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職業教育體系包括教育部主管的中等職業學校體系和人社部門主管的技工學校(技師學院)體系。多年來,這種體系已經嚴重制約著我國職業教育的發展,如教育部牽頭的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人社部門牽頭的世界技能大賽中國區選拔賽;再如教育部牽頭的全國職業院校信息化教學大賽,人社部門牽頭的技工院校教師教學能力大賽;類似這種重復性的比賽很多很多,造成各種資源浪費。這種重復性的教育體制,給中職學校管理帶來一定的壓抑和難度,特別是現在很多中職學校和技工學校是兩塊牌子一套班子的管理體系,更不利于職業教育的和諧發展,表現在: 第一,體制不暢,標準不一。目前職業教育面對教育部門與人社部門兩套管理體系和兩套建設標注,就連專業名稱也有各自不同,教育部門的專業名稱一直延續國家統一的專業目錄,人社部門的專業名稱雖然是統一,但是每年都在變化。不同的管理體系和辦學標準,使得與職業教育原本一致的技工教育卻有了不同的際遇。教育部門和人社部門各自分管各自歸屬的院校,“各自為政”現象,缺乏對大職教的總體規劃。有些當地政府認為“技師學院”就是大學,嚴重歪曲了高等教育體制。作為技師學院主體應該重在培養高級工、預備技師系列的技術能手,而不能等同于大學教育體制??傊畠商左w系、兩套標準,自然就容易造成基層辦學的重疊和糾結。 第二,辦學效益,市場效應不一。80年代技工教育“有技術,能就業,有地位,受尊重,有收入,能養家”的特點使當時的技工教育火紅半邊天。但是隨著時代變遷,職業教育也在嚴重滑坡,雖然這幾年通過各種政策傾斜,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招生大致相當,世界技能大賽金牌“零”突破,讓職業教育有一種“春暖花開”的現象。正當國家提出打造“大國工匠”之際,更不能忽略職業教育的生存發展,“大職教”一定要包容才能生存,互相扯皮只能造成職業教育在老百姓眼中的“笑話教育”,改變市場效應,不管要有技能上的精益求精,更需要教師地位的提高。職業教育的教師在社會中普遍存在低人一等的現象,比如招聘職業教育我們就受到各種機制限制很難招到滿意的教師,而技工教育屬于人社部門,體制靈活。造成辦學效益也不一致。 第三,辦學層面,政策不一。技工教育和職業教育屬于體制不一的現象。不管在培養目標和人才培養規格都不同,從當初提出中職學生持“雙證(畢業證書和技能等級證書)”畢業,到現在處于技能等級證書無法考取的尷尬局面。這讓中職學校在后續人才培養和辦學效益、辦學層面面臨窘境。人社部門提出高級工對接???,技師對接本科,這個發展愿景令人振奮,但是實施起來又如何?總之,還是回歸原點來進行職業教育“大職教”的總體規劃設計,否則按照目前的教育體制,容易造成職業教育一盤散沙現象,造成教育資源嚴重浪費和人心不穩。 說到底,還是應國家出臺相應政策,將中等職業學校和技工學校統一劃歸一個部門管理,理順管理體制,推動職業教育資源優化配置,實現結構布局合理調整,推動“大職教”體系的逐步形成。 作者丨王崗 來源丨蒲公英評論網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