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越來越冷,小孩特別容易感冒發燒,我身邊有不少朋友的寶寶就中招了。 很多人覺得發燒嘛,多喝點熱水,躺被窩里捂捂汗就好了。 我們都是這樣被老一輩“捂”大的。 但是,最近有個事兒顛覆了我的認知—— 對于孩子來說,發燒后捂汗,可能會讓病情更嚴重,甚至會要命。 苗苗媽媽就跟我分享了她的故事。 .1. 我是個新手媽媽,孩子苗苗現在8個月了。 想了想還是決定把這事兒跟大家分享一下,風險無處不在,大家一定要學會正確的健康知識,不要迷信偏方。 有天早上起來,我發現苗苗樣子有點蔫,抱在手里就是睡,很是哭鬧,一量體溫竟然38°C! 一下就慌了,之前寶寶身體一直挺好,從來沒發過燒,趕忙帶她去醫院。 醫生檢查后說她是病毒性感冒,問要不要吊水。我覺得孩子畢竟太小,怕吊水影響身體,就開些退燒藥回家了。 結果就是這一念之差,讓我后悔到現在。 從醫院回到家,苗苗吃完藥還是呆呆的,眼神無辜又可憐,哭鬧都像小貓一樣沒力氣,額頭很燙,小手卻冰涼。 所以,我就沒給苗苗脫掉外套,蓋上小被子,準備再倒點熱水給她喝。 但當我拿著水杯再回房間的時,被眼前的情景驚呆了—— 苗苗躺在小床上,眼睛上翻,嘴角流著白沫,四肢不停抽動。 我嚇得歇斯底里地大叫,手里的水杯戲劇一般掉落,撲過去抱起苗苗,渾身發抖。 我的喊聲驚動了姥姥,她奔過來,立刻開始掐寶寶的人中,看寶寶雙牙緊閉,我怕她傷到自己舌頭,把手指給她咬。 后來才知道,這一系列動作對寶寶來說都是危險的。 也不知道過了多久,寶寶哇地一聲哭了出來,我們又慌忙帶她去了醫院。 醫生詢問寶寶發病的情況,我驚魂未定,大腦當機,幸好姥姥都還記得。 診斷結果是高熱驚厥。 醫生聽了我們剛剛的應急處理措施,把我訓了一通,他告訴我—— 兒童體溫調節能力并不完善,在發燒的狀態下,捂熱不僅無法出汗排熱,反而會在體內堆積熱量,導致體溫升的更高,甚至出現 41℃ 以上的超高熱。 有一部分孩子,可能會因為溫度過高,導致脫水或高熱驚厥。 1 歲以內的孩子風險更高,嚴重時會有死亡風險。 發生驚厥后,千萬別掐人中、撬牙關、按壓或者搖晃孩子。一定要保持呼吸道暢通,平臥側頭,及時將口中分泌物清理干凈,否則容易引起窒息。 我心理一陣后怕,幸好寶寶現在沒事。 這次把經驗分享給大家,孩子生病一定要聽醫囑,千萬不要為了盡快好起來而使用錯誤的方法治病,希望每個孩子都健康成長。 .2. 沒錯,因為憑借所謂的偏方、經驗,而盲目捂汗退燒而造成的悲劇,并不罕見。 根據國內數據,捂熱導致兒童意外傷害率為46.2%,死亡率為 18.33% 。 大約 15% 的病兒可能發生腦性癱瘓、智力落后和 癲癇等中樞系統后遺癥。 所以,千萬別小看【捂】這種習以為常的小錯誤,也許會帶來更嚴重的后果。 我們應該采取正確、科學的手段,來幫助孩子健康成長。 最后就來復習一下,萬一孩子發熱驚厥,正確的做法:
雖然養育孩子的過程中,難免遇到一些病痛。 但無論是普通的發熱護理也好、少見的高熱驚厥也罷,只要我們平時多掌握一點知識,就能在關鍵時候為孩子降低一分風險啊! 關注我們,學習更多健康保障,愿每個媽媽的用心,都為孩子撐起一片更安全的天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