑9米,超重型助推級裝有37個猛禽引擎,星船本身裝有6個猛禽引擎,能夠將超過150噸貨物送上低地軌道。 完整版星船尺寸,不僅超越了冷戰時期火箭雙雄土星五號及N1,還超越了NASA正在開發的登月火箭太空發射系統(SLS) 長征五號、獵鷹九號、星船測試版高度對比 正在制造的星船測試型,與此前發布的宣傳圖對比 星船作為運載火箭,有觀點認為其誕生之初至今都非常“反直覺”。傳統火箭正式升空前,通常會進行大量試驗。 星船引入了軟件開發式思路,進行反復驗證—改進—再驗證循環,希望借大量試驗暴露現有問題,迂回研發實用火箭。 某種意義上,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個凹凸不平不銹鋼火箭,是“小白鼠”。 親愛的觀察者網軍事評論員席亞洲評論了此次測試失敗,他認為馬斯克的這個飛船,任何尚有理智的人都應該看得出來它不是一個認真要進行飛行的東西。 但“科技自媒體”們卻如同著了魔一樣異口同聲開始贊頌其“偉大創新意義”,這是一個現實版的“皇帝的新裝”故事。 馬斯克并不是第一個將自己包裝成“科技天才”的資本家,當然也不會是最后一個,站在美國科技界這個世界技術領域的最高峰頂上,號稱自己是巨人,還有一大群科技自媒體因為“這山望著那山高”來頂禮膜拜,這或許是這次事情最大的諷刺。 |
|
來自: 朝_五_晚_九 > 《軍事 科技 超限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