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后皮膚變差問題對于產婦來說是最困擾的事情了,產前面色紅潤,人見人愛!產后面色枯黃,皮膚衰老,甚至出現黃褐斑及黑眼圈!下面就產后常見的四種皮膚問題的穴位理療方法做一個介紹! 黃褐斑黃褐斑的產生多因為產婦產后肝、脾、腎功能以及情志失調,氣血運行不暢,氣滯血瘀、氣血不能上于面,面部肌膚失養而致。 施灸穴位:關元、腎腧、命門。艾灸時,應按照先陽后陰,先上后下的次序進行,具體配穴根據不同產婦的體質、病因、病機加減。 調理時間:60分鐘。其中,面部護理20分鐘,艾灸40分鐘。 調理功效:疏肝理氣、調理氣血、活血化瘀、滋陰補腎,可以達到冶養面部的目的。 ![]() 面色枯黃面色枯黃的原因既有心理方面的,也有病理方面的。如果一個人長期抑郁,睡眠不足,營養不良,會因代謝功能下降、能量供給不足而表現為臉色發黃、形體消瘦。 施灸穴位:足三里、血海、膈腧、脾腧、腎腧。艾灸時,應按照先陽后陰、先上后下的次序進行,具體配穴根據不同產婦的體質、病因,病機加減。 調理時間:60分鐘。其中,面部護理20分鐘,艾灸40分鐘。 調理功效:補中益氣、調暢氣機、護肝養血、健脾和胃,可以達到恢復臟腑功能,令皮膚自然色澤光亮的效果。 眼袋、黑眼圏產婦產后多睡眠不足,此時應注意休息,否則會引起腎虧損,腎氣不足,血液循環不暢,容易形成眼袋,黑眼圈。 施灸穴位:脾腧、足三里、三陰交。艾灸時,應按照先陽后陰、先上后下的次序進行,具體配穴根據不同產婦的體質、病因、病機加減。 調理時間:60分鐘。其中,面部護理20分鐘,艾灸40分鐘。 調理功效:養肝護腎、養肝調血、通經疏瘀、固本培元,從而達到面部紅潤有光澤的效果。 皮膚衰老皮膚衰老表現為精神不振、臉色蒼白晦暗、皮膚彈性不足、皺紋增多等。 施炎穴位:絲竹空、童子罌、太陽、中脘、下脘、中極、脾腧、足三里、三陰交。艾灸時,應按照先陽后陰、先上后下的次序進行,具體配穴根據不同產婦的體質、病因、病機加減。 調理時間:60分鐘。其中,面部護理20分鐘,艾灸40分鐘。 調理功效:疏肝理氣、活血化瘀、調理深層經脈紊亂、 改善肌膚的微循環,補血、益氣,使皮膚白皙、細膩、紅潤、有彈性。 ![]() 頭面部護理分娩后,由于受內分泌的影響,面部皮膚水分蒸發加快,皮膚角質層水分缺乏,皮膚不再像往日那般柔滑細致,臉上膚色開始不均勻,對護膚品的吸收也不好,肌膚容易衰老。用按摩手法或面部梳理器從下往上摩檫面額,反復進行數次,可消除面部肌肉系繃,通經活絡,加快血液循環。長期堅持不僅可使面部輕松舒適,還能便臉面紅潤光澤,并防止皺紋早生。 一、頭面部經絡與穴位 1、面部經絡 任脈:下巴窩。 督脈:眉心帶發際線。 胃經:顴骨最高點帶發際線。 大腸經:迎香穴。 2.面部常用穴位 面部常用穴位有承漿穴、迎香穴、聽宮穴、睛明穴(眼角)、印堂穴(兩眉中間)、魚腰穴(眉的最高點)、攢竹穴(眼角上)、太陽穴、四白穴(眼側)。 ![]() 面部穴位 二、頭面部恢復操作手法 1、提升撥經手法一
2、提升撥經手法二
撥經點穴后再做提拉動作可起到排毒、提升面部的效果。 3、眼部梳理 在眼眶周圍輕柔按摩,注意用力輕重適宜,以感到舒適、略酸脹為佳,反復按摩數十次,可加快眼部血液循環,消除疲勞。 逐一揉按眼保健操涉及的穴位,不僅可以明目祛風,還可以消除頭昏腦漲感,從而使頭腦更加清醒。 4、頭部梳理 從額頭開始用潔發器輕松梳理頭發直至后枕部,然后從正中部分別向兩邊至耳部梳理,反復梳理數十次。 潔發器具有調節經絡的作用,經常用它按摩梳頭,可以刺激頭部穴位和神經末梢,起到消除疲勞、提神醒腦的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