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數字電視書畫頻道視頻》撰稿:朱來扣 馬雙喜先生書畫金石俱擅,更兼而喜詩。每當畫作完成,審視之下,即興落筆題句,所落字句,皆是其自作詩,七絕五言不等,所謂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可見一斑。其書法作品呈現的幾乎都是他的自作詩,可謂是詩書合璧也。中國書畫金石之道,素來為歷代文人騷客所喜愛,即便在當今時代,雖然文人這個名詞在日常生活中幾乎消失殆盡,或以知識分子替代之,但以文人為主要傳承者的金石書畫之道依然在國人今日的文化生活中占有相當比重,且近來更隨著復興中華傳統文化的不斷推進,金石書畫藝術開始了其重光之興的歷程。在這樣的歷程中,有不少金石書畫名家紛紛涌出,然而卻因為時代文化的嬗變,從事書畫金石藝術的名家,精專于一者多,兼之全面者少,能將金石書畫藝術之根本的詩文兼者,更是為數不多,甚至稀罕——海上冰琴堂主人馬雙喜先生,則是這為數不多的詩書畫印“四絕”兼及的名家之一。 馬雙喜的篆刻創作,多為金文古璽之作,又以楚簡帛書文字入印,刀法沖切并用,以章法開合、氣韻通透為旨歸,印風蒼厚沉雄之中不失空靈。這種介于大小寫意之間,揉意態收斂與活脫爛漫,融合點之破與立、線之斷與牽、白之留與紅、紅之溢與守之一爐,寓復雜對立與統一,深合中國藝術之辯證精神。上世紀八十年代起,馬雙喜即以書法篆刻引人注目。近年來其篆隸書作品,無論巨幅大作還是精致小品,古典樸素,內蘊張力,筆墨縱情,依字賦形、因形取勢的從容與“亂石鋪街”的率性,相映成趣。將書法創作中的大小錯落、濃淡干濕、疏密穿差、點線縈帶等多種對立而互為依存的矛盾關系和諧統一、激活生發,逐漸形成了一種自我的審美范式——即筆墨沉厚、章法別致、格調高古和氣韻風雅,把傳統的篆隸書法藝術力表現推進到一個既古典又新潮的境界。 馬雙喜,祖籍山東,1956年出生,齋號:冰琴堂,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工筆畫學會會員,上海市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上海市書法家協會主席團委員,上海市書法家協會篆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上海市書法家協會楷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上海詩詞學會會員,上海中外文化交流協會海上畫會會長,上海市文史館書畫研究員,上海市政協書畫院特聘畫師,上海寶山區文聯副主席,上海寶山書法家協會主席,上海寶山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書法篆刻作品先后21次入展中國書協主辦的展覽,其中三次獲獎。繪畫作品10次入展中國美協主辦的展覽,其中三次獲獎。 △上海寶山區文旅局局長、寶山區文聯主席王一川女士致辭 △國際明醫傳承與發展基地創辦人、孟河醫派丁甘仁中醫學派第五代傳人林盛明先生致辭 △上海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潘善助先生致辭 △上海寶山區文聯副主席,上海寶山書法家協會主席,上海寶山美術家協會副主席馬雙喜先生 致答謝辭 △上海市文史研究館黨組成員、巡視員王群女士致辭并宣布展覽開幕 為展覽剪彩 盧歐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盧一坤先生主持開幕式
開幕式現場 上海文史研究館黨組成員、巡視員 王群 接受《中央數字電視書畫頻道》采訪 上海寶山區文聯副主席,上海寶山書法家協會主席,上海寶山美術家協會副主席 馬雙喜 先生 接受《中央數字電視書畫頻道》采訪 ![]() 作品欣賞 |
|
來自: 昵稱40044036 > 《繪畫》