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君王一般都是世襲不然就是出身顯赫,所以帝王都是能文善武,有揮斥方遒、指點江山的豪情壯志,也有風花雪月吟詩作對的文人情懷。可歷史上偏偏就有這么幾個不通詩書的皇帝,而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便是其中之一。此人靠著農民起義登上王位,家中三代赤貧,死后連墳地都買不起,基本生活沒有保障,更是不可能接受高等教育,所以才識較為疏淺。當年,在他登基之時,曾吟誦過一首詩,效果到底如何呢? ![]() 朱元璋當了皇帝以后,并不認為“讀書無用”而是更加勤奮的讀書,還讓自己的兒子拜在當時文學大師門下。并且對老師禮遇有加。朱元璋在登基這天,聽到公雞叫又詩興大發,想著再寫一首打油詩,大臣們也知道他的寫作水準不高也就沒有太過在意。當朱元璋說出第一句:雞叫一聲撅一撅。部分大臣汗顏。朱元璋思考一下又說:雞叫二聲撅二撅。大臣們有的嗤之以鼻像看笑話一樣看著朱元璋。 ![]() 大臣們都在想,朱元璋下面肯定會是“雞叫三聲撅三撅”、“雞叫五聲撅五撅”!朱元璋見到這種情景,并沒有懲罰,而是說了第三句:三聲喚出扶桑日。這句一出口,就跟第一句的效果一樣,臣子們又愣了愣,因為這第三句的轉變實在太大了,于是就都等著第四句。第四句:掃退殘星與曉月,這兩句詩一出來,所有大臣鴉雀無聲。前兩句詩句平淡無奇,后兩句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 最后一句氣勢磅礴、霸氣十足,也是點睛之筆,表達了朱元璋對國家和百姓的遠大抱負。滿朝文武頓時鴉雀無聲,一陣短暫的寂靜之后,大臣們開始交口稱贊這首詩是如何霸氣、是如何的佳作了。朱元璋常懷念起流亡歲月,想起晚上睡覺連被子都沒得蓋,曾作《野臥》一首,其中最后兩句“夜間不敢長伸腳,恐踏山河社稷穿。”咋一看和前面那兩句還有異曲同工之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