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日戰爭期間,中日雙方展開了多次激烈的大戰。也因此有了許許多多的著名戰役,臺兒莊戰役就是其中的一場。臺兒莊戰役爆發,中日雙方展開了激烈的大戰。30萬人去對抗日軍的五六萬人。這一仗差不多就打了一個多月,最后絕對的優勢獲勝,這是全面抗戰以來取得又一次重大勝利。雖然勝利了,但卻也付出了慘痛的代價,是無數戰士用鮮血捍衛了祖國的完整。這場戰役中有許許多多的英雄烈士,其中不得不提的是一位年僅十八歲,花兒一樣年齡的小姑娘,她就是劉守玟。日軍大舉進攻臺兒莊時,一路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等打到禹王山時,受到了中國軍民的強烈反抗。而劉守玟就是其中一個。 當時,譚道源率部參加魯南兵團孫連仲部,歸湯恩伯指揮,到前線后加入禹王山、下邳之線。后來進入陣地后,即發生激烈戰斗,譚道源部裝備屬低劣的輕武器,而日軍倚仗武器好,火力強,并有空軍配合,發動一次又一次的進攻。雙方反復拼殺,直殺得尸橫遍野。譚自進入陣地后,五天五夜沒合過眼。這一場阻擊戰,阻延日軍磯谷師團南下合圍,掩護其主力得以跳出包圍圈。 劉守玟所在連隊在臺兒莊東18里處邳縣禹王山附近遭遇日軍襲擊,戰斗激烈,連長倒在血泊中。她見連長倒在血泊中,便前去搶救。這時,突然沖上來一個日本軍官,揮舞軍刀將連長砍死了。女兵憤怒地舉起一塊石頭把鬼子軍官當場砸倒,最后連砸數下,把鬼子的腦漿都砸了出來,不料她剛站起來,還沒站穩,一顆子彈從背后擊中,當場昏迷,被民工救走,送到陳塘村傷兵所。蘇醒后劉守玟吃力地從兜里掏出一封信、兩塊大洋和一張照片,請求陳開靈的祖母幫她轉寄回家。由于失血過多,搶救無效,當晚劉守玟犧牲了,時年18歲。后安放在陳塘村東的亂葬崗。1967年4月,紅衛兵將陳塘村東的亂葬崗填平,陳開靈在祖母的帶領下偷偷地筑起一座小墳,并在旁邊插了一根柳條。 陳開靈的祖母說,信還沒來得及寄,她逃難去了,把信藏在箱子底下,等逃難回來時發現信皮、信紙因受潮全漚爛了,字跡已無法看清,只有那張照片和兩塊大洋還在。不過因為曾經看過信,她記得信的大致意思:“女兒離家參軍沒有告訴父母,現在有可能身死他鄉,望父母不要悲傷。現將身邊的兩塊銀元和在校時的一張照片寄回,留作紀念。”但由于想不起詳細地址,她一直未能完成女兵的遺愿。陳開靈說,在16年的歲月里,他和祖母每年都要偷偷到女兵的墳上燒把紙。后來,他插的柳條已長成參天大樹,祖母也走不動了,她便叮囑孫子去上墳。1995年,85歲的祖母去世,她去世前還反復囑咐孫子,千萬不要忘了去上墳。 為完成奶奶的遺愿,經過多方努力,終于找到了劉守玟的故鄉。此時,劉守玟的雙親早已去世多年。隨后劉守玟烈士的骨灰被送回故鄉,終使英雄能夠魂歸故里。雖然過去了66年,但是對于去世前仍惦念家人的劉守玟來說,也算最好的慰藉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