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錄動脈硬化按什么穴位1、動脈硬化按什么穴位之豐隆穴 屬足陽明胃經之絡穴,具有降痰濁、行氣血、化瘀滯、泄熱通腑的作用,與足三里配伍共奏健脾祛濕、化痰之效。諸穴合用使氣血灌注周身,心、肝、脾、腎、腦功能正常,達到了滌痰開 竅、補益腦髓、通調心脈、活血化瘀的功能,起到了預防和治療頸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 2、動脈硬化按什么穴位之人迎穴 屬于足陽明胃經,有通經調氣的作用。針刺該穴可使頸動脈段血液動力學得以改變,亦可能直接改變頸動脈段血管壁物理形態,同時改善腦供血。 3、動脈硬化按什么穴位之足三里穴 為足陽明經穴,具有健脾益胃,強壯機體的作用,艾灸足三里具有調整脾胃、祛濕、化痰滌濁的功能。 4、動脈硬化按什么穴位之風池穴 為手足少陽、陽維之會,通于督脈。可調整頭部的陰陽氣血,疏通經絡,補益腦髓。 5、動脈硬化按什么穴位之內關穴 拇指指端點按內關穴1~3分鐘,力度適中,以局部微疼為宜。內關穴具有疏導水濕的功效,刺激它可對血液循環系統、內分泌系統具有良性調整作用,可益氣行血、化淤通絡,防治動脈硬化。 6、動脈硬化按什么穴位之神門穴 拇指指腹按揉神門穴1~2分鐘,以感覺酸脹為宜。此法可鎮靜安神、暢通經絡,能夠有效改善動脈硬化引起的失眠、頭痛等癥狀。 7、動脈硬化按什么穴位之合谷穴 拇指、食指捏拿合谷穴50次,以感覺酸脹為宜。適當刺激合谷穴,有助于改善冠狀動脈血液循環,用重刺激手法可引起血管舒張反應,緩解動脈硬化。 動脈硬化的病因1、高血壓 高壓血流長期沖擊動脈壁引起動脈內膜機械性損傷,造成血脂易在動脈壁沉積,形成脂肪斑塊并造成動脈硬化狹窄,血壓不控制。 2、膽固醇 大量攝入油膩性食物和富含膽固醇的食物,是動脈硬化發生的主要原因。血液中膽固醇含量過多,是發生冠狀動脈硬化及心臟血管病的重要危險因素之一。 3、油脂飲食 日常飲食中,一般都含有一定量的油脂,如果平時喜歡吃肥膩食物而又不注意其他礦物質的攝取,就會使過多油脂沉積于血管壁上,誘發動脈硬化和其他心臟血管病變。 4、糖尿病 糖尿病人的脂肪代謝會出現問題,血液中運送脂肪的蛋白質(稱做脂蛋白)會產生變性,在運送過程中脂肪容易沉積在血管內壁形成脂肪斑塊。 5、抽煙 香煙中的尼古丁,一氧化碳等會損傷動脈內壁,受傷的動脈內壁會卡住膽固醇,引起血小板堆積形成脂肪斑塊,同時,抽煙也會引起冠狀動脈收縮痙攣,減少血流量。 動脈硬化的早期癥狀1、頭暈頭痛 動脈硬化早期,患者會感覺頭暈頭痛,并且多在額部枕部鈍痛。在體位變動時出現或原有頭暈頭痛癥狀加重。有時感覺走路不穩。如基底動脈硬化時可有眩暈、眼球震顫、惡心、面部肌肉麻痹感。有的并有吞咽困難。 2、記憶力減退 患上動脈硬化后,患者會出現注意力不集中、腦力勞動能力降低,感到工作和學習都吃力。記憶力減退還表現為遇事忘得快、往事記得清楚,但記憶力缺損不明顯。 3、早期睡眠障礙 動脈硬化的早期表現還有入睡難,多夢、易驚醒。 4、情緒行為改變 動脈硬化患者會表現出自制力降低,易傷感,有時情緒低落,有時高興、易激動。有的煩躁不安、多疑、恐慌、處事寡斷。有的出現欣快癥,強行嬉笑。這種精神癥狀常引起家庭不和。早期動脈硬化精神癥狀時輕時重,各人表現不一,交替出現,常被誤診為“神經衰弱”、“神經官能癥”、“更年期綜合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